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歌
(河南省平頂山市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 平頂山 467000)
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為腎內科常見病,病因與藥物、毒物、食物、蟲獸傷中毒等因素有關,其典型癥狀為尿量減少甚至無尿、腎功能下降,可繼發昏迷、感染、呼吸肌麻痹等,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現階段針對毒蜂蜇傷臨床尚無特效藥,若發生ARF需及早清除機體毒素,保護臟器功能,以提高搶救成功率[1]。隨近年來血液凈化技術進步,其在毒蜂蜇傷搶救中得到廣泛應用,能顯著降低蜇傷后病死率[2]。本研究選取我院毒蜂蟄傷所致ARF患者54例,旨在探討雜合式血液凈化對毒蜂蜇傷所致急性腎衰竭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54例毒蜂蜇傷所致急性腎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聯合組,各27例。常規組女11例,男16例;年齡24~62歲,平均(42.87±9.35)歲;基本癥狀:5例急性左心衰、20例發熱、3例休克、9例惡心嘔吐。聯合組女12例,男15例;年齡23~64歲,平均(43.67±10.04)歲;基本癥狀:3例急性左心衰、18例發熱、2例休克、10例惡心嘔吐。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組標準(1)納入標準:經尿液、血液檢查等確診,肌酐(SCr)升高>50%;就診時存在明確毒蜂蜇傷史,部位以雙上肢、軀干、面部為主,部分皮膚出現瘙癢、疼痛、紅腫。(2)排除標準:合并心、肺、肝等器官嚴重病變;既往存在腎臟病史、腎器官損傷史;言語交流障礙、認知障礙。
1.3 治療方法
1.3.1 常規組 給予常規治療,就診后立刻以碳酸氫鈉溶液(10%)清洗傷口,碾碎季德勝蛇藥(國藥準字Z32020048),局部涂抹,同時進行口服治療;以鑷子取出部分殘留毒刺,毒液以吸乳器、火罐吸出,以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時抗過敏,并予以補液、抗感染、抗休克、利尿、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調節等綜合治療;若存在凝血障礙,輸入新鮮血漿;嚴重貧血輸洗滌紅細胞。
1.3.2 聯合組 在常規組基礎上聯合雜合式血液凈化治療,設備:血濾機(德國Braun,Dipact CRRT),聚砜膜血濾器(德國,Freseni us AV600,面積:1.6 m2),樹脂灌流器(珠海健帆,HA330型);血濾器前串聯灌流器,為避免血液稀釋、灌流效率降低,以稀釋方式輸入置換液;血流量:150 ml/min;置換液流量:4 L/h;灌流時間:2 h;1次/24 h,持續5 d。結束灌流后取下灌流器,連續性血液凈化8~10 h,以稀釋方式輸入置換液,5~6 L/h,血流量:200~250 ml/min,8~12 h/次,1次/d,持續10 d。患者病情穩定后,血液透析1次/2 d,至進入多尿期(尿量>2 500 ml/d)。
1.3.3 檢測方法 取5 ml靜脈血,離心10 min,轉速為3 000 r/min,分離,取血清,尿素氮(BUN)水平以酶偶聯速率法測定,SCr水平以肌氨酸氧化酶法測定,儀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AU480);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有關試劑盒由上海萬興生物公司提供。
1.4 療效判定標準 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等恢復正常,臨床體征消失為顯效;臨床體征消失,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等明顯改善,但未恢復至正常為有效;與上述標準不符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BUN、SCr。(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TNF-α、CRP、IL-6。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組總有效率為96.30%,高于常規組的70.37%(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BUN、SCr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BUN、SCr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S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常規組組別 n BUN(mmol/L)治療前 治療后27 27 tP 42.15±5.37 41.23±4.56 0.679 0.500 21.64±3.48*31.34±4.05*9.439<0.001 453.78±62.13 460.22±73.37 0.348 0.729 213.65±37.69*321.86±45.54*9.512<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CRP、TNF-α、IL-6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常規組組別 n 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TNF-α(μg/L)治療前 治療后27 27 tP 246.51±23.35 241.69±20.14 0.812 0.420 92.86±11.42*138.45±13.75*13.254<0.001 4.76±0.58 4.83±0.64 0.421 0.675 2.01±0.37*2.89±0.56*6.813<0.001 145.32±16.24 140.82±17.33 0.985 0.329 61.12±7.84*91.62±8.97*13.303<0.001
黃蜂、蜜蜂、非洲蜂為常見蜇人蜂,其蜂毒成分復雜,進入機體后輕者可引發皮膚疼痛、紅腫,嚴重者可出現ARF、休克、橫紋肌溶解、溶血性貧血等,甚至出現死亡;另外蜂毒還能刺激機體細胞因子釋放、合成,繼而引發各種炎癥反應,進一步損傷組織器官,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3]。因此針對毒蜂蜇傷所致ARF患者,臨床應及時選擇科學有效治療方案,以控制病情,改善預后。
血液灌流為常用中毒搶救方法,可通過吸附作用清除內源性、外源性藥物及毒物、代謝產物,并調節、清除、拮抗氧自由基、內毒素、細胞因子,繼而實現血液凈化,改善臨床癥狀,但單獨應用無法吸附尿素,調節機體電解質、水、酸堿度平衡[4]。而連續性血液凈化應用彌散、吸附、對流原理,能連續性緩慢清除溶質、液體,且容量控制精確、血流動力學穩定,清除血液中免疫因子、中分子毒素、炎癥介質的同時還可糾正酸堿、水及電解質紊亂,穩定機體內環境[5~6]。有報道指出,連續性血液凈化、血液灌流聯合應用可取長補短,彌補血液灌注不足,進一步清除蜂毒及其代謝產物,以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保護臟器功能,改善預后[7]。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96.30%高于常規組70.37%,治療后血清BUN、SCr水平均低于常規組(P<0.05),可見雜合式血液凈化治療毒蜂蜇傷所致ARF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腎功能。TNF-α、CRP、IL-6為重要炎癥介質,其水平變化可反映機體炎癥狀態[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常規組(P<0.05),提示雜合式血液凈化治療毒蜂蜇傷所致ARF能調節炎癥介質水平,改善炎癥狀態。
綜上所述,毒蜂蜇傷所致ARF患者采用雜合式血液凈化治療效果確切,能有效緩解炎癥反應,改善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