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飛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工業化進程的加劇,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飲食結構隨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痤瘡的發病率也隨之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1]。在臨床上,痤瘡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肌膚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導管被堵塞,多發群體主要為青少年及青年,多發部位主要是面部及上半身[2]。痤瘡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膿皰、丘疹、囊腫結節、粉刺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面部形象,痤瘡患者若是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遺留瘢痕,影響面部美容[3]。目前,臨床治療痤瘡患者的方法種類較多,療效也大不相同,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痤瘡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本研究觀察痤瘡患者應用阿達帕林凝膠治療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7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痤瘡患者130 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每組65 例。對照組中,男38 例,女27 例;年齡17~34 歲,平均年齡(28.4±3.9)歲;皮損面積嚴重程度分級:Ⅰ級0 例、Ⅱ級18 例、Ⅲ級41 例、Ⅳ級6 例。研究組中,男39 例,女26 例;年齡18~35 歲,平均年齡(28.9±3.7)歲;皮損面積嚴重程度分級:Ⅰ級0 例、Ⅱ級19 例、Ⅲ級39 例、Ⅳ級7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皮損面積嚴重程度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已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皮損面積嚴重程度分級判定標準 本研究按照國際改良分類的方法對痤瘡患者的皮損面積嚴重程度進行分級,其中包括:Ⅰ級:皮損面積以粉刺為主,并可能伴有少量丘疹、膿皰,總數<30 個;Ⅱ級:皮損面積包括粉刺、丘疹、膿皰,其單個數量較平均,總數30~50 個;Ⅲ級:皮損面積以丘疹、膿皰為主,粉刺較少,并伴有一定面積的炎性損害,且面部、頸部及胸部出現少量結節,總數51~100 個;Ⅳ級:在Ⅲ級的基礎上合并3 個以上的結節、囊腫,并伴有結節囊腫導致的瘢痕。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①經過各項檢查(血尿常規、實驗室檢查等)確診為痤瘡患者;②臨床資料完整的患者。
1.3.2 排除標準 ①對本研究外用藥物過敏的患者;②聚合性、壞死性、繼發性痤瘡患者;③患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的患者;④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⑤治療前1 個月內給予外用藥物治療的患者;⑥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⑦伴有濕疹等面部皮膚疾病的患者;⑧患有面部銀屑病、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患者。
1.4 方法 對于皮損面積在Ⅲ~Ⅳ級的患者,首先需對其囊腫、積膿皮損進行抽取治療,Ⅱ級患者不需要進行提前處理。研究組患者應用阿達帕林凝膠治療,患者在每晚清潔面部之后,通過外涂的方式將阿達帕林凝膠均勻的涂抹在皮損表面,并進行輕柔按摩,1 次/d,維持治療8 周。對照組患者應用維A 酸乳膏治療,患者在每晚清潔面部之后,通過外涂的方式將維A 酸乳膏均勻的涂抹在皮損表面,并進行輕柔按摩,1 次/d,維持治療8 周。兩組患者用藥期間需注意建立良好的飲食規律,禁刺激性(辛辣等)食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并禁酒禁煙。
1.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5.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治愈:皮損情況(膿皰、粉刺、丘疹、囊腫結節等)消失,皮損面積減少>90%;顯效:皮損情況(膿皰、粉刺、丘疹、囊腫結節等)明顯改善,炎癥損害降低,皮損面積減少61%~90%;有效:皮損情況(膿皰、粉刺、丘疹、囊腫結節等)有所好轉,炎癥損害降低,皮損面積減少20%~60%;無效:皮損情況(膿皰、粉刺、丘疹、囊腫結節等)沒有變化甚至加重,皮損面積減少<2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2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不良反應包括:口干、脫屑、紅斑、皮膚黏膜干燥、瘙癢、燒灼感等。對兩組患者隨訪12 個月,觀察其復發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比較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比較[n(%)]
在我們認知的皮膚科疾病中,痤瘡是其中一種較為常見且多發的疾病,屬于慢性炎性反應的一種,有醫學研究指出,痤瘡的發病主要與毛囊皮脂腺導管出現角化異常、內分泌因素(雄性激素中的睪酮水平升高)、炎癥因子、痤瘡丙酸桿菌侵入感染、飲食(脂肪、糖類、辛辣刺激食物等)、遺傳、免疫以及生活習慣等息息相關[5]。近年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痤瘡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給患者的面部美觀度造成了極大的影響[6]。現階段,臨床治療痤瘡患者的方法較多,比如:藥物治療(口服、外用)、日常護理、維持治療等,不過,療效十分不理想,很容易復發,遠期預后較差[7]。因此,怎樣增強痤瘡患者的治療療效,降低復發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8]。維A 酸乳膏是一種維甲酸類化合物,可有效阻止角質細胞生長,抑制皮脂腺分化、中性粒細胞趨化以及溶酶體釋放,進而避免油脂,減輕上皮細胞角化,防止角質栓塞堵塞毛囊皮脂腺,特別是對于結節囊腫型痤瘡患者,療效明顯[9,10]。不過,有醫學研究資料顯示,維A 酸乳膏在應用后極易出現不良反應,比如:口干、脫屑、皮膚黏膜干燥等,且易復發,遠期預后十分不理想。因此,探尋一種有效且安全的治療痤瘡患者的方法是現在臨床醫師所面臨的嚴峻課題[11-13]。近年來,伴隨著醫學水平的高速發展,醫療技術隨之進一步提升,阿達帕林凝膠應運而生。阿達帕林凝膠屬于第三代維A 酸類外用藥物,阿達帕林凝膠可以促進表皮細胞盡快增殖及分化,通過核轉錄因子BAR-B 聯合RAPt-7 共同介導,進而發揮抗炎特性,改善膿皰等皮損情況,控制皮脂生成,溶解角質、調節表皮細胞,殺滅痤瘡丙酸桿菌,促進細胞更新,抑制痤瘡的形成及加重,并促進皮膚角質層盡快脫落,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有研究資料指出,阿達帕林凝膠比維A 酸乳膏的療效更好,更能改善痤瘡患者的臨床癥狀(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并消除病原菌(痤瘡棒狀桿菌等)的繁殖,調節上皮細胞的分化,安全可靠,療效確切。本文經過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5.38%高于對照組的78.4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痤瘡患者應用阿達帕林凝膠治療,療效顯著,能夠有效修復面部皮損情況,從而加快恢復患者面容美觀的速度。有研究資料指出,阿達帕林凝膠屬于維甲酸類外用藥物,可以明顯降低皮脂腺活性,預防粉刺的形成,且不良反應少,不易復發。本文經過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7.69%、復發率3.08%均低于對照組的21.54%、2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痤瘡患者應用阿達帕林凝膠治療可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并降低復發率,安全性高,可改善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痤瘡患者應用阿達帕林凝膠治療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可有效修復患者的皮損情況,面容美觀度恢復較好,同時能夠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安全性高,且復發率較低,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