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偉
在臨床上,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的一種多發病、常見病。該類病癥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能夠引發患者出現心肌壞死、缺氧、缺血等癥狀[1]。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造成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產生極大的變化。該類病癥的發生還與人們長期作息時間無規律、喝酒、吸煙等有關。冠心病病史普遍較長,并且容易誘發各種并發癥出現,其中心力衰竭是最嚴重的一種并發癥。一旦發生,會無法滿足人體正常所需要的機體代謝。因此,在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時,應當選擇合理的藥物,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 年10 月~2016 年10 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 例。所有病例都滿足《實用內科學》中有關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且使用冠狀動脈造影對患者進行檢查并確診。本次研究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已了解研究內容,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非冠心病所引起的嚴重臟器衰竭者、心力衰竭者、急性心肌梗死者、心律失常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最大75 歲,最小52 歲,平均年齡(65.4±5.2)歲;病程最長9 年,最短2 年,平均病程(5.7±1.4)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4 例,Ⅲ級17 例,Ⅳ級9 例;其中合并高脂血癥6 例,糖尿病23 例,高血壓11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20 例;年齡最大78 歲,最小51 歲,平均年齡(64.3±5.3)歲;病程最長10 年,最短3 年,平均病程(6.9±1.5)年;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3 例,Ⅲ級19 例,Ⅳ級8 例;其中合并高脂血癥7 例,糖尿病22 例,高血壓11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性治療方法進行治療,給予患者強心劑,依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合理用藥,應用地高辛片,用藥劑量≤0.125 mg/d[2]。同時應用利尿劑,常使用的利尿劑有呋塞米和螺內酯片,用藥劑量為20 mg/d。為了確保患者能夠達到預期的臨床治療效果,還應當應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纈沙坦、依那普利,用藥劑量為20 mg/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美托洛爾初始劑量為12.5 mg/次,2 次/d,之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合理調整藥物劑量,最大劑量<100 mg/d。曲美他嗪20 mg/次,3 次/d[3]。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確保患者的心率、血氧、血壓指標都在正常值范圍內,每天檢查一次。一旦患者各項指標發生變化,醫護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藥物劑量進行合理調整,以此確保能夠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 包括LVEDD、LVESD、LVEF、HR、DBP、SBP。
1.3.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判定標準[4]:顯效:治療后,臨床體征和癥狀全部消失,心功能改善≥2 級;有效:治療后,臨床體征和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心功能改善1 級;無效:治療后,臨床體征和癥狀未改善,或者病情更為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3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包括惡心、輕度頭暈、心悸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LVEDD、LVESD、HR、DBP、SBP 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 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生2 例惡心,3 例輕度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對照組患者發生5 例惡心,4 例輕度頭暈,4 例心悸,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878,P=0.0322<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癥狀均輕微,停止服藥后恢復正常,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臨床上冠心病心力衰竭表現主要為:肺啰音、急性肺水腫、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活動后氣喘等癥狀[5,6]。除此之外,患者還會同時出現右心衰竭情況,例如全身水腫、頸靜脈怒張、肝大等現象。造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發病的原因主要是心肌缺血,由于心肌缺血而引發患者出現心肌細胞供血不足、供氧缺乏等,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心肌細胞三磷酸腺苷的合成能力,促使患者心肌細胞能量的代謝功能出現障礙。另外,還會降低患者心臟的收縮能力,影響患者心肌的順應性。
在臨床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時,通常所使用的藥物具備血流動力學效應,該類藥物所具備的主要機制作用是通過對患者心臟側支循環進行擴張,有效控制患者心肌的耗氧量,不斷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限制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患者心室的舒張力及收縮力。中老年人是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易發人群,由于患者在發病時體內的血管會發生病變,從而導致在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時使用常規性的治療方法所得到的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目的。而美托洛爾是一種2A 類阻斷劑,能選擇性地阻斷兒茶酚胺收縮血管和β1受體,從而能夠有效控制患者心臟的耗氧量,還能改善患者心肌供血與心率,加強保護患者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由于冠心病而引發患者心力衰竭最基本原因是心肌重塑[7],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合理應用美托洛爾不僅能夠有效抑制阻斷惡性循環功能,還能促進患者心肌功能改善,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加壓素和腎上腺素進行對抗。據相關研究表明,在臨床上應用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對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時,應用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還能夠進一步對患者心功能進行改善,值得被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