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創新活力,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
《意見》針對大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面臨的融資難、經驗少、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從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推動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財稅扶持政策、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支持、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轉化、辦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信息服務等八個方面提出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要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鼓勵各類孵化器面向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開放一定比例的免費孵化空間。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應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地方可對高校畢業生到孵化器創業給予租金補貼。各地區、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以及科研儀器、設施等科技創新資源可以面向大學生開放共享,提供低價、優質的專業服務,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行業企業面向大學生發布企業需求清單,引導大學生精準創新創業。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面向高校和大學生發布技術創新需求,開展“揭榜掛帥”。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發布《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決定實施新一輪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計劃每年培訓100萬名創新型、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壯大高水平工程師隊伍,推進分類分層的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體系建設。
記者了解到,該工程聚焦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卡脖子”問題、聚焦高質量發展、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以人才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培養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為重點,主要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大規模知識更新繼續教育。
工程設高級研修、專業技術人員能力提升、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建設四個重點項目。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1年至2020年,我國實施了第一輪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工程實施10年來,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2個重點領域和現代物流、知識產權、食品安全等9個現代服務業領域,累計開展1264.3萬人次的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活動,建設了200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完成每年百萬人次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培訓任務。
“在科創園成立半年多,公司已開展了10余場針對壓鑄工藝設計與仿真應用的技術培訓未來,將繼續為北侖區壓鑄模具企業提供仿真SAAS等相關服務,協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10月11日,寧波九寰適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志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司預計年產值超500萬元。
憑借國內首個聚焦壓鑄模具的自主CAE仿真產品,迅速對接當地產業需求,與寧波北侖區數百家模具企業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適創科技起步快跑,是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園推動“騰籠換鳥”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動呈現。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園區為九勝創新、施捷電子等優質企業擴大場地近2000平方米,預計新增產值3500萬元。
寧波經開區科創園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園內企業科技含量不高、競爭力不強、人氣不旺、部分“僵尸企業”占地不生產等現象,園區分類精準施策,將存量項目進行有序分批次清退,同時盤活現有資源,目前已完成所有企業的排查工作,共清退10家企業。
“園區通過規范項目準入程序,特別加強對項目背景、行業情況、產品技術及團隊情況等方面的調研論證,真正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并符合園區產業導向的項目入駐?!痹撠撠熑私榻B,今年以來,園區還新引進非接觸光纖連接器研發項目、5G產業光電新材料產業化項目、虛擬變電站智能巡檢仿真系統開發等16個項目,預計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
此外,寧波經開區科創園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圍繞存量用地,從房租優惠、創新獎勵等方面加大對符合產業定位、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10月12日,為期4天的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正式開幕。細胞基因治療、AI新藥研發已成為全球新藥研發前沿方向,浦東張江素有中國藥谷之稱,憑借30年生物醫藥產業積累,以科創板、引領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在政策供給、空間載體、企業孵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張江生物醫藥創新指數、張江細胞和基因產業園、AI智藥生態計劃等一系列創新指數及園區規劃首次正式發布。
首個中國自主研發的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拓益?)、首個中國自主研發和首批MAH品種的抗腫瘤新藥呋喹替尼(愛優特?)、首個國產生物類似藥利妥昔單抗(漢利康?)、首個中國CAR-T細胞治療藥物阿基侖賽注射液(奕凱達?)、首個中國1類生物制品CAR-T細胞治療藥物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倍諾達?)……張江是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先行者,始終站在生物醫藥發展的最前沿。
作為張江全球創新發布內容之一,張江集團聯合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等研究編制“張江生物醫藥創新指數”。該指數是張江生物醫藥新起點上的新刻度、新航標,反映上海生物醫藥的新趨勢、新變化。聚焦創新策源、產業引領、生態融合、輻射帶動和國際鏈接“五個力”,從自身進步、全市集聚、全國貢獻和全球參與“四個度”,全方位呈現張江生物醫藥產業成長圖景。
近日,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并明確了未來幾年甘肅科技創新“圖譜”: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省、市、縣三級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分別達2.5%、2%、1%,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32件,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達到388億元,支持骨干企業牽頭組建20個左右企業創新聯合體,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
《規劃》提出,以蘭州市主城區為重點,沿包蘭鐵路、蘭渝鐵路、蘭白高速、蘭海高速、連霍高速等現有交通軸線,建設蘭州市至蘭州新區、白銀市、定西市、臨洮縣、臨夏州“1小時科技創新圈”。
“十四五”時期,甘肅省將以高水平建設蘭州白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支撐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絲綢之路科技走廊建設、支撐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推動現代產業創新集群聯動發展、持續放大科技創新示范區特色優勢6個方面為重點,推動人才、資本、技術與信息等創新要素合理流動,系統打造一批區域創新示范引領高地,帶動全省創新水平整體提升,形成具有甘肅特色的協調互動、優勢互補、科學高效的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
《規劃》首次提出以重點實驗室建設為引領,培育壯大面向未來的戰略科技力量。以中國科學院在甘院所、蘭州大學、中央在甘企事業單位為主要依托,聯合省內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業,爭取部署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載體,夯實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基礎。
10月11日,在全國工商聯和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的2021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峰會暨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上,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21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發明專利榜單和民營企業研發投入前1000家創新狀況報告。
全國工商聯已連續23年開展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今年,在對5785家上年度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基礎上,形成“2021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2021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家”榜單。
“2021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榜單”入圍門檻為上年度研發投入2.37億元。500家企業研發費用總額7429億元,其中,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研發費用1419億元。位列榜單前10的企業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百度公司、京東集團、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為全面反映上規模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狀況,全國工商聯選取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作為樣本,從經營情況、產業和區域分布、專利和標準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