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主席的《卜算子·詠梅》這首詩,以梅言志,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梅花雖然俏麗,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為了向人們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等到百花盛開的時候,她將會感到無比欣慰——這不正是共產黨人博大胸懷的真實寫照嗎?正是因為有著千千萬萬“俏也不爭春”的共產黨人不圖名利、甘當配角、默默奉獻,才迎來“山花爛漫”的好時代。共產黨員、退休干部、中國公關特別貢獻人物、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忠富就是其中的一個。
吳忠富退休前身兼多職,他是駐馬店日報社社長助理、編委委員、經管委委員、報紙質量總監、高級編輯、首席攝影記者、教育周刊主編。他先后在省級以上媒體發表作品數千幅,其中獲獎數百幅 ;他著書立說,編著出版有《跋涉在新聞光影世界里》、《轉動金錢的魔方》、《大地·生活》、《大地的回聲》和《大地的記憶》等個人文集和攝影作品集;他用“第三只眼睛”審視著大地滄桑、記錄著人寰嬗變;他用28萬張珍貴的膠片記錄駐馬店市改革開放歷史,留下洋洋萬言的“視覺傳記”;他退休后,仍然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默默無聞地在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一干就是十年。作為有著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在退休之后充分發揮余熱,做到了退休不退步,離崗不離黨,在方興未艾的公共關系事業中,續寫著人生新篇章。
2011年,根據上級的指示精神和駐馬店市的發展需要,吳忠富協助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煥庭和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執行會長、市二屆政協副主席閆超發起成立了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通過領導的影響力,廣泛吸收行政機關、教育、文化、媒體記者、攝影家協會會員參加,不斷壯大充實協會會員隊伍。吳忠富擔任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和法定代表人職務,成為協會的“管家”。在創會之初經驗不足、人才匱乏、經費緊張的困難時期,他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為協會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為協會秘書長,吳忠富主動擔當協會領導的參謀和助手,創造性地落實會長辦公會或理事會的各項決議,舉辦各種論壇和培訓;經常走出去考察、學習、研討、交流,促進會員間的橫向聯合;創建協會網站,為會員提供政策、法律、宣傳服務。在會長確立的“整合公關資源,搭建合作平臺,弘揚民族文化,擴大信息交流,反映行業訴求,政府決策智庫,化解公關危機,構建和諧杜會”辦會宗旨和“開門辦會、服務立會、活動興會”的12宇辦會方針,本著“傳播、溝通、和諧、共贏”的指導思想,史無前例地將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各項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吸引了全國多地公共關系協會或商會前來考察、學習,尋求合作。
在搜集、整理、編輯、出版《駐馬店籍在外人士名錄》和《駐馬店市抗擊“非典”勝利十周年》大型畫冊中,為節約開支,他親自設計、編排、校對,奮戰數十個日日夜夜沒有索取任何補助或勞務費;2015年,為配合黨和國家隆重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協會領導積極整合了社會資源,拍攝了青少年勵志寬銀幕電彯《少年楊靖宇》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鄉韻·鄉魂·絲弦道》四集紀錄電視片。吳忠富分別在這些影片的攝制中承擔了策劃、劇務、攝影、劇照、航拍等多項任務,也未領取過分文報酬。就這樣,在協會成立以來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像退休前那樣風雨無阻按時上下班,沒有因私花過協會的一分錢。有人疑懷不解地問:“無利不起早,你是為了啥?”吳忠富聽罷哈哈一笑說:“為了退休不閑著,為了人生價值的最大化!”當有人伸出拇指夸贊他的時候,他總是認真地說:“沒有公共關系協會這個平臺,就沒有我退休后的有所作為。是協會會長和執行會長他們給我創造了難得的機會和寬松的工作環境,我才能干好自己想干的事。”
十多年來,在協會領導給搭建的公共關系舞臺上,他帶領秘書處一班人,艱苦奮斗勤儉辦會,協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還先后承辦了大型圖片展覽《駐馬店市艾防十年紀實展》;促成了駐馬店市與澳大利亞塔斯瑪尼亞州首府霍巴特市締結為友好城市的意向;協會與澳大利亞中華商會締結為友好協會;為駐馬店市舉辦的“全國農產品貿易洽談會”引來了一批澳大利亞客商,填補了往屆“全國農洽會”澳洲客商為零的空白……
在上級有關部門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協會會長們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會員的不懈努力,駐馬店市公共關系協會在全國率先進入“AAAAA”級公關協會行列,多次榮獲全國、省、市“先進社會組織”、“行業自律與誠信創建先進單位”、中國“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公關組織”等稱號。吳忠富本人也獲得了“第二屆最美公關奉獻人物”、“河南省公共關系先進人物 ”、“中國公關特別貢獻獎 ”等諸多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