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隨著新課改教育觀的不斷深化,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遇到了諸多問題,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與多媒體平臺不斷強化教學內容與方法,加強新型教學技術在幼兒園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故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并結合教學實踐中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探討和研究,希望能夠為幼兒園的教學創新與改革提供經驗意見。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幼兒園;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90
隨著新課改教育觀的不斷深化,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遇到了諸多問題,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與多媒體平臺不斷強化教學內容與方法,加強新型教學技術在幼兒園教學的質量與效率。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現代化教學觀念的不斷加強,促使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現代教育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與高新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全面性、系統性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能夠有效實現對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優化與完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幼兒園課堂生動、形象、趣味性的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交互作用,調動幼兒的直覺感官與認知需求,有效轉變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階段,為幼兒今后的健康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教育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結合幼兒心理與生理上的獨特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幼兒教育的教學效果[1]。一方面,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對創新型教學理念與新型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幼兒教學的內容通過聲音、圖畫、動畫等形式展現給幼兒,有效激發幼兒的感官能力,并將抽象、不易理解的教學內容與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內容,使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與年齡尚小、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較弱的幼兒發展規律相適應,不僅為幼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幼兒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中;還能夠有效沖破傳統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斷豐富教學課堂內容與方法,調動了幼兒的積極參與型與自主創造性。另一方面,通過融合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實現幼兒教學管理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加強情景式教學模式、遠程監控課堂、檔案信息管理平臺與食品安全檢查等,注重對幼兒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加強對教學多元化形勢的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幼兒教學質量[2]。總而言之,新時代背景下,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融入現代教育技術,并對其充分使用發揮其真正價值與積極作用至關重要。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一)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新型教學手段,正逐步走進校園,服務于我國的教育事業。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實踐課中的應用,不僅能夠與幼兒的知識水平與思維方式相契合,還能夠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圖畫、視頻、聲音等,將幼兒教學的內容與教學信息快速、準確地傳遞給幼兒,為幼兒豐富教學知識、開拓知識領域、發掘創造意識提供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具體的課程實踐過程中,應該及時轉變傳統的幼兒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將新型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實踐中,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與網絡途徑,加強幼兒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效果。比如,在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以單一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工具,來吸引幼兒學習集中力,而是通過交互形式的教學模式,培養與鍛煉幼兒自主參與學習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以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對幼兒教育教學的現代化、創新型教學模式[3]。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原本靜止的書本知識與畫面轉變為動態的、形象的、便于理解的視頻、影音形式,給幼兒帶來強烈的感官效果與感官刺激,積極調動幼兒的學習欲望與參與熱情,使幼兒的心理環境與學習環境都處在良好的狀態中。因此,教師在幼兒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努力順應幼兒的發展需求,合理地規劃教學方案,正確運用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制作成相應的PPT課件、MASH動畫等形式,培養與鍛煉幼兒的學習注意力與集中力,有效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
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特殊性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需要采用直接、形象的教學方式展現給幼兒[4]。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滿足這種教學要求,通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新型教學理念與先進教學技術貫穿于教學實踐活動中,能夠很好地實現現代化的教學目標,將幼兒教學的內容與信息以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的形式展示出來,更便于幼兒理解與掌握教學知識,全面開發與促成幼兒的現代信息素養,積極有效地調動幼兒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系統共同參與教學活動,這樣一來,開展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更加符合幼兒的心理與生理發展特征和社會認知發展規律,進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對教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和探索,提升幼兒的主動創造性與自主思考能力,不斷培養幼兒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更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比如,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將音樂教學的內容、試聽以及練唱環節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寓教于樂,寓學于趣”的教學境界。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到幼兒的音樂學習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通過生動、靈活的聲音與動畫,感知藝術的力量與音樂課堂的良好氛圍,不僅使音樂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有效突破教學難點,讓教學實踐過程更加豐富化與趣味化,還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情感抒發,為教師與幼兒創造互相交流與溝通的平臺,讓幼兒了解到更多的國內外音樂藝術作品,不斷提升幼兒對幼兒教學音樂知識的深層認知與感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