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對農村金融服務提出了新一輪更高要求,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農村環境和產業的特點,又給農村金融服務帶來了一定制約因素。而隨著金融科技的蓬勃興起,金融科技在我國農村金融領域也開始逐漸滲透,尤其是在“普惠金融”不斷倡導的當下,金融科技和農村經濟的對接,不僅是順勢而為之舉,也有巨大的潛力空間。本文主要圍繞如何依托金融科技,實現農村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展開論述。
關鍵詞:金融科技;農村金融服務;市場下沉;業務延伸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當前,實現鄉村振興意味著巨量而又多樣化的金融需求,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背后,是長期以來金融資源和金融服務在農村存在的巨大短板。近幾年,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不斷打開銀行業的腦洞,傳統金融服務的轉型升級正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愈演愈烈。憑借著金融科技的加持,金融服務信息化、智能化的特點愈發明顯, 在農村金融服務方面,金融科技的引入,也將進一步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質效,不斷打通傳統商業銀行在農村金融服務上的“中阻梗”。
一、金融科技對傳統農村金融服務的促進作用
(一)加強對農村優勢產業信息的獲取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以及農村市場潛力的不斷釋放,農村產業的價值優勢正不斷凸顯。但是長期以來,商業銀行資產業務中對很多農村地帶績優生產制造型企業和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產業、行業支持力度不夠,原因在于未能充分把握這些產業信息,無法與農村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對有著旺盛生命力和長期向好發展前景的特色項目板塊、產業和企業未能加強對接營銷、及時給予授信支持。但是金融科技以大數據、數字化等為支撐,在信息獲取上具有廣域性、及時性,進一步提高對于農村優勢產業信息獲取的能力,實現精準對接。
(二)進一步下沉農村市場
提高農村金融服務力度,下沉市場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傳統金融服務模式下,下沉市場的模式是依靠多建網點、打通服務渠道來實現,但是通常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并且由于有的鄉鎮地區地廣人稀,網點產出并不高。而通過金融科技,可以直接通過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起到,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更多、更遠的鄉鎮、村,并配合線下設立的三農金融聯系點、服務站,結合當地產業集群特色,拓展、鞏固、培植、擴大新的服務片區,培植更多的授信集中區。
(三)不斷增強營銷和服務能力
金融科技能夠依托強大的信息數據平臺,實現對相關數據的整合力度,實現客戶信息的共享,不斷提升數據挖掘能力;并能夠積極引入稅務、工商、征信、社保、銀聯等外部數據,有效還原客戶行為,全面提高對客戶信用水平的掌握程度和判斷能力。這對于提高農村市場營銷和服務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農村金融服務創新思考
(一)依托金融科技加速業務的外延
任何業務的核心都是擴大市場占有率,對于農村金融服務也是如此,因此,要能夠加強對農村市場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就必須要依托金融科技,加速推進業務的外延,為此,一是要針對農村市場,積極推出線上產品,并做好線上業務產品的跟蹤維護,力爭做大規模,并加快與主流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推動業務的外延渠道,擴大借勢發展的優勢。二是要建成并上線商業銀行自己的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投產后,首先要完成信用風險識別模型的建立以及網絡貸款平臺的建設工作,并迅速地在互聯網上推出相關涉農產品;接著要建設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平臺、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前者將有效提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精細化、自動化水平,后者可以實現對客戶的分層管理以及主動獲客。
(二)加快農村電子渠道建設,完善金融服務網絡
作為商業銀行,為了能夠建設起農村金融服務的長期可持續支撐體系,必須要積極踐行以電子化為主的渠道建設戰略,努力下沉市場,積極在鄉鎮地帶布局電子、物理網點互為補充,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的渠道體系。一是要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將一部分線上業務補充到線下網點,來全面推動各自助銀行和金融科技的銜接程度,切實解決好自助銀行的互聯網基因問題。二是要為金融科技提供有效的服務配套支撐體系,比如科技積極推動當前呼叫中心功能升級,使呼叫中心成為商業銀行在線上營銷客戶、服務客戶、辦理業務、展示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三是從全面提升客戶體驗的角度出發,對現有的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進行顛覆性的升級改造,盡可能使其更加間接、便利,適應廣大農村客戶的使用習慣,并千方百計培育農村客戶使用銀行電子渠道的習慣,引導業務向線上轉移。四是搭建好商業銀行自身的互聯網組織架構,全面布局線上存、貸、匯、付等各類功能,并在農村進行推廣,全面推進真正意義上的農村線上銀行建設步伐。
(三)探索建立專業化互聯網服務平臺
作為商業銀行,在加強和農村市場對接的過程中,要更全面地把握金融科技背景帶來的良好契機,主動加強與各類農業合作社、涉農企業、農村電商產業的接觸交流,積極尋求合作機遇??梢韵冉涍^認真調研,與當地農村地區的本土優勢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符合區域內農戶需求的涉農線上產品,以手機APP為依托,為周邊農村地區從事不同產業的企業、農戶提供在線金融服務平臺。并在平臺內提供相關的產品供需信息,使該平臺在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務的同時,也能夠促進上下游企業的產品、服務交易,以這種額外增值的服務吸引更多客戶,使客戶群體和客戶粘性能夠進一步增強,能夠大大提升獲客效率。同時,平臺還可以逐步整合農業資訊、農村權益普法、農村物流信息、市場需求信息等各類資源,不斷增強為三農提供增值服務的能力。
三、結論
總體而言,金融科技的發展,給傳統商業銀行在農村金融服務方面的獲客模式、業務拓展、發展體系等都帶來了重要影響。面對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傳統商業銀行應當繼續按照監管部門的指導和要求,在風險可控前提下,不斷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努力提升金融科技對農村金融服務的加持效應,始終保持金融科技背景下農村金融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黎來芳,牛尊.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金融科技“加持”研究[J].宏觀經濟管理,2020(01).
[2]董文慧.關于傳統農村商業銀行金融科技的創新分析[J].現代商業,2019(36).
[3]王臘梅.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的共生融合[J].學術探索,2019(12).
作者簡介:白瀟(1987.4-),男,陜西商洛,本科,初級經濟師,金融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