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興南
摘 ?要:目的 ?探究無償獻血中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對獻血風險控制的影響。方法 ?對2019年1月~2020年5月曲靖市中心血站200例無償獻血者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依據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結果將獻血者分為合格組與不合格組各100例,對不合格血液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與不合格組相比,合格組乳糜血、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陽性率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梅毒(TP)、丙型肝炎抗體(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抗-HCV)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特異性抗體(HIV specific antibody,抗-HIV)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無償獻血中開展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有助于提高獻血質量,降低血液報廢率及控制獻血風險等,保障獻血者與受血者安全,值得應用。
關鍵詞:無償獻血;健康征詢;一般體格檢查;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R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2-0194-02
當患者出現外傷性大出血、消化道出血、產后大出血及嚴重燒傷、血液病等疾病時,需要依靠輸血救治挽救生命。而血液無法人工制造或用其他物品代替,只能依靠健康人群無償獻血來獲取,這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因此,對于獻血者的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特別是出于利他主義精神的自愿無償獻血者對于自身健康與生活史的誠信回顧,是安全血液來源最有效的保障。無償獻血有其標準,包括健康征詢、一般體格檢查、獻血前快檢及血液檢測,若獻血者有高危行為(靜脈藥癮史、男男性行為等)或器質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則不能獻血[1]。為提升血液質量,降低獻血風險事件發生,在獻血前應進行相關排查以確保血液合格。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是判斷血液質量的首要關口,對于提高獻血質量,降低血液報廢率及控制獻血者風險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就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效果展開探究,以下為具體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9年1月~2020年5月曲靖市中心血站200例無償獻血者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依據健康征詢、一般體格檢查及獻血前快檢結果將獻血者分為合格組與不合格組各100例。合格組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為20~49歲,平均年齡為(32.41±3.68)歲。不合格組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齡為21~50歲,平均年齡為(32.37±3.7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本研究入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符合獻血前健康征詢、一般體格檢查及獻血前快檢標準。
排除標準:①認知障礙者;②暫緩獻血情況;③不能獻血情況。
1.3 ?方法
對200例獻血者進行健康征詢與一般體格檢查;獻血前快檢與血液檢測后統計,具體包括:①基礎信息了解。向獻血者發放知情同意及健康狀況征詢表,內容為獻血前應知內容、獻血前健康征詢(包括病史、家族史、健康史、接種史、傳染病史、旅行史以及生活習慣等)、獻血者登記表、獻血者知情同意、獻血前檢查等,獻血者需如實填寫征詢表格內容,收集征詢表格、詢問、檢查、分析獻血者是否適合獻血,分清可以獻血、暫緩獻血及不宜獻血類型。健康征詢需注意了解獻血當時至3年內的狀況。②體格檢查。若滿足健康征詢要求,進行一般體檢以分析其身體狀況是否能滿足本次獻血。在一般體格檢查中,測量獻血者體重、血壓、體溫、身體等指標,觀察面色、神態,詢問獻血史、飲食、休息的情況、檢查皮膚鞏膜、四肢關節、靜脈穿刺部位狀況等。要注重對獻血者隱私的保護,做好獻血前告知及知情同意,遵循自愿參加獻血,重視與獻血者溝通和綜合評估。對少數健康人員獻血過程中可能出現頭暈、心慌、出汗、暈厥等獻血反應,護理人員應提前向獻血者說明這屬于正常情況,做好心理安慰,讓其不要過于擔心,確保獻血順利進行。③獻血前血液快檢、血液采集及血液復檢后統計。采集獻血者無名指血液,確定其血型。對獻血者乳糜血、Hb、ALT及HBsAg進行初步篩查,不合格者暫緩獻血或不能獻血。遵守無菌操作,做好獻血者手臂清潔消毒,若手臂不潔或消毒不嚴很容易引發穿刺部位感染和血液污染。用于臨床的血液應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嚴格的檢測,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TP、HBsAg、抗-HCV及抗-HIV情況,檢查結果呈陽性則表示血液不合格。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降低人工失誤率。由兩組不同檢測人員使用兩種不同廠家試劑盒進行復檢,兩次檢測結果均為陽性則確定檢查結果為陽性,若只有一次結果為陽性需使用同種試劑做雙孔復試。最后針對HBsAg、抗-HCV及抗-HIV再進行1次檢測。獻血完成后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 min,用彈力繃帶包扎,防止皮下血腫發生。告知獻血者24 h內不要用水浸潤穿刺部位,防止感染。囑獻血者休息10~15 min,若獻血后存在明顯不適或獻血反應,按相關程序處理。
1.4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獻血者血液不合格情況,乳糜血、Hb、ALT、HBsAg、TP、抗-HCV及抗-HIV呈陽性則表示血液不合格。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或組內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或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與不合格組相比,合格組乳糜血、Hb、ALT及HBsAg陽性率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P、抗-HCV及抗-HIV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血站屬于社會公益性衛生機構,其通過對無償獻血者的血液進行制備、檢測來為醫院提供合格血液,安全的血液可以挽救生命,不安全的血液卻會危及生命。自1998年10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以來,隨著獻血知識的普及,無償獻血者逐漸增多,無償獻血工作在管理方面也已經規范化、法制化,而且形成了完善的采供血制度[2]。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量占自身體質量的7%~8%,而每次獻血僅需200~400 mL,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適當獻血還能改善血液黏稠度,這有利于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獻血會暫時引起血容量減少,此時人體骨髓造血系統受到刺激后,會促進血液再生,增強造血功能。定期獻血還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獻血者的血液質量與受血者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公民在獻血時應經過嚴格的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只有檢查合格才能進行獻血。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可有效排查出血液安全潛在風險,提高獻血質量,降低血液報廢率,預防因血液質量不佳及獻血不良反應而引發的獻血者風險事件[3]。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是對獻血者身體狀況的初步判斷,若發現其存在健康問題,可指導獻血者前往醫院進行診斷治療,實現疾病的早期防治。由此可見,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不僅能為醫院提供高質量血液,也能早期發現獻血者的健康問題。當然,健康征詢結果及一般體格檢查只能作為初步篩查標準,要判斷獻血者是否符合條件,初檢合格的血液需再次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嚴格的血液檢測,從而獲得高質量及合格的血液,只有血液檢測合格,才能保障血液安全性[4-5]。本次研究對200例無償獻血者進行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后,合格組乳糜血、Hb、ALT及HBsAg陽性率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是判斷血液質量的首要關口,可有效排除血液不合格獻血者,對于提高獻血質量,控制獻血者風險事件發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上,在無償獻血中進行健康征詢及一般體格檢查可降低血液報廢率,提升獻血風險控制效果,為醫院提供更優質的血液,保障獻血者及受血者安全,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軍,任玉哲.預約獻血模式對單采血小板獻血者初篩合格率的影響[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19(5):436-438.
[2]靳花,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在無償獻血中的重要性[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0):13831-13831.
[3]李靜,楊天富.大理地區無償獻血者獻血前檢查初篩情況分析[J].人人健康,2020,19(11):259-260.
[4]王倩倩,安娜,付曉青.無償獻血中體格檢查和健康征詢的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2):27.
[5]韓瓊,盧艾鵬.健康征詢和體格檢查對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