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科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南街小學,四川大邑 611330
我從教近20年,一直擔任英語教學工作。有些人可能認為我的工作好像跟心理健康教育扯不上關系,但是,孩子的教育無小事,學校教育中,人人都是德育教育的執行者。而我,在自己的課堂中總是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小巽,11 歲,家住我縣山區,曾是我校五年級的一個小男孩,個子偏矮,瘦小,性格外向,能說會道,活動量大。因為曾住讀的原因,家長參與的管教偏少,孩子的聽課習慣和學習能力都較差,往往在課堂上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四處張望,手上的小動作頗多,趁著老師不留神,還會和周邊同學小聲講話,課后的英語讀記任務更不會認真完成。因此,三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他理所當然地排在班級后面幾位。但是,我的心里一直有所不甘,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小巽的眼睛那么透徹,那么明亮,分明告訴我他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呀。三年級下學期開學伊始,我就一直尋找機會能在班上大大地表揚他一下。結果,在一次我教學一個較長的句子時,他竟然第一個跟讀出來,我大吃一驚,隨后帶領全班為他鼓掌。那一刻,他的臉上笑開了花,一節課都坐得端端正正,背挺得直直的,聽課全神貫注。為了讓他不是三分鐘的熱度,下課以后我叮囑他把課文讀熟練,第二天由他帶領全班齊讀。第二天,他果然領讀得很流暢。我再次大大地表揚了他,讓他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找準契機,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引導,不正是“知時節”的“好雨”“當春乃發生”嗎?
其實在我們小學英語課文里,潛藏著很多關于人文關懷、思想浸潤、心理教育的內容,我們的老師只要稍加研究,并適時利用來對學生進行灌輸,就能潛移默化地完成對學生心靈的重塑。
教學《I love you》一課,我讓孩子們替換“mummy”“daddy”為“baby”,讓孩子們明白愛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愛我們,愛是寬容的,是彼此交融的;教學《Animals on the farm》一課,我告訴孩子們:地球是人類、動物和大自然和諧一體的家園,不能濫殺動物,也不能毀壞自然環境;教學《What’s for your breakfast?》一課,我教育孩子們要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維護身體健康;教學《My good friends》一課,我引導孩子們分析怎樣的朋友才算好朋友,教會孩子們珍愛友誼,團結互助;教學《Greeting song》一課,我讓孩子們一定要樂于招呼別人,做有禮貌的好學生;教學《My family tree》一課,我指導孩子們體會家庭帶給人的溫馨,教育他們在家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教學《Seasons and culture》一課,我搜索了世界上具有典型意義的節日,讓孩子們了解、體驗不同的文化,增進孩子們的視野,培養海納百川的氣度……
在日常平實的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地對孩子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長期的思想強化,我們就能達成教育對人的品德塑造。
某學期開學初,因為一位同事的辭職,我中途接手了她任教的兩個班級,其中二班她擔任副班主任,從某種角度講,我覺得這個班應該比另外一個班水平高,習慣好。但是,當我真真正正走進教室,一切設想都被徹底顛覆了。面對孩子們自以為是、唯我獨尊、恣意妄為,優生和差生嚴重分化,兩頭多中間少,個體能力差距大的局面,我頗為失望。與此同時,作為教師的良知告訴我要想盡辦法扭轉形勢,于是,我開始了緩慢且痛苦的嘗試過程。
故事1——走廊上的紙屑
一次衛生檢查我班教室外走廊發現有紙屑一片,全校被點名批評后就是我的英語課。打完上課鈴后,我沒有急于上課,拿眼睛嚴肅地掃過全班四十五個孩子的臉,好些聰明的孩子一下子就明白我的意圖了。有人大膽舉手說,是XX 丟的垃圾。XX 馬上站了起來,淚流滿面,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馬上追問舉手告狀的:你看見了?答:看見了。我再問:班上還有誰看見是他丟的?孩子們中了我的招數,看見的都舉了手。我立刻厲聲質問:你們這么多人都看見了,為什么就沒有一個人主動撿起來或者叫他撿起來?你們置班級集體榮譽而不顧,這是自私自利的行為!課堂沉寂了好一會兒,待孩子們思考完畢,我緊跟著又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
故事2——我就喜歡她
不知為何,小趙一直是班級集體唾棄的對象。一次出完課間操回教室途中,又有人與之發生矛盾,并告到了我這里,經過我妥善的處理,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但是我總覺得有什么還沒有做,于是馬上集合全班在教室里坐下。我問大家:你們覺得楊老師怎么樣?孩子們說了好多我的優點,其中不乏拍馬屁的,我馬上一陣見血地指出:不要把老師說得太完美了,老師也是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比如昨天上課我就把句子順序讀錯了,比如我被氣昏頭的時候把“雷老師”(我把班上幫我收作業的雷xx 叫做“雷老師”)罰站了五分鐘……但是這些都沒有妨礙你們喜歡我,對不對?孩子們點頭。我趁勢說到小趙:我就喜歡小趙,因為全班只有她隨時隨地看見老師都要禮貌地叫“老師好”,只有她會在大家都玩耍的時候還在獨自打掃講桌。孩子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優點是讓我們學習的,而缺點我們可以給別人指出來呀,幫助他們改正,這樣我們才會不斷地趨于完美,也才會收獲更多的朋友。經過我的耐心說教,好些孩子的眼神變得柔和了。
在與孩子們平常的交流和交往中,我總是時刻注意發現“獨明”的一點,進行點撥和指引,讓孩子們學會辨知,學會取舍,自然而然地習得做人的真諦。
行動是最好的榜樣。作為教師,除了要加強對學生的“言傳”,更要注重對學生的“身教”。優秀的教師往往通過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來引領學生,感染學生;而我,雖然離優秀尚有百步之遙,但是也十分注重通過自己的言談舉止和個人修養來對孩子們進行無聲的教育。
“親其師,信其道”,正是由于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讓學生和我的心靈走得這么近,反而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讓我所教的學生能夠在一次次縣市級抽檢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我真心希望通過我的教育,我的孩子們在未來的人生中,能夠取得長足的發展,如那絢爛的芙蓉花,“重錦官城”!
孩子們的童年是詩意的人生,而他們健康心理的塑造是放飛理想的翅膀。就讓我伴隨他們一路賞讀,一路領悟這生命情趣的深刻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