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摘要: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必須要不斷的采取措施,確保自身教育教學行為與企業人力資源需求之間是吻合的,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更加多社會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本文結合某地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發展的案例,探討高職物流專業發展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協同策略,希望可以引導高職物流專業教育進入到更加高質量的狀態。
關鍵詞: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專業發展;企業人才需求
隨著我國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人們網購需求的不斷增加,物流管理行業進入到理想的發展格局,此時就需要更加多高素質的物流管理人才,作為物理管理人才培養的行為主體,高職院校就需要結合物流管理企業人才需求來進行對應專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某地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現狀分析
對于某地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現狀進行調研,發現其取得成績比較多,其集中體現在:其一,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建設特色化趨勢明顯。地區內很多高職院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設定了物流管理專業,關注學生實習機會的爭取,積極與地區內的企業實現合作,在用人需求方面,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交互,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有的還建立了農產品冷鏈物流專業,形成自身獨特的物流專業特色,還有的將物流管理專業細分為國際貨代,集裝箱運輸管理和國際航運業務管理等。其二,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處于良好的狀態。對于歷屆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就業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夠進入到物流企業中去,有的是運輸環節,有的是倉儲環節,有的是配送環節,還有的是國際貿易環節,就業率也處于比較理想的狀態。
當然需要看到的是在取得理想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受到高考制度改革的影響,高職院校招生形勢朝著更加嚴峻的方向發展,物流管理專業的生源也因此受到了不良影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實踐素質不高,物流管理的經驗處于比較稀缺的狀態,這樣就可能影響到他們的順利就業,這就意味著在企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的協同上,存在諸多的不足[1]。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與企業人才需求協同化的策略
對于本地區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研,思考企業人才需求的方向,在此基礎上以協同化發展為引導,確保妥善處理好教育與人才需求之間的關系。在此過程中,需要關注的節點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以校企合作模式為媒介,實現合作深度和廣度的提升
各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雖然都主動的實現校企合作模式的架構,但是從實際合作深度和廣度來看,還遠遠不夠,因此還需要在此方面發力。詳細來講述,此時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不能滿足于幾門課程的集中實踐教學,要關注學生技能的強化,確保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入到實踐教學的狀態,這樣專業課程才能夠切實的發揮其效能。以倉儲或者運輸或者貨代課程為例,可以以交互式的方式來進行,就是一邊學習理論一邊去實踐,在教室工廠之間輾轉。對于部分有條件的,還可以嘗試以融合式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在現場來做,教和學,這樣三者融合,確保學生可以進入到更加理想的實踐素質培育格局,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也可以更好的感知物流管理企業的文化,掌握哦對應的技能,由此實現工作經驗的積累。在合作廣度上,不要僅僅依靠某一兩個企業,要懂得引入更加多大企業,確保與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實現合作,此時他們關注的物流管理素質和能力的節點是不一樣的,學生就可以對于不同物流企業的訴求有著更好的認知,繼而確保可以有著更加好的發展空間[2]。
(二)實現物流專業方向的細分,進入精益教學狀態
物流管理作為一個學科,其牽涉的內容比較多,以物流為例,就可以將其歸結為第三方物流、國際物流、逆向物流等,這些內容如果不進行細分,就可能進入到粗放化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格局,這對于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持續成長是很不利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就需要切實的采取措施,實現專業的不斷細分,確保對應的物流管理教育進入到精益化的狀態。比如以地區農產品流通行業發展為例,就可以關注冷鏈物流和綠色物流教育課程的架構,確保能夠依照地區物流行業發展的訴求來進行航運物流人才的培養,企業物流人才的培養,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這樣的不斷細分,會使得學生樹立更加明確的職業方向,繼而不斷的采取措施實現自身競爭力的提升[3]。
(三)鼓勵學生考取適應性強的職業證書,鍛煉職業素養
高職物流管理學生在學校的階段,要積極去進行考試,此時可以將考試的方向設定在職業性證書上,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學歷性證書上,關注能力本位,確保可以進入到更加理想的職業素養發展格局。詳細來講述,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高職院校要關注學生專業技能的發展,積極開設對應的課程,引導學生去認識證書的價值,確保選取適合自己未來崗位的證書,然后在專業細分的基礎上,做好企業訴求的調查。比如航運物流方向,企業可能會要求學生必須要有單證員、跟單員、貨代從業資格證書等,此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去考取這些證書,并且正確認識證書考試與自身職業能力成長之間的關系,由此架構更加理想的職業能力成長環境,這樣自然可以使得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進展[4]。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高度關注企業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調研,在正確理解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切實的采取措施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內容,物流管理方式,物流管理制度的優化,這樣自然可以使得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育進入到高質量的狀態。
參考文獻:
[1]黃穎.師徒制在高職物流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06):152-153+156.
[2]李秀麗.物流企業需求與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探究——以昆山地區物流企業為例[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6,19(02):27-30+35.
[3]魏杰羽.以工作職責為導向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32(07):174-175+167.
[4]欽方.基于職業能力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淺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0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