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光
在當前的社會生活環境下,飲食習慣、生活壓力及身體狀況等因素,都會導致女性子宮肌瘤發生,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子宮肌瘤作為女性體內常見、重要生殖器官的良性腫瘤,多發于中年婦女,會導致患者貧血、不孕,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通常情況下該病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所以也稱之為子宮平滑肌瘤。因此,臨床上需要早發現、早治療,以此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目前,臨床多以超聲檢查為主,包括經陰道與經腹部兩種方式[1-3]。基于此,本文隨機從2020 年4 月~2021 年2 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82 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經陰道超聲與經腹部超聲診斷子宮肌瘤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4 月~2021 年2 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82 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檢查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30 歲,最大56 歲,平均年齡(47.28±6.37)歲;其中多發肌瘤24 例、單發肌瘤17 例;肌瘤直徑0.7~13.7 cm,平均肌瘤直徑(5.23±2.87)cm。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小31 歲,最大55 歲,平均年齡(48.68±6.18)歲;其中多發肌瘤22 例、單發肌瘤19 例;肌瘤直徑0.9~13.4 cm,平均肌瘤直徑(6.44±2.37)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臨床表現均為陰道分泌物增多、月經周期異常、腰酸背痛且下腹墜脹、月經量多等癥狀,且有性生活史。排除患有惡性腫瘤、精神類疾病、妊娠期女性、合并嚴重的心肝腎臟等器官障礙、資料不全等患者。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行經腹部超聲檢查。協助患者仰臥位后,確保其膀胱充盈,如若患者膀胱不充盈,可插入導尿管,注入氯化銨注射液,或者飲水500~1000 ml。接下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將探頭頻率設置為3.5 MHz,均勻涂抹耦合劑于患者腹部上,根據探頭掃查恥骨斜向、橫向及縱向等多個切面,仔細觀察子宮具體內部的回聲特征、大小及形態邊緣、內膜線位置、厚度與附件等情況[4]。
1.2.2 觀察組 患者行經陰道超聲檢查。探頭頻率為5.0~7.5 MHz,患者在檢查前,需要排空膀胱,并取仰臥位,選擇膀胱截石位,對其臀部墊高后,將適量的耦合劑涂抹在陰道探頭表面,同時覆蓋避孕套,將其置入到患者陰道后穹隆部位,多方位、多角度的掃查盆腔[5-7]。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子宮肌瘤檢出率,包括闊韌帶肌瘤、漿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間肌瘤。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誤診率、漏診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子宮肌瘤檢出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子宮肌瘤檢出率為97.56%,高于對照組的85.3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子宮肌瘤檢出率比較[n,n(%)]
2.2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誤診率、漏診率比較 以手術結果為金標準,觀察組患者診斷準確率95.12%高于對照組的68.29%,誤診率2.44%、漏診率2.44%低于對照組的17.07%、14.6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誤診率、漏診率比較[n(%)]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子宮肌瘤患者臨床表現為子宮異常出血、盆腔受壓疼痛及下腹墜痛等癥狀,嚴重的可導致患者不孕,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8]。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子宮肌瘤發生的原因,其發病群體集中在中年女性群體,肌瘤會在患者絕經后停止生長以及退變萎縮,但是由于受到外源性雌激素作用,會導致肌瘤體積增大,所以子宮肌瘤在育齡女性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絕經后女性會由于體內雌激素分泌量下降,肌瘤停止生長。
因此,臨床上需要對患者及早診斷,以便采取有效治療。最早臨床以超聲診斷子宮肌瘤。超聲是一種無創、操作簡單的檢查手段,不會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并且能夠觀察患者的子宮內部組織,通過探查病灶部位的血流信號,預測病灶的良惡性。當前臨床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為主,但經陰道與經腹部檢查方式的不同,其效果也不盡相同。其中經陰道超聲檢查,其探頭頻率較高,且圖像質量十分清晰,相比經腹部超聲檢查,更利于發現臟器病變情況,能夠獲得最佳的診斷圖像[9-14]。通常情況下子宮肌瘤的影像學表現為局限性增大,且子宮腺肌癥的增大程度較低,腫塊邊緣有明顯的邊界線,出現假性包膜,子宮肌瘤腫塊較大且多,呈現柵欄樣改變。基于此,為了進一步證明其診斷效果,本文隨機從2020 年4 月~2021 年2 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82 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檢查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 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經腹部超聲檢查,觀察組患者采用經陰道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檢出闊韌帶肌瘤4 例、漿膜下肌瘤13 例、黏膜下肌瘤6 例、肌壁間肌瘤17 例,子宮肌瘤檢出率為97.56%;對照組患者檢出闊韌帶肌瘤7 例、漿膜下肌瘤10 例、黏膜下肌瘤5 例、肌壁間肌瘤13 例,子宮肌瘤檢出率為85.37%;觀察組患者子宮肌瘤檢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手術結果為金標準,觀察組患者診斷準確率95.12%高于對照組的68.29%,誤診率2.44%、漏診率2.44%低于對照組的17.07%、14.6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經陰道超聲與經腹部超聲對子宮肌瘤均有其診斷價值,相比之下,經陰道超聲診斷更準確,能夠減少誤診、漏診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