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文

中國花鳥畫歷史悠久,積淀豐厚,在表現題材、章法、風格流派、筆墨意趣等方面都形成了獨具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視覺圖像,其中水墨寫意花鳥畫更是作為花鳥畫藝術的主流,彰顯了鮮明的文化精神。處于新時代的寫意花鳥畫,如何繼承與發揚傳統并從中汲取補益,豐厚的傳統資源又如何在新環境下綿延拓展,成為當下畫家所面臨的新挑戰,亦成為中國畫藝術的新課題。
花鳥畫的發展一方面需要順應傳統學脈,精研經典形制格式,體悟古人筆墨,質沿古意,繼承精粹,另一方面更需要當代畫家有新的探究意識,尤其在藝術形式、藝術語言上要有所拓展和創新,進而達到文變今情、具古以化的境界。就此而言,殷永勝對花鳥畫的藝術探索,在傳承與開拓兩方面同時用力,形成了獨特的筆墨語言,也抒寫出個人的心跡情懷。
殷永勝的花鳥畫,均來自傳統的主題與題材。他用當代人的智慧與心性創造出一個嶄新的藝術世界,以此表達他對當代藝術的理解。殷永勝每于落筆之前,腦海中就已有了一個整體的花鳥自然生命,那是一片由生命意象構成的渾沌,他必于營構和放筆之際去追尋那一團渾沌。那一團激勵著他去表現的渾沌,不僅僅是他的靈魂所在,而且也是世界全部信息錯綜無序的編織,他進入的是花鳥生命存在的整體氛境和氣象。因此,他的作品所表現出的,不是供人辨識的花鳥符號與筆墨程式,而是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本質景觀。
殷永勝以宏觀的視角透視自然,以傳統的方式把握世界,達到了獨特的藝術境界。這種對自然的本質觀與取象造境的整體觀,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藝術方式,也與這個時代的生活情境和現實結構相對應。我們每天面對和接收各種信息,身處一個綜合性的文化空間,欣賞殷永勝的作品,我們無法將其與傳統的、已有的樣式并列起來,因為這些作品展現的是這個時代文化特征的整體形象。
花鳥、山水這一類傳統主題,以“避世”“遠塵”的方式保持著孤獨的姿態,整個中國畫也在堅持以傳統為主的信念中謀求生存。殷永勝的藝術范疇源自傳統,但其筆墨創作和表現出來的氣象卻屬于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