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艋
摘要: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工程項目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對企業的管理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問題,對策
一、當前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部分中方人員缺乏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但絕大部分當地雇員維權和法律意識比較強。中方人員對當地規范、合同、法律、財稅和施工工藝不熟悉,當地雇員在技能水平、文化差異、施工水平和敬業精神方面仍需改進。
(2)監督責任不明確。在進行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監督工作一方面可以保證工作人員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施工任務,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現腐敗的情況。但是很多建筑企業在施工期間由于激勵體系不完善,崗位職責不清晰,出現了工作內容重疊的情況,極大地影響了工作效率。
(3) 建設和監理單位能力、經驗不足。國際工程在進行施工過程中,由于缺乏示范性工程或者缺少項目樣本統計,業主和監理缺少經驗,在進行設計時,設計方案中往往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導致設計方案難產,進而使施工計劃推動受到嚴重干擾。使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控制方面出現失控等情況。
(4)工程投標報價分析和現場評估不足。當前絕大部分企業主要缺少: 對發包方支付能力和資金墊付風險的考察;對于現場考察不足,沒有全面、準確分析現場的風險與機遇,導致不平衡報價不達預期要求,主要工程量風險加大;缺少完整的造價預算分析和成本分析等經濟性報告,就以簡單的市場單價調研進行報價,沒有根據現場進行總體成本評估;忽視合同條款及調價補償,材料、設備和施工技術要求,對發包方的風險轉嫁分析不透徹,造成報價失誤;對招標文件研究不充分,潛在風險預計不足,導致合同執行困難重重。
二、加強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對策
(1)提前了解學習文化差異,實施績效管理。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著由于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不同的差異,又因為在大多數的工程中存在著中方技術人員加上工程所在國的普通勞工模式,如果不能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又不精通當地語言,則很有可能在溝通交流上產生矛盾。實行績效激勵制度,每月根據出勤率、熟練程度和工作態度實行月考核,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從經濟上督促當地雇員出工,提高當地雇員工作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盡快地熟練施工操作。
(2)學習和貫徹當地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國際工程的管理人員要對各個地區的法律法規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也要了解各地區法律差異,才可以避免做出違反法律規定的事件; 其次,國際工程的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相關法律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減少違法行為。例如要對當地的 《勞動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認真的學習和研究,知道雇傭當地工人必須要辦理的手續,嚴格根據規定辦理,在勞動合同里注明雙方的責任義務,以及當地法律里規定的小細節。并且需關注當地政府最新發布的工人最低工資標準進行及時調整。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人員,做好施工協調工作。一個科學的人員管理分配方案,能促進整個項目的成功。因此,在國際工程項目建設中,建立完善的人員分配和管理制度,安排集中學習培訓,定期進行施工成果、施工問題等探討,實行周或者月例會制度,協調各部門工作,解決存在的問題,并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制定詳細的計劃,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對于機械設備的使用上,采取責任制,由相應人員進行管理以及維修,采買機械設備零部件代替購買整個機械設備,配置專業維修人員,也可以有效減小設備的損壞,減少物資的損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的損失,也間接的保證工程施工進度。
(4)加強對當地工人的管理。國際工程項目所在國普遍比較貧窮,當地人很少有工作機會,且當地的人工成本相比國內工人要低很多,同時當地工人用工比較靈活,另外,公司在當地也需要樹立良好的名聲和形象,所以項目必須堅持屬地化管理,恰當地雇傭當地工人。對當地工人如果管理得當,能讓他們較快地掌握一定的技術,甚至能獨立完成一些工作,極大地配合國內工長的工作,產生良好的施工效果;如果對當地工人管理不當,就會容易產生糾紛,甚至造成集體罷工或者沖突等惡性事件。項目施工過程中安排有國外施工管理經驗的管理人員,同時又安排成熟穩重可靠的當地員工作為管理助手是比較好的辦法。一方面給當地員工配齊整套防護用品,提高他們的團隊意識;另一方面加強日常與當地員工的溝通,了解他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動態;同時,根據當地的法律規定,制定當地員工管理規定,按規定管理人員,有理有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際工程項目中,施工項目管理不僅要考慮各種國際政治、經濟、社會因素,還要考慮到不同國家地域的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的差異與不同,注意法律法規的運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當然在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中,也要不斷學習國際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不斷地總結管理經驗,培養專業素質能力更強的管理人員,才能使中國的企業更好的融入國際工程市場的環境中。
參考文獻:
[1]呂鑫.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及其發展趨勢[D].湖南:湖南大學職業院校,2013
[2]張長萬,李超.國際工程項目的現場施工管理[J].四川水利發電,2014,( 33)
[3]徐忠華.淺談國際工程項目施工管理[J].環球市場,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