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克偉
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患有原發性肝癌情況下,治療采取三維重建術結合腹腔鏡肝切除術的療效觀察,主要從患者肝功能指標分析。方法:擲硬幣將我院46例患者分組,為對照組患者實施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三維重建術。結果:通過對比治療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標,發現觀察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總膽紅素(TBi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皆小于對照組,白蛋白(ALB)指標大于對照組,總體肝功能指標表現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原發性肝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希望有更有效的疾病治療效果,為響應患者需求,本院研究三維重建術結合腹腔鏡肝切除術在治療此疾病后的具體療效,發現治療效果較好,有極大研究意義。
關鍵詞:三維重建術;腹腔鏡肝切除術;原發性肝癌;肝功能指標
【中圖分類號】R735.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9--01
原發性肝癌是現如今常見腫瘤疾病之一,此疾病易發于45歲左右男性人群[1]。關于此疾病的患病誘因,常見:肝臟類疾病患病導致和藥物誘導等。當診斷為此疾病時,醫院常采用的治療有:手術、放射、化學、生物、中醫等治療途徑[2]。本文主要研究手術治療中三維重建術結合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此疾病,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年限:2019年3月-2021年5月。選取疾病:原發性肝癌。選取例數:46例。分組方法:擲硬幣法。對照組(23例):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有6例;年齡最大為歲69歲,最小為42歲,平均(51.21±2.42)歲。觀察組(23例):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有5例;年齡最大為歲64歲,最小為41歲,平均(47.03±2.08)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單一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患者,觀察組另外增加三維重建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評定:分析患者體內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總膽紅素(TBi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白蛋白(ALB)四種指標含量,前三種指標越低患者肝功能情況越好,白蛋白指標越高患者肝功能表現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治療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標,ALT、TBiL、AST、ALB指標單位分別為(U/L)、(μmol/L)、(U/L)、(g/L)。觀察組各指標表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05)。
治療前,對照組(共23例病患)ALT、TBiL、AST、ALB各(39.83±5.47)、(19.17±2.21)、(43.25±2.46)、(38.17±1.21);觀察組(共23例病患)各指標為(40.14±5.29)、(19.44±2.38)、(43.11±2.19)、(38.45±1.33),水平無顯著差異(t=0.195,p=0.423;t=0.399,p=0.346;t=0.204,p=0.420;t=0.747,p=0.230)。
治療一周后,對照組(共23例病患)ALT、TBiL、AST、ALB各(18.54±3.67)、(8.75±1.97)、(36.54±1.69)、(47.37±2.13);觀察組(共23例病患)各指標為(11.28±2.13)、(6.01±1.46)、(29.64±1.48)、(53.94±2.71),水平無顯著差異(t=8.205,p=0.000;t=5.359,p=0.000;t=14.731,p=0.000;t=9.141,p=0.000)。
對比組內差異,對照組治療前后差異顯著(t=15.501,p=0.000;t=16.879,p=0.000;t=10.782,p=0.000;t=18.011,p=0.000);觀察組治療前后差異顯著(t=24.270,p=0.000;t=23.068,p=0.000;t=24.440,p=0.000;t=24.608,p=0.000)。
3 討論
原發性肝癌疾病在患者患病癥狀方面,常表現為體內肝區持續型疼痛等;另外也會有出血和炎癥反應導致嘔吐、食欲減退等情況出現;當疾病趨于嚴重后,患者體內會出現癌細胞轉移情況,身體不適感更加嚴重[3]。所以日常生活中人們若出現身體不適,尤其自身屬于此類疾病易發人群之一,要及時就醫不可拖延病情。當診斷為此疾病時,患者需保持平穩的心情,相信醫生,積極治療。
三維重建術是將科學技術應用于醫療行業,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人體內部出現病癥,想要手術治療依靠醫生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此技術是以軟件的造影、旋轉及放大功能輔助醫生,實現對患者體內病灶清晰觀測。應用于原發性肝癌患者治療中,醫生可對患者的腫瘤情況及周邊血管一目了然,極大的降低血管損傷率,保證有準備的以更優方案為患者開展治療。
腹腔鏡肝切除術是在傳統手術治療發展中發現的更優治療技術,具有明顯的微創性,患者經此治療后,術后恢復較快,相比傳統手術患者期間遭受的痛苦較少和治療時間較短,且治療較徹底。治療步驟主要是:讓患者保持平躺姿勢,醫生將腹腔鏡探入患者體內,利用三維重建術分析患者腫瘤情況,確定保持計劃好的手術方案,游離患者肝臟,切除病灶。切除后出血多情況要注意及時止血并仔細縫合。本文各指標證實,聯合兩種技術開展原發性肝癌治療,診斷治療后患者肝功能指標,與單一腹腔鏡肝切除術對比,發現ALT、TBiL、AST、ALB這四種常規診斷指標皆優于對照組(p<0.005)。綜上所述,科技不斷進步,醫療行業要善于接受新型技術,三維重建術結合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原發性肝癌便是醫療行業一大進步,在治療療效方面也不負眾望,可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蔣兆榮. 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 2019, 014(036):124-126.
[2]賈萌. 三維重建技術聯合腹腔鏡精準肝切除術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 肝膽外科雜志, 2017, 25(002):115-117.
[3]宋德財. 三維重建技術聯合腹腔鏡精準肝切除術用于原發性肝癌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保健營養, 2020, 030(02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