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芬
摘要:當今的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企業面臨愈發嚴峻的市場考驗和經營壓力,這要求財務不能只是低頭拉車,而是要抬頭看路,研判形勢,研究方向,觀大勢,謀全局,從更高的層次、更深的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經營決策提供可靠支撐。財務轉型已經是必然的趨勢。財務和業務的緊密結合,財務從業務中體現價值,從而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實現企業內在價值提升是企業發展的必然之路。
關鍵詞:財務轉型;財務共享;業財融合
一、財務轉型勢在必行
目前來看,傳統財務業務流程的弊端日益顯現。財務缺乏戰略思維、財務目標缺乏與戰略目標的整合,重財務輕業務,難以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重數據、輕信息,出現信息孤島;重報告、輕分析,決策支持信息系統缺乏;大量財務人員埋頭于核算,信息化的水平不高;財務人員難以脫身去從事管理會計工作,大量分子公司的會計核算造成會計隊伍龐大,占用成本,實施所謂“人海戰術”等,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的弊端逐漸暴露,企業財務轉型愈加迫切。
現代企業發展要求財務能夠對企業戰略的制定進行決策支持、對照企業戰略目標即時校正經營管理行為、為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乃至直接創造價值。由此,財務轉型勢在必行,財務工作的重心也應逐漸由后臺的記賬會計向輔助管理和決策支持轉變,財務要成為:
一是企業的價值管理者。核算活動并不創造價值,而計劃、預算和預測,投融資等活動則有助于企業創造價值。財務部門要全面提升價值引領和決策支持能力,助力企業持續高效發展。
二是業務最佳的合作伙伴。集團層面的目標是實現價值最大化,而目標需要落實到具體的業務層面。為此,財務轉型更要精通業務,把財務體系與整個業務流程緊密地結合起來。財務部門在對業務實施管控的同時,也要向業務部門提供服務。財務人員的工作不再是業務的事后核算和監督,已經從價值角度對前臺業務事前預測,計算業務活動的績效,并把這些重要的信息反饋到具體業務人員,從而為其行動提供參考,扮演了策略咨詢專家的角色。
二、企業財務轉型始于財務共享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近年來出現并流行起來的會計和報告業務管理方式,其目的在于通過一種有效的運作模式來解決大型集團公司財務職能建設中的重復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根據埃森哲公司的調查,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財務運作成本。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符合共享經濟運營模式,企業自己不用儲備資源,做到輕資產,靈活經營,可為財務數據平臺提供支持,為企業大數據應用提供支持,有助于企業財務轉型,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向高端財務、戰略財務轉移。
企業將會計核算功能轉移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剩下的財務人員才可以更好的向戰略型管理型方向轉型。
三、業財融合助力企業財務轉型
目前,業財融合成為新趨勢。早期,財務和業務是兩條不同的線,業務制造營收數據,財務做好數據記錄。業財融合,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據共享,實時掌控經營狀況,真正將會計控制職能發揮出來,以經營者的思維參與決策,是一次根本性的財務價值觀念的飛躍。
業財融合是雙向融合,一方面是業務人員學習財務知識。增強業務人員財務意識、主動意識、責任意識,提高各單位各部門經營管理能力,在加大收入的同時,主動控制成本費用,合理壓降變動成本支出,確保指標完成。另一方面是財務人員學習業務知識。增強財務人員業務知識,熟悉業務流程,深入挖掘業財融合的契合點,充分利用內部勞務結算平臺及新預算系統,加強業財協同,提升財務分析管理能力和決策支撐能力。
四、財務轉型具體工作
財務轉型具體工作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財務管控模式轉型、財務職能轉型、財務人員轉型、數字化轉型。
1. 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增加財務管理新職能
財務管控模式轉型,構建以經營財務為主,戰略財務、經營財務、共享財務、專家團隊“四位一體”兼顧的財務管理模式。深化業財融合,提升管理會計應用能力與效果,構建完善財務事前算贏、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全閉環管理運行機制,增加財務部門戰略支撐、決策支持、風險管控、績效評價等管理新職能,全面增強財務引領力、管控力、執行力。
2. 強化傳統財務職能轉型,豐富財務管理新內涵
財務職能轉型,是要由核算型向價值管理型轉變。著眼發展大局,夯實財務管理基礎,延伸財務管理新內涵,突出財務精益管理,從預算、成本、資產、資金、稅務、價格等方面全面助力企業發展。
3. 重構人才標準,打造素質過硬的財務隊伍
按照“精干高效、責權明晰、一專多能,一崗多責”的原則進行大崗位設置,建立以戰略型財務的總部財務,管理型財務的基層財務,財務BP型的項目財務為主要層級的財務隊伍,全面提升財務人才隊伍素質,實現財務人員單一型向復合型能力的轉變。
4. 打造一體化財務信息體制,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建設高度集成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消除信息孤島,運用大數據等提高財務工作的靈活性、財務分析、財務管理的效能。
財務轉型不是脫離財務的本職,而是在原有核算職能因財務共享上線而部分弱化的前提下,強化財務的預算分析、資源配置、風險管控、效益管理等職能。財務轉型不只是財務部門職能、人員的轉型,也是業務部門的轉型,最終實現財務與業務的深度融合,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推進價值創造和效益提升。財務轉型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半載就能實現的,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長遠規劃,并且分步分階段組織實施。
五、綜述
綜上所述,業財融合是新時代財務轉型的方向。在業財融合新趨勢下,財務人員應積極探索深化財務轉型的目標、方向、途徑和措施,加快建立戰略財務、經營財務、共享財務、專家團隊“四位一體”的財務管理模式,推動財務逐步轉變為企業價值管理者和業務“最佳合作伙伴”。
參考文獻:
[1]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業財融合實施策略探討? 叢愛玲?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21
[2]業財融合趨勢下的財務轉型與實踐? 孫廣億; 梅錚銘? 冶金財會? 2021
[3]業財融合助推老油田價值提升初探? 潘方紅? 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