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灝,許鶴齡,呂 紅,陸 兵,舒 君,錢星佳,師董芳,余 靜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太倉市中醫醫院,江蘇 太倉 215400)
更年期女性反復咳嗽是指處于絕經期前后的女性,反復出現咳嗽,以干咳為主,病程多在2 個月以上,夜間及晨起明顯,刺激性氣體及情緒波動可誘發。據報道反復咳嗽在絕經前后諸證中占6.63%[1]。臨床上通常見咳止咳,或從肺、從痰論治,收效甚微,且病情反復,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筆者采用甘麥大棗湯聯合梔子豉湯治療更年期女性慢性咳嗽,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呼吸科門診符合納入標準的更年期女性68 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4 例。治療組年齡45 ~55 歲,平均年齡(50.52±3.49)歲;病程8 ~60 周,平均(28.56±15.94)周。對照組年齡45 ~55 歲,平均年齡(51.12±3.41)歲;病程8 ~60周,平均(29.62±16.27)周。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年齡45 ~55 歲的更年期女性;2)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2]中慢性咳嗽診斷標準;3)臨床資料完整;4)患者依從性好,同意治療方案。
1.3 排除標準 1)有明確病因導致的慢性咳嗽者;2)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3)對本研究中藥處方藥物過敏者;4)不能完成所需檢查項目及在治療過程中不按規定治療,影響療效判定者。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甘麥大棗湯聯合梔子豉湯治療,藥物組成:小麥30 g,炙甘草20 g,大棗20 枚,梔子10 g,淡豆豉10 g。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溫服。對照組給予復方甲氧那明膠囊口服治療(商品名:阿斯美,第一三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33669) 。每次2 粒,每日3 次。以1 周為1個療程,2 組均4 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治療期間禁止使用其他藥物。
1.5 觀察指標 觀察2 組治療前后的咳嗽癥狀改善情況以及服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瘙癢、皮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眩暈、心悸及排尿困難),治療結束后對痊愈、顯效及有效患者隨訪1 個月,比較兩組復發率。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進行癥狀評分。1)咳嗽。重度:嗆咳,干咳,影響休息和睡眠,計3 分;中度:癥狀介于輕度及重度之間,計2 分; 輕度:白天間斷咳嗽,不影響工作、生活,計1 分;正常:無咳嗽,計0 分。2)咯痰。重度:痰黏質稠,難以咯出,計3 分;中度:痰黏質稠,可以咯出少量膠著狀痰液,計2 分;輕度:癥狀介于中度及正常之間,計1 分;正常:無痰,計0 分。3)咽疾。重度:咽干癢,或痛,或灼熱,計3 分;中度:病情介于輕度及重度之間,計2 分;輕度:咽癢欲嗽,程度輕,不影響睡眠或活動,計1 分;正常:無咽癢,計0 分。
1.6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的有關標準擬定。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ASS 23.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和fisher 精確概率法。計量資料組內采用配對樣本的秩和檢驗,組間采用獨立樣本的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治療前后各癥狀積分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治療前后各癥狀積分比較 (n = 34)
2.2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 34) 例(%)
2.3 2 組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不良反應比較 (n = 34) 例(%)
2.4 2 組復發情況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復發情況比較(n = 34) 例
更年期女性作為特殊群體,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現代醫學認為女性更年期時卵巢機能逐 漸衰退,雌激素含量明顯下降,下丘腦—垂體—性腺組成的調節軸改變,導致代謝、精神、內分泌和神經各系統失衡[4]。加之漸增的家庭和社會壓力,更易引發心理和生理上的改變。臨床發現,更年期女性往往會過度關注咳嗽這一事件或有意清喉,而當她們專注于某一事物時咳嗽消失,這被認為是一種心理性咳嗽[5]。《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七任脈虛, 太沖脈衰少,天癸竭, 地道不通”,更年期女性肝腎不足,陰血不能濡養心神,也決定了其這一階段易情志不寧的特點。同時劉完素提出“五志過極皆能化火”,即情志不寧更易化生心火。《醫宗金鑒·訂正金匱要略》又云:“臟,心臟也。心靜則神藏,若為七情所傷,則心不得寧,而神躁擾不寧也。”一方面, 憂思過度,化生心火,灼傷心陰,心陰虧損;另一方面,肝血虧虛,肝氣失和,木枯風盛,上耗肺津,故而熱邪漸盛,壅滯于上焦,氣機不降,不得已向上沖突,引發咳嗽不解,正如《素問·咳論》所論“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本研究采用甘麥大棗湯聯合梔子豉湯治療,效果明顯。甘麥大棗湯養心安神,除煩解郁,補脾和中,柔肝緩急。方中,小麥味甘性涼,“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甘草味甘性平,既可補脾益氣、潤肺止咳,又可緩急止痛、緩和藥性,而大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三藥合用,甘味最濃,緩補之時,滋潤心肺,正可“心火瀉,土氣和,肺臟潤,肝氣調,而病自除。”現代藥理學實驗證實甘麥大棗湯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促進離體平滑肌收縮等作用 ,并且無毒副作用[6-7]。梔子豉湯則由梔子、淡豆豉組成。梔子苦寒,色赤入心,既可清透郁熱,解郁除煩,又可導火下行。淡豆豉泄熱除煩,又可解表。兩藥氣味皆輕,既能清透郁熱,又能和降下氣,故而梔子豉湯除胸膈郁火,解莫名虛煩。現代藥理研究通過對梔子豉湯中有效成分的分析,認為其具有消炎、抗抑郁作用[8],且提出其可通過影響體內雌激素水平發揮作用[9]。兩方合用,“補其不足,泄其有余,調其虛實”,一補一瀉,依據更年期女性所處的特殊階段,針對其慢性咳嗽的特點,治病求本,平衡陰陽,寬胸解郁,安神寧志。
綜上所述,甘麥大棗湯聯合梔子豉湯治療更年期女性慢性咳嗽,與常規化痰止咳藥相比,可更好的改善其生理、心理癥狀,療效顯著,復發率低,不良反應小,具有一定的臨床可行性。本研究還存在觀察療程較短、觀察樣本量較小的問題,有待后期多中心、大樣本實驗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