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利峰
摘要: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女性的地位的發展飽受阻撓,目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在生活中的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變化,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事業單位蓬勃發展,女性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勞動權利受到壓迫的現象卻仍然存在,部分女性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的問題不可忽視。本文針對事業單位婦女勞動權益政策潛在不足及其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深入了解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并總結出在維護婦女權益方面遇到的問題,從政策因素、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而提出改進方案。
關鍵詞:勞動權益;性別歧視;事業單位
一、國內女性勞動權益的現狀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女性逐漸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人力資源,但是據調查婦女參與經濟層次與男性相比仍然偏低,就業穩定性和社會保障程度較好的單位女性的數量和相對比例均不高,女性在就業、教育、參與決策、健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仍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全國登記失業人口中女性比例占50%,這就說明大部分女性經常處于就業和失業之間,同時大多數女性收入與男性收入具有一定的差異,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等還都是存在的。
二、事業單位女性勞動權益現實困境的原因
(一)部分事業單位對女性的能力加以忽視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很多女性不能同男性享有相同的職場起點,當前雖然很多事業單位在女性勞動權益方面相對于先前給予了較為充足的重視,但是部分事業單位在開展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仍然以舊的眼光看待現代的女性。在人類社會早期,婦女不具有勞動權益,父權文化統治決定了女性可不可以創造自己的價值,創造出的價值與形象又是不是按照男性的思想觀念來加以限制,這些觀念嚴重的遏制了女性在社會上追求成功和自身獨立的意識。他們以一種錯誤的眼光自信的認為男性相對于女性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在工作上的有效進步。因此事業單位在保障女性勞動權益中需具備完善的管理機制,才能有效促進婦女工作的良性發展。
(二)社會生產力的限制,社會性別歧視橫行
女性由于先天的體力和各種束縛總是處于競爭下游,人們更多的認為女性就應該在家操持家務,撫育子女。人類社會歷史悠久,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不免滲透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人們一直都不能完全從早已形成的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在老一輩的觀念體系中,這些思想鐫刻在老一輩人們的意識形態里,并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女性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要地區環境不同,經濟發展不同設施、資源、等都不均衡,地區經濟的發展差異也意味著生產力發展的不充分,女性權利受到壓迫是和相關地區生產力的發展是相關聯的。
眾所周知在原始母系社會女性占據主導地位,究其原因其一是在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以及環境極端低下,女性可以負責采摘果實等,具有維持氏族生活的基本能力。其二,在當時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人口存活率很低,而女性可以繁衍后代,女性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新中國建立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變化,資本主義潮流逐漸興起,在這種新形勢下,女性的地位逐漸發生變化。大批女性沖破封建思想,新興女性開始步入社會成為被雇傭的廉價勞動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人力資本存量偏低而女性人力資本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嚴重不足,而且還再生著貧困和低效率,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三)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女性自身法律意識薄弱
建立職場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規,禁止女性就業歧視,雖然我國法規對女職工的保護尤為重視,但女職工勞動保護執行現狀卻差強人意。一方面是單位自身忽視,另一方面是女職工又對與自己有切身利益的有關保護性法律法規缺乏掌握。大部分的女職工并不了解自己在工作中所應當享有的權利,并且對于工作單位所應承擔的技能培訓義務和自身的職業規劃很少有了解,因此難以適應社會知識化和技能化的要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女性得不到法律的實際保護,而違反平等原則實施性別歧視的用人單位卻甚少受到懲罰,這一現象必須加以整頓。
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保障女性勞動權益的建議及措施
(一)提升婦女自身能力建設水平
傳統教育中不合理的社會性別文化的錯誤傳輸使得女性對自身的認知存在偏差。直至現在在就業市場中,很多單位往往將女性置于社會競爭的劣勢地位,人們一直都不能完全從早已形成的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腦袋中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個別不平等的觀念,因此想使事業單位女性勞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就必須首先做好婦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婦女自身能力水平建設,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導向,全面提升事業單位婦女的素質,為事業單位婦女工作的進步及發展奠定基礎。
(二)調整事業單位相關政策實施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保障女性勞動權益的一大措施就是:事業單位需給予女性一定的公平保障,根據行業特征以及崗位要求,相關部門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招聘性別比例,與此同時相關部門的領導與人力資源管理也應該采取民主參與、民主管理以及民主決策等方式,充分注意對女性同等優先選拔而不是優先選擇男性,保證女性參與決策和職業晉升的同等權利,使婦女工作的公平性及公正性得到有效提高。其次,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事業單位工作崗位與女性就業的匹配,進而提升女性在事業單位的就業率及工作勝任率,提高工作效能,減輕單位負擔,在全社會范圍內提高女性就業競爭能力。
(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女性勞動權益的普及
健全的法律法規是實現婦女自身發展的制度保障,到目前為止,我國還目前沒有一部專門針對于在消除勞動力市場歧視現象的法律,事業單位的管理者需要有一定的比例指標,才能公正地、全面地反映單位對女性人力資源的需求。與此同時,克服性別歧視,使女性人力資源職業健康發展。只有借助法律的手段來普及勞動保護知識,培養權益意識,才能讓更多的婦女能夠借助法律手段維護權益。在維護女性的合法權益、男女就業平等的的過程中,無論采取何種措施,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都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公共政策對其進行規范,婦女就難以提升自身素質,更加難以構建良性平等的家庭關系。
四、總結
人類社會是由男女兩性共同組成,他們在社會和生活中的角色同等重要,但是我國婦女勞動權益的實現面臨就業機會、性別歧視、勞動環境權保障乏力等方面的問題,這會阻礙女性的就業和下一代的健康發展,甚至對當前的和諧環境有重要影響。保障婦女的勞動權益,對國際、社會以及婦女自身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事業單位部門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對待應該被大眾看到因此,針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如何更好的保障女性勞動權益,首先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強化婦女在維權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相信從這些加以完善,事業單位婦女工作將能得到有效優化及完善,從而為事業單位整體工作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慧娟.大數據背景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分析[J].管理觀察,2020,No.749(06):88-89.
[2]武文昭."探討大數據背景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對策."數字技術與應用 v.38;No.356.02(2020):219-220.
[3]楊曉蘭,and 黃蘇南."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與改革."商訊 No.186.32(201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