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句容市供電分公司,江蘇 句容 212400)
信息時代的到來,進一步推動了電力企業的技術革新,為相關流程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確保相應設備高效、穩定地運行,避免產生安全隱患。因此,合理利用電能計量大數據,將其應用在計量裝置的運維中,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減少工作誤差,降低運營成本的重要舉措。為了使提出的應用方法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首先要全面了解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
在電能計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利用電網、電力專線之類的信號信道收集電能信息。它能將電能信息采集的運行數據實時傳送到主服務器,提高電能信息采集的主動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此外,該系統還可實現對電能表運行狀態的有效監控,全面統計分析電能,判斷電能表故障。此外,該系統還具有分析計算、變壓器損耗、母線不平衡率計算和分析等功能。采用計量自動化系統,有效地緩解了計量設備檢測手段的相對落后,及時排除了計量工作中出現的故障和問題。本系統采用了計算機、網絡、遠程監控等技術,極大地節約了現場核查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并能實現采集信息的現代化管理。這種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電能計量裝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電力系統的決策和后續工作有重要意義。
當前電力計量主要依靠相關基礎設施來進行自動實現,因此基礎設施的安裝合規,對于整個計量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于供電企業而言,在計量設施的安裝過程中,很多施工人員由于施工不規范而導致計量設施出現問題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安裝質量的不合格則直接導致了計量結果出現誤差。另外這種不規范的安裝行為不僅會給電力計量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而且會給計量裝置的壽命帶來負面影響。
首先,用電客戶在使用家電時操作出現了問題,造成短路斷路等故障,會使電力計量裝置出現異常。其次,就是電力計量裝置自身的原因,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了諧波,諧波直接影響了電力計量裝置的正常使用。電力計量裝置內部某個環節的損壞也會導致電力計量裝置整體的使用效果。其中某些零部件的損壞也會導致電力計量裝置的測量不準確。最后,是人為因素的影響。在使用電力的過程中,有的人會因為私心想要謀取利益,從而使用違規手段來改變電力計量裝置正常的統計方式。這種行為不但會給電力行業帶來經濟上的損失,而且會對電力計量裝置造成損壞,從而導致電力計量裝置出現故障。
近年來,電力企業發展迅速,電能計量管理手段日趨智能化,極大地促進了發電機組的健康發展。但由于電能計量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樣就需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很強的專業技能。但現階段,許多工作人員對相關設備不能熟練使用,加上缺乏一定的實際操作經驗,使電能計量管理的整體水平始終無法提高,制約了機組的發展和進步。為了今后的發展,管理者必須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和再教育,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從而促進電力企業的發展。
在之前那種傳統的計量工作當中,主要是由人工抄寫的方式來完成這一環節的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抄寫的過程當中,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誤差,因為在這個記錄的過程當中,需要和電能單價進行乘法計算,所以在抄錄以及計算的過程當中都有可能會出現誤差。所以,在傳統的抄表方式當中,在速度方面會有所限制,而自動化系統在實踐的運行過程當中,就能夠很好地去將數值進行采集,從而再次進行計算,并且也會對一些復合情況進行實時統計,之后會將所有信息和數據傳輸到整個營銷系統當中。特別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公用變用戶用電的情況時,計量系統就會進行針對性監測,自動將其記錄到營銷系統當中。除此之外,自動化抄表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能夠根據計量裝置上的標碼和用電量進行統一的收集和記錄。在這項工作當中,全部由系統自動完成,不會有人員操作,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人為因素的誤差。工作人員只需要在數值掃描等環節進行實時的監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誤差出現。這項系統能夠將所有的用戶表上的數值進行自動收集和記錄,所以不需要讓相關人員外出進行抄表,這樣就能夠有效節約工作時間和精力成本,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高計量工作效率和質量。
當電力系統中計量設備處于長期工作狀態時,很容易發生損壞、老化等現象,若設備的運行存在故障,一方面會對用戶的正常用電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很可能會損害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將現代化技術手段融入到電力檢測工作中,構建在線監督的檢測模式,可以大幅提高電能檢測效率,為電力營銷提供便利條件。在傳統電能檢測工作中,其主要依靠對用電量數據的比對與分析,進而對具體的故障情況進行判斷。但較大的用戶規模、過多的數據量,都大幅延緩了實際的排查進度,無法滿足現代化用電監測的工作需求。將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運用到監督檢測工作中,實現對各用戶用電情況的在線監督與檢測,能夠顯著提高檢測效率。對于工作人員而言,可以利用系統強大的處理功能,對反饋的數據信息予以綜合利用,對二次回路、電能檢測儀表等計量設備的實時工作狀態進行在線監督,還可以通過報警系統對異常運行情況進行通報。這種監測方法推進了在線監督在電力營銷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故障診斷工作也得到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一旦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即可對其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與監控。在此基礎上,在線監督檢測還能夠根據性質的不同對故障類型進行劃分,再向對應的維修部門傳達相關信息。這樣,維修人員便可以在充分了解故障情況的前提條件下,合理規劃針對性的處理方案,推進故障診斷與分析的一體化發展,形成愈發完善的綜合處理流程。
傳統的計量裝置巡檢維護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實地考察,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弊端與不足之處也充分暴露出來,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的過度使用,由于巡檢工作本身不需要掌握過高的專業知識,通常只需要電力企業技術人員兼顧此方面的任務即可完成,若單獨設立巡檢崗位,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不必要使用,還會造成企業發展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是工作效率低下,人為巡檢的精力有限,難以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工作環節的滯后,已經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電力供應需求。為此電力企業要加強電能計量大數據的使用,利用大數據智能化系統,對計量裝置產生的故障問題進行分析,并通神經元網絡,進行故障位置的精準定位,能提高問題排查的效率,切實提高計量裝置的運行效率,提升數據檢測的可靠性,為管理流程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在此基礎上,還能通過遠程監控功能,縮短故障的發現時間,進一步擴大檢測范圍,使制定方案的時間更充裕、更充足,降低設備異常對后續工作的影響程度。同時,巡檢人員通過收集統計巡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原因,以及具體信息的參數上傳,可以利用專家數據庫的人工智能識別功能,進行全方位的故障分析,并形成解決案例,從而確保此類問題不會反復發生,從根本上消除風險隱患的存在。
1.反竊電工作不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還要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形成企、警、群反竊電合力,在技術措施上也必須嚴格落實到位。首先在技術操作上必須科學規范,電能計量裝置要全部安裝到計量箱內,電能表的表蓋和接線端子都要加鉛封,計量裝置的安裝接線也要規范標準,不得在開關上引接電能表的電壓線,表計的進線不能在接線盒外裸露,導線和表孔之間不能有間隙,以防止出現竊電現象。如果在裝表接線方面符合有關規范和標準,在計量裝置的日常巡視檢查中,一般通過直觀檢查法就可以檢查出來計量接線是否接觸不良、電能表運轉是否正常、表計鉛封是否被啟封或偽造過等問題,及時發現竊電行為,堵塞竊電漏洞。
2.推廣應用防竊電高科技產品,加強對計量裝置的實時保護。如:研制或采購、引進高科技防竊電計量設備,安裝就地電能量監視器,使用防竊型電流互感器,防竊電功能的電能表箱和計量箱,計量封印全部使用防偽封印。廣泛應用智能反竊電監控系統,對電能計量設備進行遠方遙控自動化控制和管理,實時監控計量設備運行情況,及時遙測和排查運行異常的電能計量裝置。還可以通過現場檢測儀器,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對客戶計量裝置現場進行檢查測試和診斷分析。
為適應科學規范、高效準確的要求,供電企業對電能計量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供配電系統來說,新時期的供配電任務更為重要。對此,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供電企業的實際情況,完善供配電系統的架構。通過落實電能計量管理制度標準,統一電能計量裝置的參數、內容和計量周期,對《計量裝置技術規范》《計量標準考核規范》《計量法》等有關制度標準進行修訂,規范有關電能計量裝置的安裝、維修規定。對有關電能計量管理的文件、設備、資料和數據的管理,可對文字資料和技術檔案進行分類整理,找出影響電能計量管理準確度的因素,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此外,供電企業電能計量管理工作還需要科學設置管理崗位,合理配置管理職能,配套制定考核管理方案。
電力計量器內部裝置要進行更好的優化配置來適應減少誤差的需要,即使計量裝置并不能做到完美百分之百的精準,但也要通過對電力技術的不斷革新來使運行理念進行革命性的變化。未來配置優化是升級電力計量器的必經之路,配置的優越性與電力計量器的準確性息息相關。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補償使二次回路造成的誤差進行參數的降低,進而影響整體誤差參數使之符合標準。計量裝置的配合和優化配置均能對誤差指數的降低產生較大影響,電能表和互感器在型號與性能上相互適應,使每一個元件的質量和運行都能平穩運行,最終使電能表計量結果得到優化。整體效果也可以采用電壓補償裝置來使電壓互感誤差負荷變化范圍對二次回路不至于產生較大影響,同時要補償二次導線在電壓,對因比例和角度差而反饋給電壓誤差的計量影響。
總而言之,自動化計量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電力營銷工作效率和質量,并且能夠促進企業智能化建設和發展。因此,電力企業方面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對自動化系統引起足夠重視,不斷地更新和完善相關的計量系統,同時也需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才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