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一些單位重要會議保障工作面臨的風險隱患入手,系統地整理分析問題和原因,結合目前科研院所自身管理的實際需求,以重要會議保障全過程為經線,以會議場所環境,會議人員審查,會議載體發放三大難點為緯線,提出了應從強化政治引領、建立管理體系、制定工作標準三個方面采取具體措施,實現重要會議保障工作的安全管控。
關鍵詞:重要會議;保障措施;工作思考;
0 引言
重要會議的高效組織、高質量匯報,對科研院所持續提升行業影響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要會議的成功舉辦也是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心血。近年來,一些單位在重要會議保障中出現了管理漏洞,存在風險隱患。面對日益復雜嚴峻的安全形勢,本文結合科研院所工作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如何做好重要會議保障工作。
1 問題分析
近年來,一些單位在重要會議保障工作出現了風險隱患。主要原因是管理措施沒有落到實處,會議場所、會議人員、會議載體發放的管理依然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薄弱環節。
一些單位教育培訓找不到切入點,只能尋章摘句、空洞抽象地照本宣科。又如,一些單位教育培訓聯系實際不緊密,沒有在“為什么”、“怎么辦”兩個關鍵點上下功夫,缺乏實例支撐,導致警鐘雖鳴卻入不了耳,更談不上入腦入心。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一些單位人員安全保障意識薄弱,從而造成重要會議過程管理失控。
2 具體措施
科研院所重要會議受目標牽引,場所范圍廣、區域難封閉、人員組成復雜,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隱患。對此,筑牢思想防線,是抓好重要會議保障工作的首要環節。
2.1 強化政治引領,統一部署
科研院所重要會議能否成功舉辦,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想在前、抓在前,確保萬無一失。一要不斷強化全體工作人員執行任務的使命感、榮譽感、責任感。二要明確規定參與單位、參加人員掌握重要會議各階段、各時段、各崗位的保障工作要點和要求。三要堅持全面全員全程從嚴政治考核,做到重要會議不結束,全員考核不間斷。
2.2 建立管理體系,有效支撐
檢查與防護體系建設是重要會議管理的有力支撐。針對會議場所環境,會議人員審查,會議載體發放三大難點,從組織體系、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進行有效檢查和科學防護。
2.3 制定工作標準,慎終如始
㈠檢查場所環境
科研院所要對重要會議召開地點內外設定安全控制范圍。會場內及周邊應嚴格檢查,檢查內容包含有無非法攝像、照相、錄音等設備;有無非授權參會人員非法駐留等;有無非授權車輛非法駐留等,授權車輛統一發放“會議專用”車牌,車牌在重要會議結束后作廢。會場和展品展示現場嚴格控制非會議人員進出,會議代表、保障人員均佩戴身份確定證件。會議期間,如遇突發應急事件,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進行處理。
㈡審查會議人員
重要會議的保障工作不是某個單位或個人的小事,而是所有參與單位和全體工作人員的大事,必須要把責任層層傳導下去,形成群管群防的責任機制。要把保障工作責任明確細化到每個單位、每個部門、每個人身上,形成層級管理責任鏈條,切實落實各項制度,切實管控各個環節,切實樹立鮮明的追責問責導向。
㈢嚴控載體發放
科研院所要采用管理和技術體系對重要會議的紙介質、磁介質、光介質進行全對象、全生命周期的電子流程管控。通過對載體打印、復印、刻錄、掃描、傳遞、外發、歸檔、回收等過程的全程管理,實現會議載體臺帳底數清、賬物符、流程明。重要會議載體發放嚴格按照《會議代表名單》發放。要做到“一明、二定、三嚴”。一明,即寫明會議載體發放的名稱、頁數、份數、密級、領用人簽字;二定,即確定會議載體發放地點和發放人,并按要求及時登記、記錄會議載體發放情況,在會議結束時,要按規定第一時間清退、回收會議載體并妥善保管;三嚴,即嚴控載體外出審批,在會議進行中,要緊盯會議載體動向,對中途離場人員予以重點關注,謹防會議載體違規帶離會場。
3 結語
重要會議保障工作對科研院所重要會議的成功舉辦起到了重要作用。單位通過強化政治引領、責任層層落實、管理不斷完善、教育注重實效等管理措施,筑牢安全防線、做到安全可控,對科研院所有效履行新時代光榮使命任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皮紹斌.關于臨時工作機構保密管理工作的思考.保密工作,2021.
[2]張榮鑫.做好首都重大活動保密工作的思考.保密工作,2021.
[3]李茂云.STOP在保密管理中的應用.保密工作,2021.
[4] 李偉國.泄密事件中的墨菲定律.保密工作,2021.
[5]黃長勝.保密教育須講到“心坎”上.保密工作,2021.
[6]高希敏.基于數據安全保密的風險評估預警研究.保密科學技術,2021.
作者簡介:
唐蔚(1981.06-),女,漢,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