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摘 要:書寫習慣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內容,也是小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應該具備的良好習慣。基于書寫習慣的重要性,文章簡要敘述了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優秀書寫習慣的價值,并以從教師自身出發,樹立教師的榜樣地位;從課堂要求出發,規范學生的書寫格式;從課堂訓練出發,糾正學生的書寫動作;從正向激勵出發,增強學生的書寫信心;從家校合作出發,增強學生的書寫效果等方面,對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生書寫習慣的指導策略進行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書寫習慣;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24
在大力提倡學生綜合發展的教育環境中,學生的習慣養成也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指導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策略進行分析,是為了探索培育低年級學生優秀書寫習慣的途徑,抓住學生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使其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鍛煉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能具備良好習慣。下面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形成良好書寫習慣的價值和策略進行探究。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形成良好書寫習慣的價值
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書寫習慣,不僅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還對數學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首先,低年級正是培養學生習慣和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內如果學生能夠養成規范化的書寫習慣,其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就能得到明顯的增強,也有助于提升學生解題的效率和準確率;其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教師會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對他們的書寫方式和方法進行全面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體現學生本位的思想,也能加強數學教學的規范性和流程性,在無形中推動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發展和進步[1]。
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形成良好書寫習慣的策略
(一)從教師自身出發,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
對于身處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教師能從自身出發培養小學生的書寫習慣,就能體現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為了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可以從自身出發規范書寫格式、糾正自身的錯誤書寫動作,使小學生能夠通過模仿和學習教師的書寫方法,掌握正確的書寫技巧,以此增強教師的指導效果。而在現代教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部分數學教師對板書的設計和書寫的重視程度不夠,通常以多媒體手段全程代替教師的板書,既沒有規范板書的格式和內容,也沒有努力提升自身的書寫技能,不僅忽視了板書的教學價值和作用,也忽視了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學生無法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養成優秀的習慣[2]。為了體現教師對小學生的積極影響,教師可以著重鍛煉板書書寫技能,讓學生在觀賞規范化、有序化和條理清晰的板書時,認識到自身在書寫時存在的問題,從而改善字跡潦草、格式不規范等書寫問題。教師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其思維能力才會不斷加強。
(二)從課堂要求出發,規范學生的書寫格式
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課堂環境是培養學生優秀習慣的基礎,如果教師能夠在數學課堂中提出嚴格的書寫要求,那么學生書寫文字、數學公式的格式就能逐漸規范。為了規范小學生的書寫格式,培養低年級小學生正確的書寫方式,教師可以從課堂要求出發,制訂嚴格的制度和規范,讓小學生在制度要求的引領下,學習和掌握規范化的書寫格式。不過,在當前的教學中,雖然部分教師認識到小學生書寫的重要性,也會在課堂教學中提醒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書寫內容,但他們既沒有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書寫要求,也沒有將書寫要求落實到書面制度上,導致隨意性強的問題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對規范書寫格式的重視程度不足,自然難以形成規范化的書寫習慣。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使學生養成規范書寫格式的習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制訂個性化和書面化的書寫要求,讓學生在書寫要求的引領下明確不同數學公式、數學題目的規范化格式,促使他們能夠利用正確的格式解答題目,以此達到規范學生書寫格式、增強其解題效率的目的。
(三)從課堂訓練出發,糾正學生的書寫動作
學生的書寫動作指的是學生在書寫時頭、手、胸口等不同身體部位的動作和形態,如果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正確的書寫動作,其書寫技能和能力就能明顯提高。為了糾正學生的書寫動作,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良習慣,教師可以從課堂訓練出發,針對書寫動作展開專門的培訓,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示范、自主訓練等環節糾正自身的錯誤動作。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為了完成學科教學的任務,往往會以“教師口頭講解+學生練習習題”的方式展開教學,既沒有針對書寫問題開設教學板塊,也沒有集中糾正學生的書寫動作,在無形中縱容了學生的不良習慣,對其后續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提升數學書寫指導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設專門的訓練指導板塊,讓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和反復訓練中掌握書寫竅門,促使學生在書寫時保持“肩平”“胸口距離桌子一拳遠”等動作特征,由此糾正小學生不良的書寫動作和形態,使小學生養成正確的數學書寫習慣[3]。
(四)從正向激勵出發,增強學生的書寫信心
小學生是一個對外在評價和激勵有強烈表現欲的群體,如果教師能夠認識到低年級小學生的這一特征,并將其應用于數學教學中,那么小學生的書寫信心就能增強。因此,為了強化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可以從正向激勵出發,對學生的優勢和進步進行鼓勵,促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不斷提升自信心,并將其轉化為持續努力的動力。但是,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激勵和評價的作用,在課堂中通常會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強硬地讓學生改正,而對學生在書寫方面的進步卻沒有采用針對性的鼓勵對策,在這樣的指導模式下,學生無法準確評估自身的進步,也沒有形成堅定的學習信心。對此,為了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書寫信心,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個性特征的前提下,采用正向激勵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書寫方面的優勢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能夠準確判定自身的進步和努力方向,而在激勵性語言或者肢體動作的影響下,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興趣也會愈發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