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莎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的網絡用語逐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并被人們廣泛使用,網絡用語也因其簡潔性,創造性,通俗性等特點深受大眾喜愛。本文將基于交際翻譯理論對網絡用語的英譯進行探究。
關鍵詞:網絡用語;交際翻譯理論;翻譯
一、網絡用語定義
2001年,英國著名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對網絡用語做出了最有影響的定義。他將網絡用語定義為“一種出現在所有網絡環境中并能反映網絡獨特外觀的媒介。它是電子的、全球化的和互動的。”[1]
二、交際翻譯理論概述
(一)交際翻譯理論內涵
交際翻譯理論的內涵是試圖以讀者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現原文的確切上下文含義。不同于任何翻譯理論,交際翻譯理論的目的是解決實際的翻譯問題,而不是討論翻譯理論。Newmark 認為,交際翻譯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文本分類、翻譯方法和語言功能。[3]
(二)文本類型
紐馬克將文本分為三種:表達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喚型文本。他指出“表達型文本的核心是說話者、作者或話語發起者的思想”。在紐馬克看來,信息型文本的功能在于提供信息和建議、推理或解釋等,陳述句就起到了這個功能。因此,信息性文本的譯者應強調內容而不是形式,遵循“真實性第一”的原則。第三種是呼喚型文本,其功能是激發讀者或聽眾按照原作者的意圖以某種方式行動、思考或感受。此種類型文本的目的決定了它是以讀者為中心的,譯者應遵循“目標讀者至上”的原則。
三、網絡用語英譯策略
紐馬克認為,翻譯方法的選擇取決于三個因素:文本類型、讀者群和翻譯目的[5],不同的文本類型應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下文,筆者將以每年漢語盤點中出現的熱詞為例,進行網絡用語英譯策略的研究。
(一)直譯
直譯是保持原文內容和形式的一種方式,譯者應盡量使目標語言與源語言完全相等,或至少大致相等。
例(1):錦鯉
譯文:fancy carp
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在官方微博進行抽獎,并宣布中獎者名為“錦鯉”,轉發量超過300萬。從此,這個詞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成為幸運的象征。一般是指在低概率事件中最幸運的人。在英語中,這個詞有一個對應詞叫“carp”,“fancy”這個詞的意思是非常昂貴或質量非常好的東西,因此譯文采用直譯準確地表達了該詞的意思和情感。
例(2):任性
譯文:capricious
“任性”是指自然的、直接的或真誠的行為,以及因人而異的不正當放縱。 之所以走紅,是因為發言人陸新華在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說,大家都很任性。 “capricious”是指態度或行為上的突然變化,可以如實地表達本意。 更重要的是,它遵循“以讀者為導向”的原則,關注目標讀者的反應,可以達到與源讀者相同的交際效果。
(二)意譯
意譯是一種強調信息傳遞、忠實于原文內容的翻譯方法,但結構形式和修辭手法不限于原文。
例(1):洪荒之力
譯文:give full play
2016年8月,中國游泳選手傅園慧在奧運會結束后接受媒體采訪時,因一句“洪荒之力”而走紅。如今,這句話經常被用來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同時也表明了中國人正在竭盡全力地有所作為。簡單地說,“洪荒”一詞是指地球形成后早期狀態,即史前時代的一種自然力量,因此央視新聞將其譯為“prehistoric power”,字面解釋了其概念含義,大概可以目標讀者可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直譯并沒有實現效果交流,所以我們在交際翻譯理論的指導下選擇意譯來闡述其原意。從采訪的背景來看,傅園慧在比賽中是不遺余力的,所以譯為 “give full play”是最合理的。
例(2):吃瓜群眾
譯文:spectators
這個詞最初叫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是網民回復聊天時常用的詞組,表示一群人看不懂,只是看或者偶爾發表一些評論。隨著這個詞的流行,它的含義也得到了擴展,凡是不涉及的無關人員,都可以稱為“吃瓜群眾”。 “spectators”結構簡潔,忠實于原文,且成功地向目標受眾傳播了正確的信息,符合交際翻譯理論的要求。
(三)合成法
一個單獨的詞也可以通過組合兩個單獨的形式來形成。 這個過程通常稱為合成法。通常,合成法是通過僅取一個單詞的開頭并將其連接到另一個單詞的結尾來完成的。
例(1):剁手黨
譯文:shopaholic
這個詞特指沉迷于網上購物的人群。譯文由“shop”一詞加上后綴“-aholic”組成。 “shop”這個詞以去購物的行為而聞名,后綴“-aholic”表示對某事的癡迷。有些譯者將其譯為“hands-chopping people”,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達原文的原意,但結構有點復雜,目標讀者可能會對此感到困惑。而譯文“shopaholic”利用了常用詞和搭配,使翻譯更加簡潔真實,準確地表達了原文的意思和風格??傊?,“shopaholic”更接近交際翻譯理論的內涵。
例(2):葛優躺
譯文:Ge You-esque slouching
2016年7月,網上開始出現一組名為“葛優躺”的圖片,其源于1995年中國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葛優的身姿,譯文是演員姓名、后綴“-esque”和“懶散”二字的組合。后綴“-esque”在英語中常接形容詞,表示事物的特點或風格,更重要的是,“slouching”這個詞意味著以極其懶惰的方式站立、坐著或躺著。因此該譯文符合目標語讀者的表達習慣,獲得與源語讀者相同的交際體驗。
四、結語
網絡用語具有豐富的語言特征和文化內涵,生動地反映了社會的多樣性。本文交際翻譯理論的角度出發,在實例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三種網絡用語的英譯策略。這三種策略可以有效地將不同類型的中文網絡用語翻譯成地道英語,為減少網絡用語翻譯造成的跨文化交流障礙。在翻譯時,譯者應靈活采用不同的策略,以實現忠實、生動的翻譯。
參考文獻
[1]David Crystal. Language on and the Internet[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Newmark Peter. Appro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2
[3]李亞蕾.交際翻譯理論下的新聞英語翻譯方法[J].英語廣場,2018(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