張楠
摘要:伴隨我國整體經濟的增長,我國建設工程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然而,在造價管理方面仍然有著諸多問題,導致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就可以嘗試應用BIM技術。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內容,探討了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基于BIM技術進行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方法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
引言:
對于工程造價管理而言,主要是指基于建設項目本身,對實際需要投入的費用展開控制、確定以及管理,從而使得預算成本能夠控制在合理范圍中,提升資源利用率,進而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幫助。而在滲透精細化理念之后,就能使得投資變得更有效率,逐步提升造價的控制水平,解決早期存在的各方面。這其中,BIM技術的應用便是最為合理的方式。
一、BIM的概念
所謂BIM,主要是指通過數字信息的方式,對建筑物的各方面真實信息予以模擬,除了包含三維幾何的內容外,還涉及諸多非幾何的內容,像是材料、價格成本、重量等。通過全面搜集之后,以此打造一個建筑模型,確保整個項目變得更具數字化和信息化特點,時刻緊跟時代的潮流。
二、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內容
對于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來說,其內容主要分布于五個階段,分別是決策、設計、招投標、實施以及竣工。在每一個階段之中,參與的主體都會有所區別。因此在開展造價管理之后,就會對各個階段帶來不同的影響。在投資估算的時候,理應做到比之前更為精細,并受到投資估算的控制;在對圖紙管理的時候,必須參照圖紙資料展開施工,處理好細節內容;在對合同價款管理時,需要積極和承包單位展開交流,明確各項費用的成本;在進行結算和預算管理時,應當采取全過程管理的方式,不能在項目全部結束之后,再進行管控。無論任何細節,都不能被忽視。
而在進行精細化造價管理時,企業必須時刻貫徹“精、準、嚴、細”的基本原則,確保所有細小的內容都滲透到造價管理里面,加強成本控制,合理利用各方面資源。除了要對施工費用展開管理外,還要加強合同控制。如此一來,資源配置就會變得更為合理,進而防止“三超”情況產生。
三、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存在的不足
從當前情況來看,由于普遍工程項目都有著很長的周期,參與的部門有很多,從而造成工程造價出現了諸多問題。因此,企業工作人員就要做好分析工作,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管理。
(一)預測準確性不高
現如今,國內技術人才的數量一直都比較少,而且沒有已經完成的虛擬模型。因此,在前期決策的時候,即便開展了精細化管理,部分人員仍然無法做到對項目的深入理解,從而使得工程造價逐步失去造價管理的精確度。長此以往,企業施工的經濟成本便會大幅度提升,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有返工的情況,索賠概率也變得非常高,進而影響了企業的未來發展。
(二)信息處理速度慢
無論是清單編制、信息項數量還是列表項,其中的元素都非常大,稍有失誤,就有一定概率導致誤差或者錯誤出現。相比于人工處理的效率,工程量計算的難度非常大,效率偏低,涉及的結果也不夠精確。在施工過程中,信息不夠透明,極為繁雜,就會造成成本控制的難度大幅度增加。
(三)參與方數據變化快
在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時候,實際將會涉及工程項目的多個階段。所以,數據具體如何共享便是當前需要處理的工作任務。在設計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對所有方案展開匯總,從中發現有諸多失誤存在,亦或者部分環節發生碰撞,從而使得設計方案的價值有所下降。但是,這些海量的錯誤信息幾乎全部都是在施工開始后,或者竣工之后才有可能發現。如此一來,施工的精細化管理難度就會提高,進而導致諸多進度款支付產生了缺陷。
(四)信息傳遞失真
對于工程建設項目來說,周期非常長。如果參照各個階段的要求,對項目展開劃分,自然會導致各個階段的信息出現嚴重脫節,彼此之間也無法進行傳遞。如此一來,施工團隊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展開信息處理,并做到及時更新。如此一來,工作難度就會有所增加,嚴重影響了后續項目的正常推進。
四、基于BIM技術進行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方法
(一)決策階段
在項目決策的時候,理應開展造價管理工作,從多個方案之中,選擇一個最為合理的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分別是技術條件和經濟水平,以此對國家提供的相關政策予以全面落實,做好投資估算。而通過應用BIM技術,就能打造特定的模型,以此使得投資估算變得更具精確性。工作人員可以直接觀察模型本身,獲取特定的信息,以此對各項指標展開估算,進而對投資方案展開調整。
(二)設計階段
在工程設計的過程中,實際包含的內容有很多。而通過應用BIM技術,能夠對工程造價的有效實施展開全過程管理。在應用了BIM技術之后,工作人員就能基于模型本身,更好地觀察圖紙細節,從多個層面入手,把握每一個環節,以防會有返工的情況。同時對方案內容也可以持續優化,提升設計的有效性。另外,所有獲得的信息資源也都能投入到之后的項目施工之中。
(三)招投標階段
在進行項目招投標的時候,工作人員可以利用BIM模型對招標獲得和投標工作予以規范。建設單位參照模型本身,了解項目的各方面內容,包括信息資源和基礎指標,以防會有計算錯誤的情況,從而使得招標和投標的綜合質量得到提高。另外,在應用BIM模型之后,還能使得設計工作的信息內容變得更具連貫性特點,工作人員基于招標文件本身,對方案展開選擇。如此一來,項目開展將會更具公平性和公正性,各項數據也都不會有任何錯誤。
(四)施工階段
在造價管理工作中,建設工程是最為關鍵的階段。在這個環節之中,主要任務便是對工程項目的各類費用予以控制,加強管理,處理好索賠方面的問題,以此降低成本投入,實現預期的投資目標。BIM技術本身有著較強的參數化特點,工作人員可以對其展開利用,以此選擇需要的信息,之后再依靠計算機,專門打造一個工程量匯總表,并參照場地的實際狀況,對模型持續調整和優化,確保工程信息和現場施工保持一致,具有時效性特色。此外,管理人員也能利用BIM技術,專門編制一個計量表,完成所有內容的結算,抑或觀察BIM模型,對每一個環節的信息資料展開核對,確保其真實性達標。
(五)竣工階段
在項目竣工之后,造價內容更多是對項目實際的造價費用予以計算,并對竣工結算和決算的價格進行明確,以此完成決算書的編寫。通過應用BIM技術之后,在項目全部竣工之后,工作人員就能通過觀察BIM模型的方式,獲取相應的信息資源,并對實際投入的材料展開明確,完成核算工作。如此一來,工程施工的整體效率便會大幅度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在諸多領域得到滲透。而BIM就算是通過應用電腦技術,打破早期造價管理的限制,滲透全新的管理理念,促使施工人員從整體角度出發,了解相關信息資訊,以此更好地完成管理任務。如此一來,工程信息的處理效率便會提升,進而促使更多人群隨之受益。
參考文獻:
[1]方芳,劉月君,李艷芳,等.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建筑經濟,2014(6):59-62.
[2]紀博雅,金占勇,戚振強.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3(04):79-83.
[3]孫俊玲,SUN Jun-ling.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4):17-18.
[4]楊樂.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20,000(00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