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水
【摘要】近年來隨著城鄉建設規模的擴大,城市基礎設施的建筑量也不斷增加,這也相應提高了相關工程質量標準。BIM技術是一項新型施工管理技術,將其運用于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中,可有效提高工程質量,減少返工,保證施工周期。基于此,本文將探討基于BIM技術的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工作。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
BIM是一項由現代數字科技發展而來的新型技術,隨著近兩年互聯網技術的更新換代,BIM技術也逐步得到了優化,如幫助設計人員展開管理、設計、評估等工作,最終幫助設計師確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目前常用的BIM技術綜合了軟件設計和3D模型兩種數字技術,不但提高了工程建筑質量還避免了一些施工風險,提高了工程安全性。
1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施工準備不完善的問題。由于裝配式建筑方式進入我國時間較短,其在不少工程的應用中還處于探索階段,這就導致施工準備不足的現象,此過程中人員專業知識儲備量不夠、管理制度不健全、吊裝設備不全等問題,都會影響工程建筑進度,并進一步降低工程質量。(2)信息化建設不足的問題。雖然不少建筑行業已跟隨時代改變,完成了現代化轉型,但其各部門間信息化建設水平卻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了信息傳遞不對等或延誤等問題。尤其在裝配式建筑管理中,設計、運輸、裝配等任一環節出現了信息傳遞質量低或傳遞不全的問題,都會對后期項目施工產生重要影響[1]。(3)預制構件生產管理不足問題。對于裝配式建筑項目而言,其構建質量好壞會對工程整體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而且由于建筑產業鏈被拉長,也會相應降低對于預制構件的管理效率,其在設計、制造、運輸等環節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也不會被及時發現,降低了施工效率。
2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工作中運用BIM技術的優勢
2.1提高施工前的準備質量。技術人員在施工前運用BIM技術可以有效分析施工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并通過調整一些質量參數,來進行施工現場模擬,從而及時調整一些設計待完善地方,將裝配過程與步驟設計得更加合理。這樣施工隊伍在進行工程準備工作時,可以更加明確一些設備、構建的范圍、設計參數等,提高準備的準確性與有效性。而且通過事先進行裝配模擬,也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提前了解一些裝配過程的技術難點及安全風險,從而提前制定一些修整方案,在進行現場安裝時,提高對于技術難點的關注程度,盡量減少返工,提高裝配質量[2]。2.2提高工程建設質量。(1)在信息傳遞方面,相較于傳統管理軟件,BIM技術軟件操作更加便捷,且具有三維可視化功能,降低了閱圖難度,相應提高了各部門間的配合度。相較于CAD圖紙,三維模型圖紙能更準確地表示各項工程建筑信息與構建的布局擺放情況,提高了技術人員與施工人員間的交流質量,降低了信息誤解概率。(2)在構建質量管理方面,由于裝配式建筑模式具有設計靈活化、裝配一體化等特點,在建筑過程中會涉及各項預制構件的生產、定制、使用等,其管理難度也相應被增加。通過將BIM技術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相融合,能有效建立構建管理網點,實時追蹤預制構件的生產運輸情況。這種管理方式:①提高了對構建信息的管理效率,如構建在某一運輸環節出現問題,施工人員就可以通過產品追蹤信息提前了解延誤情況,并及時給出解決方案如調整施工步驟等;②提高了對預制構件的質量管理,通過運用BIM管理系統,技術人員可以提高對構件的運輸及庫存管理質量,依照構建類型科學分配運輸車輛及路線,并事先模擬運輸環境,從而降低外界因素對構件質量的影響,減少維護管理成本,提高庫管效率[3]。
3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工作中運用BIM技術的應用
3.1在項目管理初期的應用。為提高項目建設的整體質量,在項目開始前,就需要技術人員對項目背景有較為詳細的了解。在這一階段,技術人員要做好兩方面工作。①運用BIM系統建立好工程數據庫。每一項工程的具體施工情況都有所不同,因此其具體施工時所需要的建設參數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技術人員在多次進行實地考察后,盡可能多地輸入項目建設信息,提高數據庫的準確性,為后期模擬分析打下良好基礎。②工程建筑方案優化工作。技術人員可利用BIM技術進行環境性能模擬等,提高材質選擇、布局的精準度,從而提建筑物的后期使用效率,其還可利用碰撞檢查等技術,可以提高建筑物內各路管線分配的科學性與實用性,提前為樓板、花池等大量構件預留孔洞,解決管線與土建的碰撞問題,從而避免在后期裝配過程中預制構件與實際安裝位置不匹配等問題。另外利用可視化技術,也能幫助設計師與業主負責人進行建筑物環境模擬,如采用人形模擬方式體驗建筑物建成后地下車庫的布局情況,從而提高實際空間在建成后的視覺感官良好程度。3.2在項目施工中的應用。(1)對于預制構件的生產管理,由于預制構件的質量與工程裝配質量直接掛鉤,在預制構件之前,技術人員可通過相關軟件如Naviswork先消除BIM模型中存在的碰撞沖突,即先對構建進行碰撞檢查,然后依照檢查信息對BIM數據庫進行數據更新,從而提高構件設計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接下來將信息數據同步到生產商平臺,要求其按照裝配式建筑BIM模型進行拆分設計,從而生產出用于工廠生產的數字模型。廠商在確定開始生產后,應結合RFID技術,制定相應的信息查詢標簽,這樣技術工人就可通過掃描便簽得到相應的設計參數信息,并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檢查預制構件質量,如出現不達標問題,也可及時追溯責任,避免延誤工期進度。(2)在具體施工管理中,裝配式建筑現場施工復雜度要遠高于傳統建筑的現場施工,因此在施工前,技術人員可通過運用BIM系統建立模型,來提前模擬裝配過程,如在模擬中發現設計不合理或構件參數不達標等情況,可立即通過更改設計參數調整裝配模擬方案,找到更有效的設計方案。另外依照模型設計相應的裝配圖片,也能提高現場裝配人員的施工質量,更直觀、清晰地了解具體安裝步驟,提高各部門間的配合效率[4]。3.3在裝配完成后的運用。在進行裝配式建筑管理時,一定要注重事后總結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施工問題解決效率,這也是傳統管理中常常被忽視的一點。在裝配過程中運用BIM技術,首先可以詳細記錄裝配問題的具體情況與實際解決過程,其次可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得出同類問題的發生概率與解決方式選擇,這樣能提高質量管理的預見性與系統性,方便技術人員做好技術總結,提前規避一些質量問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總結
近年來,社會對于建筑業的需求量不斷上升,相應也衍生出了很多勞動力稀缺、能源損耗嚴重等問題,雖然采用裝配式建筑方式,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但也相應提高了管理難度。通過在施工前、中期采用BIM技術進行工程管理,可提高管理過程的預見性與系統性,進一步提高管理質量與工程質量。課題項目:2018年吉林建筑科技學院立項課題“裝配式建造過程質量管控應用研究”之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偉翔.基于BIM技術的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策略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5):84-86.
[2]孫淑彥.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4):195.
[3]楊成龍.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全過程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風,2020(4):122.
[4]王馳.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的具體策略[J].四川水泥,2019(11):295.
遼寧儀征建設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