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昱霖 羅德宇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
據資料顯示,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2018 年中國60 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5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7.9%,預計2050 年前后中國60 歲及以上人口將會達到4.87 億,占比1/3 左右。面對如此龐大的老齡化群體,盡管其相關的社會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完善,但就家具行業中的老年家具而言,仍然存在著大片的市場空白。目前,市場中現有的時尚家具并不貼合老年群體的需求,從色彩、材質和結構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徹底的轉型與開發。本文將從老年家具的材質著手分析,探究可拆式老年家具的發展優勢,為老年家具市場的發展提供一些新的參考。
家具結構基本分為兩類,一種是固定結構式家具,而另一種是可拆裝結構式家具。固定結構式家具是使用粘合劑和其他機械連接件將家具零部件緊密組裝在一起,輕易不可拆卸的一種略顯笨重的家具,整體移動可能存在家具過于龐大沉重的問題從而不便運輸[1]。而可拆裝結構式家具突破了老式框架家具的死板和固化,不僅造型靈活多變,更是有利于運輸和針對性的修補。可拆式老年家具可根據功能的需求來對產品進行變形和修改,如:將塑料、實木、竹藤、布藝海綿等材質作為主體基礎材料設計成家具零部件,拆卸與組裝也較為輕便。可拆裝結構式家具比起固定結構式家具,其體積占地更小,再加上它符合人體工學的多樣化設計,更容易撓到消費群體的痛點。
目前國內市場在家具設計方面對老年產品研發的定位還不夠明確,發展還在起步階段,少有企業會針對性的研發開拓這一市場。部分企業對老年人需求認知還停留在造型外觀上,沒能切實地關注到老年人的心理舒適度與身體嵌合度這一方面。2020 年,周燾等人在《面向自理老人的適老家具設計研究》中指出國內老年家具的發展除了參考國外經驗外,還需結合國內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出人性化的老年家具[2]。其研究針對調研中發現的老年家具的不足,提出了改進的建議并制作了樣品(見圖1)。由此可見,可拆式老年家具在未來的老年家具市場中還存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國外有日本、德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已較為成熟,尤其是已經進入超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日本,因養老服務行業的需求量大,其老年家具市場的完善程度也因此較高。通過對國外市場的調研,我們可以發現國外老年家具設計企業的偏好是在某一類產品上進行集中研發,如:歐美國家更偏好設計器械化老年家具,且造型與材質結構等方面更為多樣化。而國內對這一市場還未進行全面的開發,缺少針對性,產出的產品也單一且沒有明確的受眾面。
在進行設計開發老年家具中,對于老年家具材質的選擇與使用,我們應該從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適性這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
首先,不管選擇何種材料所制成的老年家具均需滿足功能性這一首要目標。其次,因為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與抵抗力都低于青壯年,所以除了滿足功能需求外還得確保使用者的健康,安全性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因素。最后它還得符合人體工學,在造型與色彩上面需要給使用者帶來愉悅感與舒適感。
塑料材質在家具行業的制造材料總量中有著相當大的占比,不僅因其可以根據工藝制造滿足各種造型的設計,還因其有豐富的色彩種類以供設計選擇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塑料材質的可拆式家具零件得利于其輕便、防水的特性,可在運輸過程中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在使用過程中產品也不容易被腐蝕。同時,塑料的價格低廉,產品的設計發揮空間也很大。但塑料的弊端同樣存在,因為常用來做家具的塑料為聚丙烯和聚乙烯,這種化學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燃燒會產生有害物質侵害使用者的健康安全。況且塑料制品更新換代快,定制類的老年家具零件很難按照特殊要求大規模生產,產生的垃圾也不易降解,不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木材在家具發展史中是早已被廣泛使用的天然原材料,因其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木頭特性和獨一無二的天然木紋深受人們喜愛。現如今市場中還有復合板的出現,邊角料再利用使得板材類在家具市場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板材材質可拆式老年家具外形美觀,且原材料易加工成貼合人體曲線的科學造型,可塑造型豐富多變,打孔挖槽、切割折疊、插接組裝等步驟都能按需制作。現可拆式家具零部件加工的板材類工藝較其他材質的加工工藝更為成熟,但在設計制作零部件時,還尤需注意材料切割后鋒利角的產生。
竹藤材質家具在國內早已被廣泛使用,該材質天然無污染,自帶獨特又牢固的花紋自帶休閑氣息,所制造出的家具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此外,隨著使用壽命增加,竹藤面會越用越有光澤感,比起塑料制物更具有收藏價值。如今市場中的竹藤制物更多為搖椅等休閑用品,藤編搖椅的使用者多為中老年人,這表明竹藤元素在老年家具里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大眾印象里竹藤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編織藝術,對竹藤制物的想象更多地局限在了死板的舊設計產物中,一體化不易拆卸是人們的第一印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面上也出現了可拆卸藤椅,可拆分的藤椅背與藤椅座面之間由連接件組成完整的藤椅(見圖2),此項技術解決了現代竹藤家具對空間資源利用的問題[3],這代表竹藤元素在組合可拆式家具中使用具有無限的可能性與發展性。
海綿是軟件家具中的重要填充組成構件,常見的海綿種類就有發泡棉、定型棉、橡膠綿、記憶棉等,海綿運用在家具制造中的工藝已經相當完善。從產品舒適度而言,家具內部填充海綿層的壓陷硬度十分重要,使用的海綿層材質厚度的改變可以改變人體表面局部與家具表層接觸面的界面溫度,以此影響人體感官主觀判斷的溫度變化,進而影響人體使用物件的舒適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的下降會造成老年人行動遲緩,產生磕碰跌倒的現象,其心理上也更依賴于安全性與穩定性。凹陷感過強的家具會給老年人帶來突然的心理恐慌,且不易于他們進行站立運動,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會帶來負面影響[4]。
結合人體工學的設計考慮,選擇合適的海綿材質進行切割、組合、拼接,完成對海綿材質可拆式家具的生成是完全可行的。加之不同材質的軟料外包,且有豐富多樣的色彩供選擇設計,其設計最終產品不僅造型多樣美觀,還可以滿足用戶使用時的舒適度。
老年家具市場目前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發展潛力巨大,可拆式家具更是此類市場中少有的設計理念產物。同時,可拆式老年家具的設計進一步關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與生理體驗感,使此類產品更人性化與科學化,并以此具備以下優勢:
對于家具制造商來說,產品在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中,單個零件生產程序較以往整體生產制作流程來說更為簡化,生產商之間合作的靈活性更強。零部件產品的統一制造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并在運輸過程中將產品的損耗率降到最低。
對于產品的使用者而言,可拆式老年家具與普通家具相比,更易調整安置,且更有利于更換。產品零部件也可進行非捆綁式銷售,用戶可根據需求隨時購買、使用、安裝、與拆卸,更有益于營造室內舒適感。
可拆式家具可以給予用戶DIY 的空間,也給整體的室內空間帶來了個性化的創新[5]。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自我搭配組合。更為多樣化的材質,更為多樣化的色彩視覺搭配體驗,多形態化的可拆式老年家具可以滿足不同類型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此外,多形態化的可拆式老年家具因其特別的半固定式模式在節約空間的使用中增添了不同的形式美感,多樣的結構滿足了現實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也在追求舒適健康的同時,為家具增添了更多的審美趣味[6-7]。
隨著如今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社會對于養老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外,老年人的心理慰藉與訴求也不容忽視。基于拆裝式的老年家具產品可以在材質與色彩上給予老年人舒適感,簡便組裝可以加強家庭成員(或是社會群體)與老人之間的聯系互動,幫助打破老年人的孤獨感。同時,適當性地動手操作與鍛煉用腦也能預防老年癡呆,對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較大幫助[8]。
綜上所述,在未來的家具市場,老年家具將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可拆式老年家具這一課題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多樣化材質的使用會使可拆裝式老年家具的設計創作擁有著無限可能,相關的家具企業可嘗試加大對可拆式老年家具的研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