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
摘 要 城市的景觀是體現人民審美和追求的重要載體,有效的反映了一個城市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狀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加強城市的景觀綠化創新,這對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都有著積極推動作用。進行適合的園林建造細節處理,對于園林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針對景觀設計與施工中的細節處理要點進行具體論述。
關鍵詞 景觀設計 施工設計 細節處理
中圖分類號:TU9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0-0023-02
提高城市景觀綠化建設水平需要不斷創新,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城市健康發展添磚加瓦。在建設的過程中,想要真正做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結合,需要不斷提高景觀園林的設計水平和施工質量,以促進城市可持續化發展。景觀設計與工程建設包括綠化、園建等多方面的內容,提高各個環節注重細節的處理能力 ,將有效提升景觀綠化建設水平。
1 景觀設計與施工對于城市建設的重要性
合理科學的景觀設計與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對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效率。城市景觀綠化不僅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防治污染和城市排澇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城市景觀綠化是每一個城市建立綠色生態、整合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并為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工作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會形成大量不易建設利用的場地,通過科學的規劃和設計,這些場地可以成為城市居民健身、休憩、社交的小型游園或綠地。有效整合城市土地資源,提升城市綠化率。近年來,隨著各地政府對基礎建設投入的逐步加大,城市園林綠化面積也隨之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也逐步得到改善,人們在充滿綠色的環境中,身心感到愉悅,幸福指數顯著提高[1]。
在現階段的景觀設計及施工中,不少城市引進了海綿城市理論。使得城市綠地具備滲透、蓄積、凈化、滯留、外排與循環利用功能,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排水系統。在園林景觀建立之前,自然的大規模降水從來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而在高速發展的今天,這些大規模降水也逐漸成為無比珍貴的大自然的禮物。在保護人民財產權益的同時又可以搜集降水,使之進入到自然園林建設中,保證城市的資源循環利用,從而調節生態活動。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環境問題逐漸加重,霧霾、道路揚塵、噪音污染、水污染等給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不良影響。而城市綠化建設能夠有效抑塵降噪、減少風沙、保持水土、截污自凈,并在調節局域小氣候,增加空氣含氧量方面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在進行園林設計施工時妥善運用海綿城市理念,加強施工管理,完善各個施工機制,政府應積極配合,加強生態系統的建設,充分發揮景觀設計對城市的作用[2]。
2 景觀設計及施工應遵循的原則
2.1 因地制宜
景觀綠化的設計與施工必須要在充分調研的前提下進行。在設計施工前充分了解場地區位、地形地貌、土壤條件、地質情況、交通網絡、歷史文化、水文氣候、建設背景等各類影響因子。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條件,解決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針對范圍內的具體環境問題做出合理的建設,避免建設資金的浪費并減少后期管理和維護成本。做出的成果需要與場地深度融合,避免與城市個性脫節,缺乏地方特色。
2.2 生態優先原則
景觀設計與施工需要做到自然優先,不搞大拆大建,盡量利用原始場地上的植被。充分調查場地及周圍環境植被狀況和歷史植被分布,種植切合當地自然條件的苗木,并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實現生物多樣性和景觀的持續性[3]。
2.3 統籌規劃及前瞻性原則
在進行景觀園林的統籌規劃時,要針對城市的各個布局進行設計區域劃分,將不同部門進行責任的明確劃分,避免在進行景觀園林施工時對城市居民造成影響。同時還要具備低開發、低投入的前瞻性原則,避免在工程建設中造成資源的浪費。[4]
3 景觀設計與施工的細節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施工設計不合理
在風景園林的建造過程中,園林的質量與美觀度多半是由施工單位的水平決定的。要不斷提高施工單位的整體素質,才能確保園林景觀的美觀性。在傳統的風景園林施工過程中,有些施工單位的建設理念較為落后,在建設園林施工過程中沒有提前的規劃設計,往往施工的最終效果欠佳,建設施工匆忙,不能體現風景園林設計的最好效果,對其他園林建設的施工也起不到很好的引導促進作用。各個部門之間不能做好充分的銜接,建設施工帶有間斷性,從而影響整體風景園林的美觀[5]。
3.2 人員專業度較低
在園林景觀的施工中,由于園林環境的復雜程度較高,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也相對較高。風景園林的種類繁多,施工人員應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的知識。目前,在園林建設的大環境中,缺乏技術型的專業人員。許多園林建筑人員對專業知識儲備匱乏,又缺乏專業的指導人員,使得最終呈現的藝術園林景觀缺乏整體性與藝術感。園林的建筑方式與環境不相符,對于融入環境中表現得相對突兀,又缺乏大氣感,大大降低了欣賞風景園林的體驗感,不符合現代社會設計的要求[6]。
3.3 相關管理體制不完整造價成本高
在園林景觀施工的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是常有發生的事。尤其是對于園林圖紙的變化,更是為園林施工增添了許多不利因素。絕大多數的原因是因為施工的設計部門對現場的地形地貌勘察不徹底,導致設計方案變更、材料短缺或材料變更,使植被的選取不適合現場的土壤,從而導致成本的浪費,也造成了不能如約完成工期。
4 完善景觀設計與施工的細節處理的相應對策
4.1 因地制宜的開展景觀設計與施工的地點選擇
近些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同時人們對于景觀園林的需求也逐漸增強,國家大力推崇可持續發展,使園林設計與之完美結合。得到的效益非常可觀,使人們的生活舒適化便捷化,增加人民的高度幸福感。為了更高效地建立城市體系,應有規劃的做出具體的實行方案,針對范圍內的不同環境問題選取不同的植被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浪費建設材料與人力物力,與生態環境緊密結合,因地制宜的選取不同的植被,提高植被的有效利用率。
植物品種的選擇是施工過程中的重難點之一。各種植被的特點應一一掌握,還要在此基礎上選取帶有適合景觀特點的植被。除了需要較強的適應能力外,還需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觀,保證其視覺上的藝術享受。植被的選取要多種多樣,使之能夠表達園林景觀的精致感。同時,還可以對植被搭配進行創新,從而凸顯園林景觀的特色。注重植物搭配的生物合理性,最大程度地避免人為對園林藝術的破壞。在空間的規劃中也要充分滿足其合理性,保證美觀的同時保證其空間層次感[7]。
4.2 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
園林的綠化不僅僅依靠客觀材料的完美,還在于設計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設計施工人員要具有創新性思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散思維,避免走進思想盲區,產生不必要的誤區和浪費。其次,設計人員要增強其自身的專業性,進行有規劃的正規培訓,熟練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再次,設計人員要積極主動地進入現場檢測勘驗,使園林的施工管理數據更加準確,提高其工作質量[8]。
在長久發展的園林建設中,園林的施工與設計被分開成兩種不同形式的施工工程,在這樣的制度在園林的工程建設缺少主體性,最終形成的方案與設計的方案存在天壤之別。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采取設計施工一體的模式,增強內部的協調性,使承包商對設計方案進行主動的優化負責,保證園林施工的質量,使園林綠化更加生動形象,建造出美輪美奐的園林作品。
4.3 健全管理制度,保證景觀綠化質量
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健全人員分配機制,建立科學的管理方式,才能確保工作的準確性。建設風景園林需要不斷優化創新,使園林的施工建設效果達到優秀。要重視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對于園林的設計概念、設計思想進行深入的分析,不斷優化創新,并進行分組的討論,商議出最優結果。保證園林施工理念的合理性可行性,使設計思想對于園林施工具有針對性[9]。
在園林的施工中,應把安全監控作為施工的首位,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安全施工是產生經濟效益的保障。因此,在園林建設中,領導要督促員工加強安全意識,不得忽視任何危害生命的現象。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安全保障組織,做到專管成線。建立安全保障規范制度,如安全教育制度等。
5 結語
景觀設計與施工中嚴格遵循因地制宜、生態優先以及統籌規劃的原則,并在設計與施工中充分考慮細節的處理,針對遇到的問題,實施相應的對策。對于促進城市建設與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生態系統良性發展,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勝.淺析園林施工與設計細節處理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01):107.
[2] 陳飛.淺析細節處理在園林施工規劃與施工中的應用[J].居舍,2020(08):123.
[3] 劉斌.景觀設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探析[J].廣西教育,2016 (19):166-167,187.
[4] 彭曉丹.新形勢下關于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改革的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5(12):54-55.
[5] 李士青,楊婉.數字媒體藝術在建筑景觀設計中的實踐研究[J].藝術科技,2017(05):313.
[6] 孫慧敏.地域文化視角下鄉村民宿景觀設計研究[J].西部皮革,2021(02):143-144.
[7] 桂超.基于地域特色的鄉村景觀設計芻議[J].產業科技創新,2020(27):10-11.
[8] 段春晶,杜傳亮.淺析房地產景觀設計全程化管理[J].廣東園林,2014(02):75-77.
[9] 孔慶君.公共景觀設計[J].藝術百家,2020(0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