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玉
(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西藏 拉薩 850000)
對于英語專業本科學生,二外是必修課程,只有通過二外合格考試才能獲得本科學位證書,同時二外被列為全國高校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必考科目,學好第二外語對于學生十分重要,但在第二外語的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學生初學二外時熱情很高,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二外學習難度加大,學生漸漸跟不上,而喪失學習興趣的現象,且由于學生二外學習動機的不同,希望老師對課程講解的側重點要求也不同,當學習動機與課程產生偏差時,學生在學習中也會逐漸喪失學習二外的熱情。因此針對英專學生二外學習動機展開調查,了解學生在學習二外時的想法,便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調整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效果。
1.研究對象:西藏大學英語專業150 名學生。
2.研究方法:問卷法,用直接發放問卷的方式,問卷共計發放150 份,回收129 份。
3.研究問題:西藏大學英專學生二外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與希望的學習形式等。
4..研究步驟
(1)通過與個別同學的訪談了解情況。
(2)根據訪談設計問卷,保障問卷全面性。
(3)分析問卷結果,并提出指導與解決策略。
5.結果與討論:
第二外語學習動機調查統計表(%)


第一題中,學習動機類型可詳細分為三類,有興趣型,發展工具型與從眾型。
(1)興趣型:目前由于日本動漫與韓劇的流行,不少學生都會受興趣的影響而提前學習相關的語言,其自身具有很大的動力,并不需要督促,會主動性學習。興趣型動機屬于內在型動機,利于學生在第二外語中學習的發展,它作為內在動力驅動學生主動學習,誘導學生長期學習,而不僅是短期目標。興趣類主要包括兩類,對語言本身感興趣與對該語言的的文化背景感興趣,動機題中A 選項屬于此種類型,由調查知其中有接近25%同學的學習動機是由于對文化背景感興趣,而有接近60%同學是對語言本身感興趣,此外并沒有表現出民族差異,總的來說興趣型動機比例在總類型動機的比例中占比較大,說明在第二外語的學習動機這方面,前景還是很不錯的,老師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的興趣,將其充分應用到第二外語的學習中是值得思考的一方面。
(2)發展工具型:此類學習者將第二外語作為一種工具,用來輔助本專業語言學習或未來工作,屬于外在動機,學習者認為此外語有助于英語學習或是易獲得學分,對于考研與工作有利,這僅僅是短期目標,不利于長期發展,學生少有長期堅持學習的動力,達到目標后便容易放棄該語言的學習,不追求在此方面的提升與進步,選項C.D.E 的學生屬于此類,比例接近40%。
(3)從眾型:盲目從眾性在今后第二外語學習中遇到困難常會選擇回避,學習興趣不高,選項F 與選項G 屬于此類型,有接近五分之一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將身邊人的建議與朋友同學的選擇作為自己的選擇,這樣的學生容易在以后的第二外語中感到迷茫,同時此類學生沒有目的性,他們不會制定一個確切的目標且容易缺乏學習動力,因此在學習中常會感到枯燥與乏味,而后對第二外語的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如果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會使學生在第二外語的學習中更有動力且更能堅持,同時目標一旦達成也會使學習者具有滿足感,從而在第二外語的學習中更有自信。因此針對此類學生,老師要積極引導,培養該類學生興趣與制定切實的目標,并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幫助學生達到自己的目標。
(4)第2 題中,知一半的學生希望將語法作為重點講解,其次對于文化內涵的占比也不少,有37.21%,剩余的學生則是想以掌握基本詞匯為主。
(5)第3 題中知希望有勇氣與自信開口講第二外語與掌握語法的同學眾多,超過70%因此老師應多注意此方面能力的培養。
(6)第4 題學習形式中超過一半的學生希望上課能以小組的形式,下課自己為主,由此可知學習形式中還是復合式更受歡迎,老師可根據情況安排小組學習。
(7)第5 中有一半的同學認為第二外語占用英語學習時間,不利于英語學習,一半的認為二者學習彼此有幫助,因此第二外語是否影響本專業語言的學習是不一定的,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影響。
(8)由第6 題知希望學好第二外語的比例超過·90%,只有極少同學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說明學生希望學好第二外語的愿望非常強烈。學生積極性大,第二外語教學前景還是很好的。
(9)第7 題知其中接近60%的同學認為教材與教資都還好,接近40%認為教資非常不錯說明,西藏大學的第二外語教學師資隊伍的滿意度還是很不錯的。
(10)從第8 題知超過四分之三的同學認為第二外語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接近四分之一認為是比較困難的,只有極少數的同學認為第二外語的學習沒有問題 因此這就需要老師耐心引導,教授知識由淺入深,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障礙。
(11)由第9 題知接近五分之四的的同學因為考慮到平時成績與督促學習的的作用,會完成老師布置自主學習的作業,因此老師可布置少數自主學習的作業督促學生學習第二外語。
(一)鼓勵學生多輸出
通過調查有一半的同學將有勇氣開口講第二外語作為目標,可知學生迫切希望自己能夠講好第二外語,從勇于開口到流利說。因此,課堂上,老師應多多鼓勵學生嘗試與實踐,增強學生在展示中的自信,只有學生在知識輸入后還能再輸出的過程才是學生真正把課本知識內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過程。同時在學生輸出之后,老師應該要給予正向的反饋,例如夸獎與贊許,并在學生輸出過程發現可能存在的一些小問題,利用恰當的方式提醒并糾正,使學生在提升本領的同時增加自信。
(二)應該開放多一些第二外語語種或者是在每次開課之前做一個線上調查,調查多數英語專業學生對第二外語語種的傾向選擇,保證在有資源的情況下使學生能遵循自己的愛好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第二外語時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調查知多數英語專業學生希望開放韓語,其比例超過了法語,去年開放的第二外語是德語,日語,而今年開放的第二外語是日語,法語,且由于每年隨機開放的兩門第二外語是不同的,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的需求,一些學生常常因為選不到想選的第二外語而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失落與消沉的心理,因此了解學生選擇第二外語的意愿,適當增加第二外語的選擇權,是十分必要的。
(三)增加學分鼓勵政策
不少大學生現在的學習趨于功利化,專注于考各類證書,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同時認為學分非常重要。從調查中知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是出于好拿學分的學習動機而選擇該課程,此類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實施第二外語證書加學分政策刺激該類學生的學習,同時,我們應該要讓同學們理解第二外語的重要性,不僅英語專業等級考試證書是就業的敲門磚,第二外語學習證書也是可以作為將來有力競爭的證書。
(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外語課程大三才開放,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每學期課程量較少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十分重要,從調查中知五分之二同學認為希望老師布置一下自主學習的作業督促他們學習,同時老師可通過推薦一些好用有趣學習的軟件來鼓勵同學自主學習,通過玩游戲的方式鼓勵學生邊玩邊學也不失為是一種好方法。
(五)讓學生熟悉目的語文化
從研究中知由于四分之一學生出于喜歡某語言文化背景而選擇該門語言,他們期盼老師在授課時多多講解該國的文化背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應當多了解學生在第二外語學習中的興趣,由興趣著手,例如學生喜愛日語的動漫文化,老師應適當講解這方面的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擴大學生文化知識面,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六)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
老師應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便于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難點,從而想出解決策略,如果老師太過嚴厲,與學生的關系并不融洽,是十分不利于第二外語教學的,報告中超過90%的同學認為第二外語的學習過程中都會有點困難,需要老師與同學多溝通與交流,找出具體的原因,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從而解決困難,改善教學質量。
(七)注重教學環境
學生在開始一門新語言的學習時,我們應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興趣,多思考一些演練場景與活動,避免課堂枯燥無聊,沉悶,壓迫感,同時應該避免課程的語言被動輸入,應多思考一些環境讓學生渴望主動獲取知識,例如可通過分析電影經典橋段,受歡迎的的動漫等有趣的視頻來激發學生學習該語言的欲望,另外老師如果在教學時過于嚴肅,容易使學生產生害怕犯錯的心理,而不能積極踴躍嘗試,所以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十分必要。
結語:英專學生學習第二外語的動機存在多類,了解學生二外學習動機與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在教學中用適當的方式引導能使教學效果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