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倩
摘要: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程凝結了眾多優秀的文化藝術,在諸多文化藝術當中,古詩詞作為至關重要的部分而存在。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對高校學科建制進行分析后指出,古典詩詞與政治思想教育在教學目的等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盡管這二者屬于不同的學科領域,但是他們展現出來的思想教育目的都存在異曲同工之妙。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迫在眉睫,將古典詩詞引入其中不僅能夠保障教育內容的豐富性,而且對于大學生創造力的提升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這一方式能夠讓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到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魅力,對于文化自信的強化意義重大。充分發揮古詩詞的教育作用能夠讓大學生勇于擔當時代使命,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關鍵詞 :古典詩詞,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分析
一、古典詩詞對思政教育中文化傳承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標識,在國際上也具有崇高的地位。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國家為了能夠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的先進作用,通過頒布《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一意見要求將傳統文化引入教育工作過程當中。[1]
中華民族的古典詩詞文化具備悠久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是優秀文化的智慧結晶。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蘊含在古典詩詞當中的民族大義等諸多思想仍然不過時,對于引領時代發展依舊具有促進作用。目前,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也使得我國思想文化領域遭受了西方價值觀的嚴重沖擊。在此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堅定理想信念,確保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1.古典詩詞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
文化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也通過古典詩詞得以繼承和發展。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重視古典詩詞的學習不僅能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也能夠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通過對古典詩詞進行仔細品讀也能夠發現蘊含其中的諸多傳統文化。《元日》作為王安石的代表作描繪的是春節時的熱鬧景象。“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一詩句生動形象地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了集中展現。諸多古典詩詞反映的是民族文化的結晶,也為后人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提供了重要載體。
2.古典詩詞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基因,有著傳承的意義,中國古典詩詞傳承千年,經久不衰,根植心中,所以今人讀來依舊感動。
通過對古典詩詞的深入探究也可以發現,遠古時代到現代社會中的各個時期始終蘊涵著詩詞的蛛絲馬跡,各個時期的文明為詩詞的發展提供了助力,詩詞也用其特有的表現形式將文明記錄并流傳。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古典詩詞與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具有同步關系,通過對各個朝代的詩詞進行深入分析也能夠整理出當時社會的具體狀況。中華文化自起源開始,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在這期間形成的唐詩、宋詞等諸多文化載體在新時期依舊具備獨特的魅力,在現有的文化發展過程中詩詞歷久彌新,蘊含其中的獨特魅力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更能夠指引人類社會的發展。
本文通過對中國古典詩詞進行深入探究后也指出,詩歌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僅是一種藝術,更是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而存在。王國維、蘇軾等諸多詩詞,大家都對詩歌高度贊揚。他們認為,蘊含在詩歌當中的無限魅力值得世世代代的人們去探究。
二、古典詩詞對思政教育中道德修養的價值
1.古典詩詞體現的深厚愛國精神
縱觀古詩詞的發展歷程,愛國主義始終是其中不朽的話題。古代的文人墨客為了充分彰顯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通常也會借助詩詞來流露自身的真情實感。[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范仲淹的代表作流傳于世,充分展現了范仲淹為了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所展現出來的責任意識。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等等諸多文人墨客的詩句都充分展現了他們在國家危亡之時展現出來的拳拳報國熱情。他們愿意與國家與民族同生共死,蘊含其中的家國情懷值得新時期的人們去追捧、去學習。
對大學生來說,整日對其宣講抽象的愛國愛民理論是極為枯燥和難以理解的,倒不如通過對這些古詩句的學習,使抽象的愛國理想通過朗朗上口且極富有感染力的詩句慢慢融入學生心中,使他們在優美詩情的熏陶下,向古人學習,樹立堅定的愛國理念, 將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自己學習和報效社會的終極目標。 同時,大學階段對于大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而言意義重大,大學往往能決定他發展的一生,通過古詩詞的愛國教育,能使他們在進入社會后,始終堅持為國為民的高尚理想,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始終保持一致, 不斷用自己的行為推動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
2.古典詩詞表達的高尚誠信精神
我國古典詩詞的意蘊豐富,誠信的精神在各個朝代,在很多詩人的詩詞里都有所體現,踐行誠信精神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個人都有重大的意義。
人無信不立,對于國家而言,守誠信能使政令很好的推行。在王安石的詩歌《商鞅》里就說到商鞅之所以能做到有政令就一定實施,主要是因為他注重誠信,說過的一句話比一百金的分量更重。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流傳千年,他下令將三丈多高的木頭放在國度的南門,全國百姓如果能有將這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的就對他進行賞賜,一開始百姓將信將疑,并沒有人去嘗試,后來商鞅將賞金提升到了50金,最終有人進行了嘗試,并且商鞅也信守承諾。由于商鞅的誠實守信,老百姓也開始信任他,認為變法是可行的,這也最終造就了商鞅變法的偉大成就。
對大學生來說,在學習古典詩詞的過程中體會并踐行誠信精神意義重大,對古典詩詞中的內涵進行感悟能夠提升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對于人際關系的提升大有裨益。如果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了貪小便宜的品行,那么不僅壞了自己的名聲,最終也必然會導致人生的失敗,這是得不償失的。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由此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這也有利于我們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