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企業依法設立,依法經營,依法管理,在企業的發展和管理中,依法治企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針對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總結如何在制度體系建立、公司章程維護、關聯交易管理、合同管理、法治文化建設、涉訴案件處理、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開展依法治企,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企業;依法治企;管理
內蒙古某化工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是集煤炭、化工產品和電力生產為一體的特大型煤炭深加工現代化企業。該企業股東以央企、地方國企及民企構成,由央企控股。近年來,該公司按照黨中央和股東單位黨組決策部署,將全面依法依規治企納入興企方略,高度重視依法合規經營,探索出一條符合混合所有制企業實際情況的依法治企模式。
一、建立健全制度體系
作為一家新型煤化工企業,該公司由成立之初的的依靠經驗管理迅速向依靠制度管理、流程管理邁進。公司出臺了依法治企頂層設計方案,制定了《全面依法依規治企強化管理實施意見》,《意見》包含了完善治理結構、加快提升合規管理能力、防范重大風險等方面的多項措施,措施既有原則性又具有實際操作性,使得依法依規治企的頂層設計更加完善,實施路徑更加清晰。并且,該公司有效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積極響應國資委、股東單位黨組要求,制定了《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辦法》,將法治建設情況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黨政主要負責人職責,發揮一把手作用,帶領干部員工推動企業法治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
此外,充分借鑒股東單位先進的依法治企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先后制定了涵蓋公司治理、合同管理、法治宣傳教育、工商證照、糾紛處理、風險防范、關聯交易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在制度制定過程中,注重與合資企業管理實際融合,形成了制度化、流程化、表單化的“三化”管理體系。制度印發前均經過法律事務部門合法、合規性審查,法律審核率100%。
二、維護公司章程“公司根本大法”地位
公司章程被譽為公司“憲法”,是公司一切活動的“根本大法”。混合所有制企業股東成分多元化,既有國有成分,又有民營成分,樹立和維護公司章程的“根本大法”地位是維護出資人利益、規范公司治理的根本途徑。首先,有效落實黨建入章。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公司章程專設黨建章節。明確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其次,建立章程宣貫、執行機制。根據公司章程修訂的實際需要,組織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集中學習討論章程,營造了維護章程、遵守章程、執行章程的良好氛圍。堅持依法依規依章程治企,充分發揮公司章程的企業內部憲章作用,將股東單位管控要求、依法治企內容融入公司章程。服務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規范行使股東權利,以股東會決議、派出高管等合法合規方式對企業進行管理。
三、建立關聯交易前置審查機制
關聯交易是指公司與股東或其下屬公司、或擁有控制權的公司及其子公司進行的交易活動。關聯交易不規范、不合法,不但損害公司利益,還可能導致股東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作為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該公司建立了一套特有的關聯交易審查、批準體系,構筑了以關聯交易前置審查為核心的關聯交易體制。股東會層面,明確標的額在一定數量以上的關聯交易必須經股東會審批;在董事會層面,專門成立關聯交易審查委員會,負責關聯交易的日常管理、審核;公司業務層面,明確關聯交易歸口管理部門,配備專人負責關聯交易管理。由此,形成了權責清晰、職責明確的管理體制。此外,將關聯交易區分為年度計劃內關聯交易和計劃外關聯交易,計劃內關聯交易按照股東會、董事會審批權限履行審批手續后方能簽訂合同,計劃外關聯交易按照審批權限履行專項審批手續后方能辦理合同會簽手續。通過關聯交易前置審查機制,實現了所有關聯交易事前審查全覆蓋。有效防范了侵犯公司利益、損害股東權益的關聯交易發生。
四、強化合同管理
該公司加強合同管理,明確合同管理的職責和工作內容,規范合同管理工作流程,保障公司依法簽訂、履行合同,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合同法律風險,維護公司合法權益。根據機構調整及人員變動情況,及時對委托代理人委托范圍、委托權限調整,明確合同簽訂的權限。對合同審查會簽流程進一步優化,強化過程監督,重點對合同的嚴密性、可履行性、業務的可行性、權利義務的對等性、風險評估及對策進行審查。規范了各類合同的稅票條款,以及工程、檢維修等合同結算條款,規避法律風險。為進一步夯實承包商安全管理責任,規定所有業務外包、工程施工合同明確約定承包商安全管理責任要求。為加強廉潔建設,合同附件增加了《廉潔責任書》,對雙方廉潔責任進行了明確要求。通過強化管理,該公司實現了合同審查率100%、合同有效率100%、合同履行率100%。
五、扎實推進法治文化建設
科學規范的企業管理,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法治文化建設。該公司積極推動以法治文化為重要內容的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高企業文化競爭力。開展了多項以法律教育宣傳為內容的演講、征文、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學習法律的濃厚氛圍。在提高員工法律意識的教育宣傳工作中,要求“分類指導、分別要求、學用結合、突出方法”,分層次分崗位,對主要領導、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能操作人員等對象進行重點培訓,切實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學法、用法、依法治企和防范法律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積極推進實施“七五”普法。以新《憲法》宣貫為中心深入推進“七五”普法教育,重點開展憲法專題學習教育,舉辦憲法知識有獎答題活動,公司全體員工參與。積極利用中央企業法治講堂、普法講堂、保密宣傳月等形式開展普法工作,積極與地方司法機關協同開展普法活動。分層次舉辦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能操作人員普法培訓,進一步提高全員法律風險防范意識。
六、探索涉訴案件處理新模式
企業涉訴案件處理難度大,專業性強,要求處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實務能力,大部分企業在處理涉訴案件時均采用與律師事務所簽訂中介合同委托專業律師處理。該公司經充分調研,分析外委辦理與自行辦理涉訴案件的利弊后,所有涉訴案件均由企業自有法律事務人員辦理。目前涉訴案件均已結案,而且都取得了勝訴。涉訴案件的妥善處理,不僅避免了經濟損失,更為公司挽回了聲譽,維護了企業依法、合規、誠信的經營形象。
七、大力推動信息化系統建設
作為新型煤化工企業,該公司信息化建設從無到有,共計開發應用了ERP、審批平臺、合同管理、計量管理、網上競拍、物資需求計劃系統等23個信息系統。信息化系統涉及多領域、多專業,跨度大,如何使各個信息系統聯系更加緊密,運行更加流暢,避免形成信息孤島,成為企業管理的一道難題。該公司探索實施了信息系統集成項目,成立了公司領導擔任組長的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以ERP系統為中心,所有存在上下游業務關系的信息系統均實現了集成,最終實現了從物料需求計劃、物料入廠到最終的產品競價拍賣,全流程線上操作。所有依法合規管理要求均鍥入系統中,實現了生產經營全生命周期管的規范化、透明化。
總之,該公司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在制度體系建立、公司章程維護、關聯交易管理、合同管理、法治文化建設、涉訴案件處理、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牢固樹立依法合規意識,堅持以法律作為企業行為的基本依據,服務生產經營大局。經過大力踐行,該公司依法合規經營工作成效顯著,企業經營效益矚目,行業知名度不斷提升,向國際一流化工企業大步邁進。
作者簡介:張建(1981.4-),男,漢族,甘肅慶陽,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