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加
摘要:近幾年,各個地區在建設草原保護工作上都以補償獎勵、承包經營為主,各地都在積極地開展工作。這幾年,草原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在牧區生態保護工作中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問題。在草原生態治理綜合技術措施中,關于完善草原牧區的償失和獎勵機制、特殊地區重點工程建設和管理、草原監督管理體系、草原蟲鼠害的生態治理工作這幾點上,需要重點研究分析。
關鍵詞:草原生態;綜合技術;措施研究
由于牧民對草原的亂墾亂挖、過度放牧造成了草原大面積退化,這幾年又因為氣候原因干旱少雨,草原出現了退化、沙化和鹽澤化的現象,牧民過度放牧,草原再生草的能力也大大降低,天然草場逐漸減少,人工草場有建設不起來。生態環境被破壞,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環境也受到了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極大力度對草原進行生態治理,改善草原退化現象。
一、草原生態保護出現的問題
草原面積廣大,草原出現問題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對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所以開展草原生態保護可以促進自然與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數年來人們對草原過度開發利用,比如對草原亂墾亂挖、過度放牧,再加上氣候原因,讓草原出現退化沙化等現象,草原的生態平衡被打破,自然災害也隨之而來,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讓人們無力抵擋,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國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由于自然災害頻頻發生,草原被破壞的現象逐漸顯現出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草原的生態保護工作,并且加緊實施起來。自2011年起,我國先后建立了青海、西藏、內蒙古、新疆等八個草原牧區,積極并全面開展草原生態保護的工作,重點加強了補貼獎勵這一部分,我國每年對草原禁牧的補助的投入達到100多億元,其中也有草畜平衡補助和牲畜生產性補助[1]。
各地的草原生態保護工作不斷開展,我國禁牧的草原面積也越來越大,在草原生態建設效果顯著的同時,也伴隨著其他問題的產生,比如,生態保護工作中對牧民的補助不足、牧民的收入水平與生態保護工作的矛盾等,所以在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牧民往往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違背生態保護工作的有關規定,仍然按照之前的方式進行放牧。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草原生態移民工程中,牧民的生活沒有了保障,要靠打工來維持生活所需,但是牧民長期在草原上長大,一直靠放牧來維持生活,所以沒有其他的生活技能,只能靠自己的勞動力來工作,但是這樣工作并不穩定,收入也不高,這樣的情況讓牧民出來后又回去。
二、草原生態治理綜合技術措施研究
(一)完善草原牧區的償失和獎勵機制
當前的草原生態治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為對牧區的補貼和獎勵制度并沒有進行優化,牧民對當前的制度有問題和意見,所以很多草原生態治理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所以要立足于制度本身進行分析和解決。在分析問題時一定要從多種角度來分析,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考慮問題,照在牧民的角度上,就要優化當前的償失和獎勵機制,讓牧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所以要制定出一套完整且完善的償失和獎勵制度,制度要明確牧區的標準,讓牧民嚴格執行,然后對牧區休牧的時間、草場恢復的標準和草場生態治理的方法都要有明確的規定。比如,對于草原生態環境極其惡劣且草場嚴重退化的要實行禁牧措施,嚴禁私自擴大放牧面積,并且會通過承包草場,獎勵補貼的方式保障牧民的基本經濟收入,加大對牧民補貼的力度,比如,建立休牧補貼制度,給牧民發放現金補償或者飼料補償,對于禁牧、休牧的牧民給予一定的獎勵,調動牧民保護草原、建立生態草原的積極性,確保草原生態治理工作順利進行[2]。
(二)注意特殊地區重點工程建設和管理
在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時,要有計劃地進行,要有目的性的開展,在以后的工作開展中對于某一部分重點加強建設。對于草原退化的趨勢來看,以后的工作要重點進行退牧還草和退耕還草,這樣才能讓草原恢復到一定的狀態。對于一些生態環境比較差、經常受到自然災害侵襲的地方,在春秋兩季的時候,要做好封原育草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護草場,根據草場嚴格控制牲畜的數量,保證非生產畜比例的平衡,讓母畜比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在春冬兩季的時候,要做好集約化經營,積極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采用技術措施和科學管理,提高生產量。讓草場建設也畜牧業發展共同進步。對于退牧還草和退耕還草,要著重進行退耕還草,改變之前傳統的飼養模式,采樣新型技術,推進牲畜的發展。
(三)建立健全草原監督管理體系
在草原生態建設工作現有的成效上再繼續加強草原生態建設就要建立并完善一套草原監督管理體系,這是保證草原生態建設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根據實際的工作情況,要逐漸加強草原監督的力度,根據工作內容對草原的管理以及其他工作的進行做好監督,建設一支強有力的隊伍,讓一些素質比較高,能力比較強的人才加入隊伍,并完善一些基礎設施,對部分建設投入資金,從而加強草原生態治理的監督力度。培養一批專門進行草原生態治理工作監督的人員,可以成立一個監督管理部門。為了可以更好地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要將各部門協調起來,并且配合監督部門的工作,嚴格執行草原生態治理工作,同時要提升草原生態治理工作中監督部門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只有這樣才能做好草原建設[3]。
(四)做好草原蟲鼠害的生態治理工作
草原生態治理工作中還要解決草原蟲鼠害的問題,蟲鼠害得破壞力不亞于人模對草原的破壞,所以在草原生態治理當中一定要重視這項工作,而且這項工作是長期的。在解決蟲鼠害問題的時候,要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解決蟲鼠害問題。同時,要讓人們意識到蟲鼠害得嚴重性以及防止蟲鼠害得優勢,積極防止蟲鼠害。雖然在防止蟲鼠害的時候,化學手段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實施中盡量不要依賴化學手段,因為化學手段主要是通過農藥,但是農藥畢竟是有毒的,所以盡量不要用。在蟲鼠害防治工作中可以利用生物鏈,根據生物鏈的原則,例如,綠色植物是草食動物的食物,草食動物是肉食動物的食物,一些肉食動物又是另一些肉食動物的食物,依據這個原理,可以在草場上搭建鷹臺和鷹架,或者老鼠夾等工具,降低老鼠的數量,保護草場。但是在投放工具的時候不能遍地都投放,所以要根據鼠害的密集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投放,把人力和物力集中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治鼠害,要保證防治的區域沒有落下的地方。所以在蟲鼠害防治工作中要積極推廣這種生物防治,重視蟲鼠害工作,集中消滅蟲鼠害,將蟲鼠害得威脅降到最低,更好地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草原生態治理工作中,要著重分析工作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措施,在提出禁牧休之前,要保證牧民的基本收入,不然牧民的生活沒有保障,為了自身的利益就不會遵守法律,草原生態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如何保持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建設草原監督制度,并讓工作人員及牧民重視防止蟲鼠害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成文.草原生態治理綜合技術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No.199(07):64-64.
[2]趙燕蘭,周青平,曾鸝,等.沙化草地植被恢復治理技術研究綜述[J].草原與草業,2017,29(003):7-11.
[3]白瑪才吉.草原鼠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分析[J].畜牧業環境,2019,000(011):P.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