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劉金華
近日,記者在南四湖流域不遠處的山東能源兗州煤業濟寧二號煤礦高鹽廢水綜合處理項目看到,清澈的礦井水從巴歇爾水槽流出,匯成溪流,經過小新河和幸福河,然后經過洸府河濕地再次凈化,流入南四湖水域。
走進該礦高鹽廢水綜合治理項目所在地,偌大的廠房內,一排排設備整齊排列、平穩運行,工作人員卻并沒有多少。處理過的高鹽廢水的實際水質是否達標?筆者在廠房的中控室找到了答案。
“這里是礦高鹽廢水綜合治理項目中控室,可以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通過電腦實時查看進出高鹽廢水的全鹽量、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pH值等各項數據,從而對各車間的智能化設備運行情況進行遠程操作、集控管理,確保礦井水穩定達標排放。”該礦高鹽廢水治理項目運營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縱橫交錯的地下管道,把各個工序的生產廢水和生活廢水匯集到這里,先是進行高鹽廢水預處理,沉淀過濾去除泥沙顆粒物以及部分有機物等,再進行多級深度處理、濃鹽水處理,項目出水水質指標堪比品牌礦泉水。

過濾后的礦井水晶瑩清澈,水質堪比品牌礦泉水

如今,南四湖湖區魚類恢復至近100種、鳥類205種、水生植物78種
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南四湖既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主要調蓄樞紐,也是淮河流域主要蓄滯洪區,承接魯豫蘇皖4省34縣(市、區)3.17萬平方公里范圍的來水。推進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關系到南水北調水質和生態安全,關系到南水北調國家戰略工程實施。
近年來,濟二煤礦牢記“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使命,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投資1.38億元,歷時1年多時間,其間克服環保預警、疫情防控等諸多困難,與施工方成立高鹽廢水治理搶工協調督導組,夜以繼日、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在濟寧地區率先建成投用了一套采用“高效澄清+多介質過濾”工藝,深度處理采取“BWRO反滲透+BWRO/SWRO反滲透+DTRO碟管式反滲透”三級膜濃縮、蒸發結晶采用MVR機械蒸發分鹽工藝的高鹽廢水處理系統。其中,礦井水地面復用系統,處理規模為每日4000立方米,全部循環利用;礦井水深度處理利用、脫鹽與外排,完全達到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1部分南四湖東平湖流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