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 田宛鑫 王欣宇



【關鍵詞】 離任審計質量; 海洋經濟發展水平; 海洋行政執法水平; 海洋環境治理水平
【中圖分類號】 F23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1)22-0093-07
一、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規劃了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開展路徑。2014年,正式對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開展試點工作,這一行為不僅促進了審計體系的創新,還提高了審計機構的審計能力,提供了標準化的審計行為。近年來,隨著國家海洋經濟政策的提出,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斷增加。海洋資源資產審計是自然資源審計研究的子領域,也是國家資源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監管制度是自然資源改革重點之一,說明黨和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促進海洋資源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的重要舉措,是推動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本文旨在通過探究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完善資源離任審計理論體系,豐富離任審計理論研究的內容,為審計領域的創新提供新思考。
作為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審計質量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各個方面。海洋資源資產的審計還處于調查階段,審計準則、業務流程和技術規范等方面仍存在爭議,且標準并不統一,因此離任審計質量在離任審計體系中沒有成為研究的重點。離任審計質量涉及經濟責任審計、審計政策促進、離任審計環境等方面,因此在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過程中,可通過提高海洋經濟發展水平來加強經濟責任審計,通過提高海洋行政執法水平來嚴把審計質量控制,通過提高海洋環境治理水平來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以達到提升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質量的目的。本文從海洋經濟發展水平、海洋行政執法水平和海洋環境治理水平三方面入手,實證檢驗各影響因素對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質量的影響程度,從而發現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提高離任審計質量、促進海洋資源資產審計的發展尋求科學的路徑。
二、相關文獻綜述
(一)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簡述
國外學者Mahwar等[ 1 ]在海洋生態系統論中闡述了人類行為會直接影響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說明人們應當促進海洋資源合理利用,體現了海洋資源審計的必要性。科斯坦薩的海洋資源價值體系提供了新的海洋資源審計方法,奠定了未來審計價值確認的基礎,更進一步指明了自然資源(海洋資源)資產化管理的道路。Bastiannoni[ 2 ]使用BMI模型引入審計評價指標,對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進行評價,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風險,促進能源系統審計的改革。
目前國內理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關于基礎理論和概念的研究。張晉紅[ 3 ]、陳振華和陳祖英[ 4 ]等大部分學者認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指在領導干部任職管理期間對自然資源績效及環境責任的審查與評估;商思爭等[ 5 ]基于相同的理論研究表明,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對一個區域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海洋資源資產管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及其他職責的履行、審查與監督。二是在審計主體方面,存在“一元主體論”“多元主體論”和“一元為主、多元參與”三種觀點。持“一元主體論”的學者胡文霞[ 6 ]等認為資源環境審計的審計主體是國家審計機關;持“多元主體論”的學者徐超和張雅[ 7 ]等認為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需要立法機關、紀檢監察、組織部門、其他行政機關等主體間的協調配合;持“一元為主、多元參與”的學者蔡春和畢銘悅[ 8 ]認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審計和公眾等主體間的協調配合,發揮國家審計機關統籌兼顧的保障作用和監督作用。三是在審計評價模型構建方面,李博英和尹海濤[ 9 ]、房巧玲和李登輝[ 10 ]等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法、熵權法、層次分析法、環境優值評價等方法,構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評價指標體系,為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提供堅實基礎。
(二)政府審計質量研究簡述
國內外文獻主要從政府審計質量度量和影響政府審計質量因素兩方面進行研究。在政府審計質量度量方面:Copley和Doucet[ 11 ]通過確定是否遵守審計業務政策和法規來評估審計過程的質量,并通過有關審計結果的相關文檔信息來評估審計結果的質量;Ann和William[ 12 ]通過整合現有的審計質量基本定義和審計人員專業能力及獨立性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得出財務報告信息的質量受到審計方的監督影響;李明輝等[ 13 ]研究大量文獻得出,度量審計質量如果只用結果審計質量指標是不夠的,被審計單位等多個因素都影響結果審計質量指標,因此應加入審計過程、審計投入等多個維度對審計質量水平進行綜合考量。在影響政府審計質量因素方面:Melo[ 14 ]調查和研究當地審計機關的結果是,改善審計的法律環境會導致審計職能的提升;Awadallah和Elbayoumi[ 15 ]使用半結構化訪談得知,嚴謹的行業道德規范、流暢的審計程序和專業的審計團隊是保持高水準審計質量的重要因素;Gamayuni[ 16 ]通過結構方程模型法驗證了審計人員專業能力和客觀水平對審計效果具有重大影響;范雪茹等[ 17 ]將28個指標(例如違規金額和勞動力成本)進行量化處理并進行研究,將其分為影響審計報告構成的因素和審計成本相關的因素,回歸分析后結果表明,審計監督力度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程度最強;黃溶冰[ 18 ]從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和工作環境三個方面設計問卷,使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了影響政府審計質量的上述內部因素,同時通過DEA-Tobit模型的構建分析了宏觀環境對政府審計質量的影響。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國內外學者對海洋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相關概念、離任審計內容和現狀以及對策分析等方面已經進行了較為豐富的研究。學者對政府審計質量的研究為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質量的研究提供了參考,以政府審計質量概念為出發點來對離任審計質量進行度量,影響政府審計質量的因素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即審計供給、審計需求和審計環境。但不足的是沒有把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質量單獨提出并進行深入探究,且沒有將海洋資源離任審計與審計質量的關系從多角度出發進行研究探討,同時對審計質量的度量和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較多而實證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