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生
純潔的冰雪,倒映藍天白云,激情的邀約,喚醒冬天的感動。北京時間2015年7月31日17時57分,當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宣布“獲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的城市是Beijing”時,現場沸騰了,神州沸騰了,這一刻定格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之前圈內曾傳言,中國首次申辦冬奧有“熱身”之意,享有冰雪之城盛譽的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志在必得。當31日傍晚傳來北京以44票超過40票的阿拉木圖,贏得第24屆冬奧會主辦權時,張家口市數萬民眾立刻涌上街頭,山城頓成歡樂之城,啤酒之城。當晚,10萬份精彩的《張家口日報》號外不期而至,伴隨山城民眾歡慶。至今,這份號外仍受到追捧。當冬奧會臨近的時候,我常常拿出珍藏的《張家口日報》申冬奧成功號外欣賞,為這份帶有冀之光的“新聞名片”而驕傲。
曾幾何時,每當新中國發生重大歷史事件,如“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北京申奧成功”“上海世博會開幕”“神七升空”等,都有精美號外出現。
2015年7月24日,北京冬奧申委代表團踏上申辦征程。7月25日《張家口日報》號外策劃方案分發到相關人員手中。30日,報社領導決定創新表達,將原定4個對開新聞版的號外擴為8個版,編采即刻提速。推號外,是申辦冬奧主辦城市之一張家口媒體的最佳選擇,也是對一家地方黨報的考驗。于是,編輯部前后方密切聯系、組稿、拼版、校對、印刷……每個環節都進入狀態,迎接重大時刻的到來。
31日下午,號外版編采進入最后階段。傍晚,現場直播傳來申冬奧成功的喜訊。顧不上品味成功的歡樂,總編們再次審定一版稿件、照片,指導美編設計版式,視覺中心主任帶領攝影記者緊急從慶祝活動主會場崇禮縣(現為崇禮區)用手機傳回照片,印刷廠師傅們在炎熱的車間揮汗如雨,只等付印版樣的到來。
當晚9點,飄散著墨香的36個版《張家口日報》號外火速出街,報社大部分人員走上大街小巷免費贈發。此刻,距巴赫宣布申冬奧城市產生僅過去3個小時。《張家口日報》號外問世,給市民帶來驚喜,受到熱捧,還得到中央電視臺、光明網等媒體關注,成為河北傳播申冬奧成功的“冀之光”。
從2013年11月3日京張攜手申辦冬奧開始,《張家口日報》從未間斷相關報道。2014年2月27日和28日,報社主要領導帶著激情與理性,率相關部室主任前往北京幾家主要報社,就申奧宣傳、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內容學習交流,收獲了經驗,拓展了思路。之后,一組組策劃見證了張家口市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支持和期待,一篇篇稿件展現了張家口冰雪產業、冰雪運動在張垣大地的發展、壯大,一個個欄目呈現了張家口悠久的歷史文化、獨有的雪上生態資源和綠色發展的前景。這些深度報道不僅為出版號外儲備了大量資料和線索,也奠定了號外的質量、深度和影響力。
張家口有塞外山城之稱,享有中國“長城博物館”的盛譽。《張家口日報》第一時間推出申冬奧成功號外,為山城增加了新的美譽度,冬奧宣傳躍上了新高度。
號外封面設計大氣,冬奧元素和張恒特色強烈。四個版的封套采用銅版紙印刷,封面以中國紅為主打,超大的“號外”兩字位居右上方,中心位置為中國2022冬奧會標志和奧運五環,下方是崇禮皚皚白雪和動感強烈的雪上健兒,底部是陽光下的巍巍長城和醒目的“大好河山”美景。冬奧元素與張家口厚重歷史的有機融合,為這份號外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號外頭版頭條在“京張攜手申冬奧成功”的大標題下,是特派記者發自吉隆坡58個字的精短急電,下方是來自張家口各區慶祝現場的大幅圖片。左上方800字的記者快評“張家口,我為你驕傲”精彩到位,“張家口必將以百倍的豪情為奧林匹克運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寫下光輝篇章”的豪言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號外第2—3版,第6—7版是通版,精心設計了從左上方貫通到右上方的報眉“我們的夢圓了”,在“ 相約2022”主題下,分別圍繞優勢、足跡、機遇、心聲、祝福等五個系列主題深度報道,大氣磅礴,充滿家國情懷。第2—3版的長篇報道“夢想,從這里起航”,不僅展示了張家口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深入解讀了冬奧將為張家口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民生實惠等“紅利”。通版還有反映張家口上下為申冬奧成功付出不懈努力的大事記,有回眸助力申冬奧的系列文化活動等,展現了山城人民對冬奧盛宴的憧憬與希望。這兩個大通版吸引了讀者的眼球,激蕩起燕趙兒女對冬奧會的濃濃情懷。
第4版、5版、8版、9版,有言論,有社區記事,有“洋女婿”的支持,有高端解讀,是通版的延伸。將這份號外8個版展開連接在一起,恰好是一幅中國人民齊心協力辦好冬奧會的最佳宣誓。
號外整體表現形式完美大氣,設計新穎,具有穿透力。設計中,通版底圖均是蒼茫的雪道,直沖而下的矯健身影若隱若現,讓整個版面更富有動感。4個單版的底圖,上方是正在碧藍天空飛翔的飛機,下面是大境門背景下向前奔馳的高鐵,意在傳遞申冬奧成功為張家口騰飛帶來的契機。號外的圖片、標題、字號、版式、顏色極具美感,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張家口日報》第一時間成功出版申冬奧號外,體現了黨報的大局觀,彰顯了貢獻新聞力量的強烈意識。這份對開號外是奧運主題的好創意、好特刊。
據傳,在號外籌備階段,當地一些企事業單位探知后,紛紛表達參與意愿,短短一天多時間內,主動來聯系的單位就達到了28家。這份號外不僅見證、記錄了歷史,也體現了張家口民眾和企業對冬奧會的熱切期盼。
在新時代的關鍵時刻,《張家口日報》筆寫歷史,眼含千秋,把握申辦冬奧成功的重要機遇。一份號外,贏得了讀者、體育工作者、新聞界人士的高度評價,成為中國奧運新聞史上的新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