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庭,孫海濱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在安置房中,景觀是住宅小區的組成部分,只有好的室外景觀規劃設計才可以讓居民回歸自然,與大自然更加親密,享受更好的環境、工作與生活。本文對安置房住宅小區室外景觀規劃設計的概念和原則進行探討,了解室外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內容,分析室外景觀規劃設計的具體內容,明確居民需要什么樣的室外景觀設計,從而在小區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以居民的需求作為設計的出發點,使室外景觀為居民所接納、所喜歡,更能便利其生活與工作。
住宅小區室外景觀設計主要指的是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土地,其既與自然環境有關,又與建筑環境有關,是對二者進行規劃、分析,其包括公共空間、景觀改造等。小區的景觀設計具有更強的能動性,其主要來源于人類的能動行為。從宏觀的角度看,小區的景觀規劃設計是對小區的環境進行設計,也是對小區未來的美好暢想,是對土地進行規劃和對資源進行管理的行為和過程。從微觀角度看,小區景觀規劃設計是指在小區的某片區域內,對周邊的環境進行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創造各種各樣的景物,使其既可以被欣賞,又具有社會文化內涵。具體來說,小區景觀規劃設計主要是指在小區內部,對其中的土地進行合理安排,將景觀進行組合和布局,使其具有更強的藝術性以及可欣賞價值。
1)住宅小區是居民每天活動的場所,也是居民的生活空間。小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其中既有打發時間的娛樂活動,也有滿足人際溝通的交流活動,這些都需在特定的場所中進行。為了加強居民的日常交流,使其交流更加便利,需要提供良好的環境設施和場所。住宅小區室外景觀設計的合理性影響著人們利用空間進行交往的效果。
2)在小區景觀設計過程中,基于整體視角,景觀設計應具有創新大膽、層次分明、立意準確等特點。
3)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應合理布局,并基于社會需求,從多個角度進行考量,使其盡可能趨于平衡狀態。此外,應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布局疏密適當,以利于建筑群之間的互助共存,使環境容量得到提升。
4)在室外景觀設計中,需要注意各方面內容,包括消防設計等,使其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5)景觀設計應注重植物的多樣性,在對植物進行組合的過程中,盡可能充分體現生物的多樣性,以促進生態的良性循環,從而保持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發展。
6)室外景觀設計應重視無障礙設計,比如對主要景觀節點處、商業街等進行無障礙通行設計,使其能滿足相關要求。
在安置房室外景觀設計中,植物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植物設計應從整體視角出發,使其具有豎向景觀層次性和空間圍合感。在配植大喬木時,應注重大喬木具有合理的規格,除非有特殊情況,不然沒有必要種植規格較大的樹種,同時大喬木的數量應適度,不可過多。亞喬木則與之相反,在植被綠化設計中可以設計更多的亞喬木數量和更大規格的亞喬木,在此過程中應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植物種植層次如下:落葉喬木層→常綠喬木層→開花喬木層→亞喬木層→球類植物層→草坪。每層都應種植合適的植物,從而達到高低有致、移步異景。在種植植物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好植物與地下管線的關系。植物應該選擇常規樹種,同時應根據當地的土壤條件及氣候情況,選擇適合當地的樹物。灌木的種植,應重視品種,選擇存活率較高的品種,如紅花繼木、夏娟等。將品種數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不可過多。灌木的搭配應層次分明和整齊。在通常情況下,有些植被不建議大面積種植,如錦帶花、積萱草等。合理把控灌木的規格,堅持以市場常見規格為主。為了使大苗具有更高的成活率,應使樹木苗池的泥球與胸徑成正比例關系以確保泥球可以放入樹池中,同時,圓形樹池間距≥2.6m,方形樹池間距≥2.0m。
景觀照明在室外景觀規劃設計中十分重要。隨著景觀照明行業的快速發展,景觀照明工程規模不斷擴大(見圖1),住宅室外景觀照明有較強的升級改造需求。景觀照明設計應注重照明系統的美觀、實用、合理、節能。庭院燈的設計應合理把控其高度,通常為3.5~10.0m,燈與燈之間的距離應為20m,主要使用LED,通常將其設置在景觀節點、單元入戶口、小區出入口等處,此外還有水景燈、特色景觀柱頭燈和照樹燈3類燈具十分重要。通常情況下,這3類燈具設置在主要景觀節點和出入口處。燈具不可隨意選擇,而應參考小區景觀的主題風格,選擇與其風格一致的燈具。同時,不可選用十分炫目的燈具,而應選擇光線柔和的燈具,符合照度要求,主要以LED光源為主。

圖1 我國景觀照明增長規模數據
住宅小區室外架空景觀的地面設計應采用地磚鋪裝或者使用防滑的花崗巖,合理搭配圖案并鑲邊,使其既有變化,又成體系。在通常的情況下,鋪裝厚度約為25mm。內墻面和棚頂,不同高度的墻面使用的涂料不同,頂棚和上部墻面主要使用外墻涂料,地面到墻面以上1.5m的墻面應使用仿花崗巖漆,頂棚局部管線外漏區域應設置相應的吊頂,墻面有立管外漏的部分應使用復合板將其外包,但不可以完全包住,應該設檢查孔以方便檢修。
小區主要入口的設計,具有鮮明的主題,具有突出的亮點,且應將小區銘牌設置在十分醒目的地方。對于入口處道閘和崗亭應合理布置,使人與車可以更好地分流。單獨設計崗亭,應與景觀和建筑風格相似。主路口車行道區域可以使用彩色瀝青,使主題更加豐富。對于一些較為開闊的入口廣場,應進行高差處理,使其良好的視覺效果。在園路、架空層等位置應合理配置路障石等,充分利用景觀小品,使室外空間更豐富。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滿足居民的多種需求,如健身、交流等。因地制宜,景觀設計充分考慮室外公共空間和架空層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布置。為了使入口處可欣賞性更強,環境更加美觀,可以設置硬質水景等,在設計過程中,一方面使其符合安全要求,同時注重干濕兩用,只用小型水景,盡可能不用或少用大型水景。
人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主角,更是環境的主體。人離不開環境,而環境也為人服務。幽靜美麗的環境可使人們得到更好的視覺感受,舒適感也更強,使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無論小區具有多高的現代化程度,從本質來說都依托大地,與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安置房小區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加強景觀設計,為居民提供更加舒適的外部環境空間,使其更好地居住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