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莎
摘要: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而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其中,高校青年教師更是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力量,青年教師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直接影響著高校學生的道德品質及健康人格的培養,更影響著國家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的深度。因此,本文將對提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意義和方法進行分析,以期給予各高校青年教師以啟迪。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主要包括:敬業愛生的職業準則,教書育人的職業使命,嚴謹治學的職業態度,為人師表的職業要求,自我糾錯與自我反省的思想境界[1]。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僅是自身職業修養的體現,更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下我國倡導立德樹人的教育方向,要想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首先教師自身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提高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意義深遠,需要相關教育部門、高等院校及高校教師自身加以重視,從而為高校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一、高校青年教師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意義
(一)提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并促進教師隊伍建設
青年教師是促進高校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力量,是學校與學生聯系的橋梁。一所優秀的大學離不開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團隊。作為一名高校青年教師,應具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和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同時兼顧教書育人與科研任務,而在此要求下,提高自身職業道德修養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當老師們都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同時,也會感染和帶動周圍老師共同提升,并形成競爭機制,以帶動更多教師關注個人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形成物以類聚的效果,從而促進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老師們的職業道德修養提高了,教師們才會更加認真的投入更多精力在教學活動中,注重教學品質,注重對學生的言傳身教,更好的提供教學的質量。
(二)提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助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
高校青年教師是學生的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其職業道德、修養與人格品質對學生的成長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學校師德師風的好壞是決定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老師不僅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其言行舉止都會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一名有高尚職業道德修養的老師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三觀和遠大理想抱負,高校青年教師要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以高尚的師德師風與淵博的學識教育與感染學生,以身立教[3]。
(三)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利于校風學風建設及端正師德師風。
當前,隨著經濟與科技迅猛發展,人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但也使得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滋生。甚至有些青年教師也受到這些思想荼毒,出現師德師風敗壞問題,具體體現為:責任心缺失、學術不端及學術造假、功利意識重、教學散漫[4]。這一系列的職業道德修養缺失問題,最終會形成不良的校風。因此,亟需提高教師個人職業道德修養,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讓高校教師心中有一桿稱,能夠衡量自己是否真正肩負起教書育人的崇高使命,從而促進校風和師德師風的建立。
二、高校青年教師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探討
(一)開展多種形式教育活動,從思想上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在新教師招聘時,將職業道德修養考評作為崗位招聘重要考核項目,促進教師提高對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視,同時對于新進高校教師,應要求其必須參加教師崗前培訓。自覺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課程,學習完后撰寫心得體會,使得新進教師在真正上崗之前就樹立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意識。對于已入校多年的教師,需定期開展相應的思想教育學習課程,并進行考核,形成常態化機制。讓高校教師在備課和科研之余,能停下來思考、傾述,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真正在思想上提高認識。
(二)建立完善的職業道德修養監督機制與教師評估體系
一方面,高校應出臺規范、完善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監督機制。明確相應的規章制度,讓教師有制可依。同時拓展監督渠道,利用官方網站等多種方式,并充分發揮學生監督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可通過這些線上線下的渠道,對教師的政治立場、行為品德、育人效果、愛生敬業等情況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師德師風敗壞現象可及時進行舉報,從而實現對教師師德師風全方位的監管。另一方面,建立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考核、激勵等長效機制,優化教師師德師風,將青年教師的德道修養、人格品質、師德師風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參照,納入老師年終績效考核。
(三)發揮典型模范帶頭作用
高校可以評選出一些具有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典型人物為這些教師頒發相應的獎項,并加以宣傳,讓全校的教師意識到這些典型教師是教師職業發展的標桿,并意識到學校對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視性,從而引導全校教師要向他們看齊,。同時高校在樹立模范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模范宣傳環節,不僅僅通過表彰,頒獎會等方式,還需利用“三微一端”的宣傳方式,讓全校師生利用微博、微信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參與模范事跡的評選、投票、宣傳轉發,同時可選擇典型案例,拍攝小視頻在抖音等平臺轉發,真正讓全校師生都了解模范、學習模范[6]。充分發揮模范的帶頭作用,正向引導師生向其學習,為其今后的生活及工作打下良好的道德素質基礎。
(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健全社會保障機制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道德文明宣傳,讓全社會充分意識到道德的重要性,充分意識到教師具備職業道德修養對于教育發展的重要性。教育相關部門可以在高校內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師德師風“紅七條”等內容進行廣泛的常態化宣傳,讓教師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端正的人生觀、思想觀、價值觀,對自身的職業素養進行提升,同時也為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7]。此外,應健全對于教師薪酬體系的保障機制,也可讓教師們更多的將盡力放在崗位工作上,減少因基本生活壓力而導致的職業道德缺失行為。
相較于其他職業,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要求會比其他職業道德要求更高。建立一支高職業道德修養的青年教師隊伍已成為各高校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需學校、社會等多方努力,幫助高校教師自覺提升職業道德修養,肩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抵制不良誘惑,一心一意,堅守教育底線和崗位,為社會發展為國家富強培養高素質。
參考文獻:
[1] 吳東.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意義及方法[J].大眾科技,2019,21(11):101-103.
[2] 呂吉鳳 . 提高高校教學管理者素質芻議 [J].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7(5):109-110.
[3] 張微娜.提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性與路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53):10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