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柏 沈飚
摘要:商業銀行是衡量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創新能力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近些年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傳統銀行業務受到一些沖突,由此,為了促進農商銀行更好地發展,需要將金融與科技有效結合,適應新金融的新形勢,迎接當前的新挑戰。本文首先分析農商銀行金融創新與金融科技結合的必然性;其次分析農商銀行金融創新與金融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農商銀行;金融創新;金融科技
引言:新金融會引發巨大變革,但本質并沒有革新,在經濟新常態的情況下,金融服務效率想要得到提高,金融需要與科技融合在一起,延伸傳統銀行的服務半徑。同時,這種結合能促進科學技術向高效生產力的轉化,能更快推進科技金融戰略改革。
一、農商銀行金融創新與金融科技結合的必然性
(一)滿足農商銀行自身發展需求
農商銀行將金融科技運用其中能轉變原有的發展觀念,重新定位銀行發展方向,拓展服務渠道,還有助于實現信息化的發展[1]。新技術的出現能將服務從線下轉到線上,金融服務也會更傾向于數據化、差異化管理。另外,銀行運用金融科技還能創新銀行管理模式、拓展銀行業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他們對理財產品和資金交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在這種背景下,金融科技的運用能夠幫助銀行分析客戶,了解他們的需求,能為銀行拓展新業務提供有效的幫助。
(二)滿足整個金融生態發展的需求
農商銀行運用金融科技不僅能促進自身的發展,還能影響整個金融行業,能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服務的發展。農商銀行可利用金融創新服務和商品,這能有效緩解新經濟模式與傳統經濟之間的矛盾,能實現惠普金融的目的。另外,在新金融的背景下,各種新興行業如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正在深刻影響人們的學習、生活以及銀行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了高度開發資本資源,實現數據驅動,滿足用戶體驗,新型金融科技的重組是必不可少的,這對促進農商銀行的創新性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為金融科技注入新的基因
隨著科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傳統金融機構要不斷注入科技化的基因,要轉變原有的發展理念,打破發展局限,不斷嘗試新的科技服務,讓未來的農商銀行超越金融與科技的范疇,能夠與新興產業高度融合,滿足人們日常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二、農商銀行金融創新與金融發展的途徑
(一)加快建立“虛擬銀行”和“移動支付”的步伐
農商銀行與傳統銀行存在著差別,為了進一步建立“虛擬銀行”與運用“移動支付”技術,深入了解用戶體驗,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業務[2]。農商銀行需要確保所收集用戶信息的完整性,利用產品內容和全部渠道編寫用戶的體驗報告,滿足大數據系統和銀行云計算平臺需要的數據流。另外,銀行還要打造新型移動支付方式,健全電子支付鏈條,在線上完成將來的全部支付業務,更加關注場景化移動支付方式,與當下最流行的金融科技相融合,加強虹膜識別、面部與加密式算法上的運用,增強移動支付的快捷性和安全性。
(二)加大創設“數字化銀行”的力度
農商銀行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更多運用高效率、低成本的“數字化區塊鏈”中的自動模式,改變當前金融系統體系中較多的業務操作步驟,較長等待時間的前后臺業務辦理流程[3]。區塊鏈數字類型的運用和構建銀行業務的形式能更深入建設“數字化銀行”。農商銀行可運用這種方式增強銀行內部每個層次的互動性,這種運作流程也有助于商務銀行的業務得到調節優化,有助于將產品更好地優化配置,還有助于調節貨幣的價格。
(三)深入健全“智慧化銀行”的服務體系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下,“智慧化銀行”的時代已經到來,其服務系統會成為商業銀行全方位發展的關鍵點[4]。這要求農商銀行要整合業內的資源,全方位探索數字化、智能化的建造領域,在考慮業務流程的條件下,重新構造多維度的設計,讓創新更能滿足用戶業務的需求,能夠將其隨時轉變為智慧化銀行。由此,農商銀行要多角度、全方位普及智能設備,加大智慧化銀行構建的力度,在金融科技背景下,提升和優化人機交流的互動方式,積累更多的用戶。
(四)健全農商銀行金融創新機制
農商銀行在運用金融科技時,要完善金融制度。第一,要制定戰略計劃,農商銀行應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對金融科技的運用手段進行明確,利用各種技術改善金融項目。第二,創新機制,穩步推進金融科技的發展,農商銀行要塑造良好的環境,將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相結合,堅持消費者與市場為導向,優化創新的績效考核系統,設置有效的容錯制度,塑造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第三,培養高尖端金融復合型科技人才。農商銀行要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因為金融科技的運用需要這類人才,可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注重各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增加他們與其他銀行的合作交流,成立專業的金融科技團隊。
(五)加大“信息化銀行”的投資力度
隨著金融科技觀念的深入,銀行要通過多種方式獲取數據,受傳統技術創新的影響,農商銀行要與銀行業務操作中所用到的各種數據資源更好融合,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他們獲得金融方面個性化的服務。同時,農商也要不斷整合和搜集銀行內外部的數據,建設銀行大數據處理中心。在構建內部信息技術體系上,將銀行內部不同業務部門所包含的用戶信息進行整合,能夠通過不同渠道將交易的用戶整理、展開各項數據研究,拋棄原有的數據,應用和規整大批量的社會相關數據。農商銀行還要加快構建媒體和互聯網等一系列的數據共享機制,提升微信互動和社交網絡等新媒體的功能,整理用戶交流的方式,提升用戶間的交流和互動,通過全方位的數據彌補銀行原有的缺陷。
(六)優化農商銀行金融創新風控系統
農商銀行在發展中,風險控制能力是重點工作之一,可從以下的方面入手:第一,要對風險管理制度進行優化,當前大數據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欺詐的行為,農商銀行可從信用評估入手,設置新的評分規則,如從交易狀況、用戶偏好等方面獲取個人信用評分,還可利用小微商賬戶對商戶的信息進行監測設置信用評分,當出現問題時,能及時反饋給銀行。第二,要優化外部控制環境,農商銀行在處理內部風險時要改善外部環境,可聯合政府創建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實現數據的共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科技金融的引領下,農商銀行要轉變原有的生態格局,建立新型的生態環境,重視內部金融系統的科學組合,堅持創新的發展趨勢,創造人工智能化的全新型金融局面。
參考文獻
[1]周聰.商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方向的思考[J].中國商論,2020(24):69-70.
[2]馬利軍. 開創銀行服務科技創新的新局面[N]. 中國城鄉金融報,2020-12-25(A07).
[3]張翔鳴.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發展分析[J].中國商論,2020(23):91-92.
[4]陳曉暾,張惠.金融科技時代商業銀行創新轉型路徑[J].金融科技時代,2020(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