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云
摘要: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市場發展趨勢正在不斷變化,企業要在快速變革的市場中長期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順應時代,不斷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傳統經營模式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雙向影響,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機遇,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因此,如何優化傳統經營模式對現在企業管理的作用,就成為廣大企業管理者需要關注,并解決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傳統經營模式;現代企業管理;雙向作用
在當前市場快速變革的情況下,我國現代企業面臨產業升級和轉型的瓶頸,如何繼承傳統經營模式的優點,又保障企業發展,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問題。本文將對傳統經營模式對現代企業管理的雙向作用展開探討,探索傳統經營模式所存在的優勢和缺陷,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現代企業經營變革與傳統經營模式所存在的主要差異
在當前市場快速變革的環境中,現代企業的實際發展和管理需求與傳統經營模式存在明顯的差異。傳統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其主要問題出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為管理方式中的差異,傳統經營模式中企業通過建立管理策略來約束全體員工,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但在當前市場中如何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首要目標,所以,企業要想辦法促使企業員工轉型升級,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推動企業生產目標的實現與優化。其次,為管理理念的差異。傳統管理理念的核心目標相對單一,主要是提高生產力,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樣的管理目標單一且粗放,缺乏精細化管理,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風險。而現代企業管理要求企業管理工作者采用立體化管理形式,合理分配企業資源,對企業的各類經營戰略實現精細化管理,這樣的經營管理模式更加靈活豐富,可以更好的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1]。最后,為營銷策略的變革。傳統企業經營模式是基于市場需求,來為市場提供相應的商品或服務。傳統企業經營范圍較小,所以,并不重視營銷活動,這將導致企業發展受到制約。而現在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更加關注營銷效果,需要從客戶心理層次分析客戶需求,為客戶構建品牌效應,培養客戶商品需求,以此,來促使企業的發展能夠嵌入至社會的發展中,實現共同發展。
二、傳統經營模式對現代企業管理所產生的作用及影響
傳統經營模式雖然不符合現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但是傳統管理模式并不是全部要被拋棄,傳統經營模式對現代企業管理仍然會造成正面影響。所以,傳統經營模式對現在企業的發展存在雙向作用。
(一)正向作用
首先,我國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對企業內部物資的控制較為高效,可以強化物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效果,并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和管理模式的優化提供參考意見,這對于當前注重資源分配和人力資源利用的現代企業來說是重要的管理經驗。現代企業可以利用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對企業內部資源實現有效管理,提高內部控制,從而達到提升企業管理質量的目的。其次,在市場營銷方面,現在企業位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中,所以,現在企業需要將戰略視角放置世界范圍內,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具有極強的敏感度。而傳統企業經營模式是在市場中尋找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從而優化商品或者改變商品功能,為消費者提供需求。這是現代企業在生產與發展過程中的有效管理措施,能夠提高現代企業對市場微觀變化的敏感性提前做好生產準備,為市場提供高質量商品,達到提升市場營銷額的作用。最后,在管理制度層次,傳統經營模式的優勢是體制機制健全,管控人性化,職工歸屬感強,是一個天然的共同利益集團。雖然,管理缺乏精細化,導致各部門人員工作責任感和激情不足,但是在規范人員行為,加強內部控制方面具有良好效果[2]?,F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過程中注重人性化、個性化,在管理工作中會發現人性化管理有時會與企業的發展目標存在矛盾,此時,應當利用傳統經營模式,對現代企業管理矛盾加以彌補和優化。
(二)負面影響
我國企業傳統經營模式管理策略相對僵化,缺乏對人本主義管理理念的重視,其核心是要求工作人員服從上級管理措施,企業管理工作者在企業中擁有權威性。這樣就導致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難以聽取一線工作人員意見和見解,而企業一線工作人員是最直接對接市場的工作者,對市場的變化和市場的需求具有最為直觀的體驗和了解,但是企業內部缺乏信息溝通渠道,導致企業管理者與市場相脫節。同時,現代企業經濟模式與傳統企業存在較大的差異,現在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獲得長足的發展,那么,就必須要保障企業產品的不斷升級,但是傳統企業經營模式更加注重企業的生產質量和生產規模,并未注重產品的創新,因此,不利于企業進一步加強商品的創新[3]。同時,內部競爭機制不夠,人才的選拔存在阻礙。最后,傳統經營模式對市場和科學技術產品產生了明顯的不適應,所以,在生產與發展過程中,思想保守,對新鮮事物很少進行嘗試。例如,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時代下,傳統線下為主的企業如果不加強電子商務方面業務的拓展,將會很快被電子商務平臺和電子商務企業所打壓,不少企業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中而破產消失。再例如互聯網電子商務已進入網絡直播時代,部分傳統企業不敢涉足直播領域,失去了搶占市場的先機與機會,進而將導致企業在市場中受到其他新興企業的打壓。
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優化策略
(一)合理利用傳統企業經營模式優勢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
首先現在企業應當繼承傳統企業經營模式中的優勢,以此來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對于企業內部物資的管理控制,應當繼承傳統企業管理模式,在生產過程中積累物料的使用經驗,建立相關管理數據,建立動態化管理措施,優化企業生產模式,盡可能減少企業物料的堆放和庫存,保障企業能夠擁有更為優質的資金鏈條。其次利用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優化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相應的內部管理制度,明確約束工作人員的職業要求和工作條例,促使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失誤和操作問題。最后建設企業內部的高效管理制度再加入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管理措施,同時,繼承企業傳統經營模式的管理控制制度,提高工作人員職業責任感,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從而提高內部凝聚力。
(二)建設符合企業發展的上下級溝通渠道
傳統企業經營模式,企業管理者與企業基層人員相對獨立,沒有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這樣就導致市場信息無法快速反饋制企業管理者,企業無法快速得知市場變化情況,容易對市場的發展趨勢出現錯誤判斷。因此,企業應當建設上下級溝通渠道,企業基層人員能夠直接將信息反饋至企業高層管理層,促使其信息上下一致,也能夠讓企業基層人員具備當家作主的管理意識,提高企業內部凝聚力。同時,建立上下級溝通渠道,還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獲取企業的真實經營和發展信息,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管理數據,從而促使企業高效發展。
(三)建立科學的內部培訓機制
企業要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就必須要保障企業生產的不斷優化和提升。因此,企業要建立科學的內部培訓機制,不斷增強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創新意識,不斷利用新技術、新理念、新知識,對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讓企業可以突破傳統保守思維,融入市場的快速變化中。例如,企業要定期展開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組織工作人員去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參觀學習,掌握新興技術。只有將新技術理論融入現代管理體制中,才能夠保障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得以實現。再例如,企業需要建立業務拓展部門,專門負責對市場的開辟,利用新業務、新渠道來開拓市場,促進企業發展。
(四)優化企業營銷策略
傳統企業在市場中的營銷是基于市場需求,而現代企業在傳統企業營銷的基礎上,應通過營銷戰略在市場中獲取新的銷售份額。因此,企業應當優化營銷戰略,分析市場發展方向,準確感知市場變化,逐漸在消費者心中奠定基礎,為消費者帶來優質的消費體驗,滿足其需求,拓展未來市場。
在新時代下,傳統企業經營模式與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存在諸多差異,為了保障企業的快速發展,必須要針對傳統企業經營模式進行優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傳統經營模式,不斷優化現代企業管理策略,為企業提供全新的發展動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朱麗娜.傳統經營模式對現代企業管理的雙向作用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10):115-116.
[2]高穎.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對當代企業管理的影響分析[J].今日財富,2019(17):74.
[3]李紅霞.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