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玉



摘 要:比較法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地理教學實踐中,不少比較停留在淺層和表面,教師未能有意識地將比較引向深入。采用理清線索、連環比較,延伸拓展、正反比較,放大差異、極限比較方法,可以將地理比較引向縱深,更好地實現地理比較法的價值。
關鍵詞:連環比較;正反對比;極限比較;解題策略
比較法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通過比較,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地理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地理認知水平。遺憾的是,在地理教學實踐中,不少比較停留在淺層和表面,教師未能有意識地將比較引向深入,未能充分實現比較法的價值。將地理比較引向縱深,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方向著力。
一、連環比較,條理清晰
理清比較的邏輯線索,找準比較的對象(即與誰比較),在轉換比較對象的過程中完成連續比較,地理問題的內涵完整準確地得到顯現。比較的過程分步驟連貫展現出來,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
例1.深圳為什么成為我國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解析:區位條件的分析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點內容,要求指出某地的比較優勢。我國設立第一批經濟特區為什么選擇深圳?第一,深圳沿海,與廣大內陸地區相比,深圳地處沿海(南海邊),有著海運以及對外聯系便利的優勢。第二,與沿海其他地方相比,深圳毗鄰香港。香港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從國外和境外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最重要的渠道。因此,毗鄰香港是深圳無與倫比的優勢所在。通過連環比較,答案清晰地顯示出來。
參考答案:地處沿海,海運便利,對外聯系更便捷;毗鄰香港,利于承接來自香港的中低端產業轉移。
類似的地理問題很多,運用這種連環比較的方法,問題即可順利解答。如青藏高原的河谷農業:地勢高亢、年平均氣溫低、熱量條件差是青藏高原發展農業生產的不利自然條件,其農耕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區,如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等。雅魯藏布江谷地(約30°N)與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其熱量條件(較)差;與青藏高原面上的地區相比,其熱量條件(較)好。再如地中海密度流:與廣闊的大西洋相比,地中海的鹽度較高,海水密度較大,在重力作用下收縮下沉,海平面較低,表層海水從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紅海的鹽度比地中海高(紅海是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域),紅海的海水密度較大,海平面較低,表層海水從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流向紅海。
例2. (2021年高考全國乙卷4~6題) 陸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區建設的、代表海港行使報關、報檢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離海港距離可分為近海陸港(小于100千米)、遠海陸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據此完成4~6題。
4.建設陸港使海港
①擴大承載規模? ②緩解用地緊張?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設備水平
A.①②? ? ? ? ?B.①③? ? ? ? ?C.②④? ? ? ? ?D.③④
5.與近海陸港相比,遠海陸港更能使海港
A.緩解交通擁堵? ? ? ? ? ?B.提高通關效率
C.拓展腹地范圍? ? ? ? ? ?D.減少環境污染
6.以下產業中,更宜依托遠海陸港發展的是
A.服務外包產業? ? ? ? ? ?B.高科技產業
C.資源加工產業? ? ? ? ? ?D.前瞻性產業
解析:本組試題考查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和調動地理知識的能力,其實質要求在于兩個比較:比較陸港與海港;同為陸港,比較遠海陸港與近海陸港。由題干材料“在海港以外地區建設的”可知,陸港的建設可以緩解海港的用地緊張;由材料“代表海港行駛報關、報檢等功能”可知,陸港的建設可擴大海港的承載規模;由材料“物流中心”可知,陸港所在地區交通便利。綜合以上信息,可知第4題選項A正確。遠海陸港距離海港的距離更遠,且可以代表海港行駛報關、報檢等功能,這樣擴大了海港的服務區域,即港口的腹地范圍,故第5題選項C正確。陸港交通便利,且與海港行使相同功能,故陸港可促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資源加工型產業更加依賴于國際市場,對交通運輸的要求比較高,更宜依托遠海陸港發展。故第6題選項C正確。
參考答案:4.A? ?5.C? ?6.C
二、正反對比,差異明顯
比較時需要重視進一步延伸,挖掘該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反面作為對照互鑒。采用正反對比的辦法,呈現強烈的反差,使學生印象深刻,難以忘記。
例3.圖1為“某種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該氣候在①地區分布的最高緯度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海陸分布? ? ? ? ? ? ? ?B.緯度位置
C.地形? ? ? ? ? ? ? ? ? ? ? ?D.洋流
解析:地中海氣候的分布規律是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就是說最高緯度可分布至南緯40°。題干隱含的意思是:①地區的地中海氣候為什么沒有分布到更高的緯度。由圖可知,往高緯度(往南)是海洋,當然也就沒有分布陸地氣候類型。此處最好進一步與南北美洲作比較。南、北美洲的西海岸都有完整的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其地中海氣候分布區的緯度跨度大。如美國西海岸城市舊金山(約38°N)即地中海氣候。
參考答案:A
類似的地理問題比比皆是。如覆蓋白色油布防冰川融化:隆河冰川位于瑞士境內,是阿爾卑斯山最古老的冰川之一,每年夏天,瑞士人都會用白色的油布毯子將冰川嚴嚴實實覆蓋起來。瑞士人給隆河冰川覆蓋白色毯子的原因:白色反射率高,可以有效地反射陽光,白色油布增強地面反射,減少冰川直接吸收的太陽熱量。此處可進一步提示學生思考瑞士人為什么不用黑色的油布毯子覆蓋?如此進行歸謬,學生在哄堂大笑中留下難忘的記憶。再如氣流經過水面干濕性質的變化:冬季,東亞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風在經過寬闊的日本海時增濕作用明顯,在日本西海岸經地形抬升常形成暴雪天氣。在撒哈拉沙漠地區,由于東北信風的源地是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地區,且由于撒哈拉地區緊鄰西亞的干燥區,所以入境的東北風也是干燥的,雖然在經過紅海時獲得了一些水汽,但是因為紅海海面狹窄,氣流越過時間短,所獲取的水汽有限,上陸以后氣溫升高,濕度降低,所以很難形成降水。
例4.(2020年高考全國文綜Ⅰ卷第36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圖2為某坡度較大的地方采用順坡壟方式種植葡萄的景觀。該地位于52°N附近,氣候濕潤。
(1)當地采用順坡壟種植葡萄,據此分析該地區的降水特點。
(2)指出該地種植葡萄宜選擇的坡向,并分析與梯田相比,順坡壟利用光照的優勢。
(3)說明溫帶半干旱地區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順坡壟的理由。
解析:本題處處需要作比較,或明示或隱含。順坡壟作與橫坡壟作及梯田耕作的比較;溫帶海洋性氣候的降水特點與溫帶半干旱地區降水特點的比較;陽坡與陰坡光照條件的比較;順坡壟與梯田利用光照能力的比較。第(1)題,順坡壟的走向與坡向一致,水流速度較快,不利于保水保土,且灌溉不便。結合材料,該地位于52°N附近,氣候濕潤,應位于溫暖濕潤的西歐,因此,該地區降水應具有以下特點:降水頻率高,即經常降雨,強度小,少暴雨,每次降雨量較小,對土壤的沖刷能力較弱,故可不考慮保土保水的作用,降水量季節分配較均勻,故可不考慮灌溉的問題。第(2)題,由材料可知,葡萄喜光,種植葡萄宜選擇向陽坡南坡。該地位于52°N附近,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小;與梯田相比,順坡壟葡萄之間的阻擋少,可接受陽光照射的角度較大,植株和壟接受光照的面積較大,利于葡萄的生長。第(3)題,順坡壟不利于保水保土,且灌溉不便,溫帶半干旱地區偶有暴雨,順坡壟加重水土流失,不利于保水保土;半干旱地區,降水量較少,且季節分配不均,種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順坡壟灌溉不便,故溫帶半干旱地區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順坡壟。
參考答案:(1)順坡壟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該地區降水應具有以下特點:降水頻率高(經常降雨),強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較小),降水量季節分配較均勻? ?(2)葡萄喜光,種植葡萄宜選擇向陽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陽坡,如南坡);該地緯度高,太陽低(正午太陽高度小),與梯田相比,順坡壟接受陽光照射的角度較大,植株和壟接受光照的面積較大? ?(3)溫帶半干旱地區偶有暴雨,種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順坡壟不利于保水保土。
三、極限比較,放大差異
比較時,為了加強效果,盡量考慮選取最極限的情況,放大或有意識地“夸大”差異,可使分析變得更明了、更直接。
例5.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讀圖3,完成下題。
圖3中穿堂風最顯著的是
A.①? ? ? ? ? B.②? ? ? ? ? C.③? ? ? ? ? D.④
解析:穿堂風形成的原理是房前與房后下墊面物質比熱容不同,所以白天(主要講夏季)升溫不同,冷熱不均導致近地面氣壓有差異,從而形成穿堂風。穿堂風最顯著的情況要求房前與房后下墊面的物質比熱容差異最大。符合的情形應該是房前石子地面與房后林木。房前石子地面溫度高,形成低氣壓;房后林木或水域比熱容大,升溫慢,較冷,氣壓高,穿堂風從房后吹向前門。相反,穿堂風不顯著的情況是房后林木與房前草地,兩者比熱容都較大,氣壓差異較小;或者房前石子地面與房后石子地面,兩者比熱容都較小,房前與房后氣壓差異小,不形成穿堂風。選項D風向應為從前門出發吹向房后。故選A。
參考答案:A
類似的問題不勝枚舉。如晝夜溫差:晝夜皆晴,溫差最大;晝夜皆陰,溫差最小;晝晴夜陰或晝陰夜晴,溫差較小。再如等高線疏密與坡度:等高線密集,坡度大,最密集等高線重合,其坡度最大為陡崖。
例6.圖4為“鄱陽湖水位與面積變化的關系圖”,鄱陽湖豐水期和枯水期之間面積變化很大,呈現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的獨特自然景觀。據此完成1~2題。
1.據圖推斷鄱陽湖面積擴展最迅速時的水位高度變化范圍
A.-3~8米? ? ? ? ?B.8~12米
C.12~20米? ? ? ? ?D.20米及以上
2.據圖推斷鄱陽湖的湖盆地形特征
①中部低、四周高? ?②湖盆淺且坡度小? ?③湖岸陡峭? ?④湖盆中有深切的河道
A.①③? ? ? ?B.①④? ? ? ?C.②④? ? ? ?D.②③
解析:根據圖中曲線,湖泊水位在海拔8~12米之間,湖泊面積變化最大。冬春降水少時,湖泊水位低,水域面積小,水位低成河(河流狀態)。降水多時,水位較高,水域面積廣闊,水位高成湖(湖泊狀態)。反映了湖底地形深淺不一。
參考答案:1.B? ?2.C
繪制湖水位與湖面積的關系示意圖(圖5,湖岸的陡緩差異明顯)作進一步分析,從水位①降低至水位②與從水位②降低至水位③,水位下降的幅度一樣,但是湖面積減小幅度顯然不同:從水位①降低至水位②,湖面積大大減小;從水位②降低至水位③,湖面積減小不多。另外,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從水位①降低至水位②,西岸(陡岸)湖面積減小很少,東岸(坡度很緩)湖面積顯著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