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劍鑫

摘要:地下商場、地鐵、地下倉庫等大量地下空間不斷涌現,消防無線通信三級網作為一線消防隊站作戰時內部使用的無線通信網絡,在地下空間滅火救援中經常出現存在通信受阻現象,極易造成滅火救援行動遲緩和重大人員傷亡。本文對地下空間消防無線通信三級組網特點、現狀和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優化地下空間消防無線通信措施。
關鍵詞:消防無線通信三級組網;地下救援;通信障礙;策略
一、問題提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
口基數不斷增加,為了減少土地資源浪費,且能滿足日益增加的物質生活文化需要,地鐵、地下商場、地下倉庫以及地下娛樂場所等地下空間建筑日益增多,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方便的同時,地下建筑功能、建筑建構、建筑消防設施與防火標準等各種矛盾日益凸顯,火災隱患較為突出。無線通信三級組網是當前消防指戰員指揮作業的最主要業務聯系方法,在地下空間滅火救援中,濃煙是威脅生命安全的第一因素,通信指揮體系若不能高效通暢,成了“聾子”、“瞎子”,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不能掌握火災實時信息,收不到進攻撤退信號,極易造成滅火救援行動遲緩和重大人員傷亡。目前無線通信網絡在消防設備、運營使用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筆者曾做過地鐵站無線通信測試,地下二層與地面無線通信信號微弱,地下三層與地面無線通信終中斷,一旦發生火災,地下二層、地下三層聽不清或者聽不到命令,一線戰斗員不能將前方火災情況反饋回指揮部,假如在救援中出現帶電滅火或者存有易燃易爆物品,普通的水介質滅火劑無法有效滅火救援,還易擴大伙食,失去滅火良機,造成人員傷亡,后果將不堪設想。基于地下空間救援的通信保障需要,運用科學的無線通信保障方法和健全完備的無線通信保障指揮系統至關重要。
本文結合地下建筑特點,以地鐵站為例,對地鐵通信特點、地理位置、無線通信建設以及消防無線通信使用等方面進行分析,對地下建筑滅火救援時消防無線通信使用提出建議。
(二)地鐵站無線通信簡述
地鐵站一般位于城市重要地帶,周邊大多配套商場、市場、經濟圈、客運站等,客流量較大,站、廳一般設置于負1層、負2層,負3層是員工辦公區域和值班休息區域。雖然在建設過程中盡量完善通信設施建設,但仍存在盲區和諸多不完善之處,例如地鐵公司一般內部通信設置有線通信、800M無線覆蓋較廣,但目前地鐵站350M無線覆蓋較窄,消防隊站800M手持臺數量配備較少,火災現場救援350M手持臺使用頻次又比較多。再例如,在搭建消防無線通信設施的過程中,通常采用常規網形勢,地下空間較為密閉,結構采用鋼混結構,其鋼混結構部件一定程度上對無線通信有所屏蔽,常規網難以正常發揮其通信作用,無法保證火災救援現場的通信暢通。一旦通信受阻,前后方無法正常通信,救援方案無法科學制定,參戰指戰員無法科學處置。
二、地下建筑消防通信三級組網現狀
在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各類先進設備日新月異,國家清楚認識無線通信科技對生活工作的影響程度,隨著消防無線通信裝備在滅火救援中作用日益突出、舉足輕重,各級政府更加重視無線通信系統建設步伐,但實際上,目前經濟發達城市與經濟欠發達城市無線通信系統層次不一,很多欠發達城市仍舊存在設備落后,技術落后的現象,地下停車場、地下倉庫等地下空間場所信號接收弱甚至沒有信號。地鐵公司對消防安全屬于重視度較高的單位,消防通信設施較為完善,實際上現有很多地下建筑消防通信設置不完善、不規范,甚至還存在連常規網都未設置的老建筑,現有的通信設施只能滿足小型火災,面對大型災情,就使得消防救援部門作業起來受到了嚴重阻礙,束手無策。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消防救援部門自身也存在很多問題:1.消防通信設備不健全,盡管城市800M覆蓋面較廣,但消防隊站特別是政府專職隊伍800M手持臺配備數量較少,較多使用350M手持臺作業,無法保障地下消防通信任務。2.對于我國現在的消防通信工作而言,目前的消防通信信號覆蓋范圍小,尤其是不能實現縣級市區、鎮級區域的完全覆蓋。3.發達城市和不發達城市經濟不同,政府和消防大隊對消防無線通信的重視程度不同,很多欠發達地區對消防無線通信系統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先進的無線通信設備得不到配備。4. 消防通信模式單一,消防無線組網技術欠缺,指戰員對無線通信技術和消防通信設備不夠精通,通信裝備維護不到位,其配件破舊勞損,電容器損壞、接收天線受損等問題都會影響無線通信的效果。
三、解決對策
消防三級組網是每個參戰中隊內部、中隊前后方、指揮員與
班長之間、班長與駕駛員和戰斗員之間的通信網(如圖示1-1),該網活動范圍小、環境條件更為惡劣,要求通信半徑不小于500m,特別是地下建筑火災發生后,消防三級組網性能受到嚴重影響,極易前后方通信不暢。
(一)加強通信建設。消防無線通信設備是城市消防工作的必備手段,無論是政府、消防大隊,還是企事業單位,都要充分認清加快無線通信建設的必要性,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區(市)縣級城區、鎮級區域甚至更小型的區域的消防無線通信設備建設,完善地下建筑控制臺、基地臺等消防通信設施建設,著力加強地下建筑內通信電纜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更加先進的通信設備,建設具備現代化功能、高科技含量的消防無線通網絡,組成獨立運行的消防通信系統,擴大通信覆蓋范圍,從基礎層面解決消防無線通信問題,為消防救援快速處置提供強有力的通信保障,進一步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二)加強通信訓練。消防救援部門要立足當前應急管理部新時期“全災種,大應急”要求,廣泛開展消防應急通信培訓班,培養應急通信保障人才,建立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和作戰機制,強化消防應急通信實戰化訓練和滅火救援現場保障,消防隊站要做好轄區重點單位特別是地下空間建筑應急通信測試,掌握通信盲區,及時反饋相關單位盡快完善,發現問題,積累經驗,總結提高。在無線信號較弱的區域,滅火救援時可以架設350M差轉臺提高現場信號覆蓋范圍,立足消防救援部門崗位大練兵任務實行常態化考核,以考促訓,夯實專業技術基礎,做到隨時“組成網、聯的上、不中斷”,為滅火救援任務的圓滿完成提供強有力的通信保障。
(三)加強技術更新。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消防通信隨之迅猛發展,常規網落無線通信頻段在小規模災情的救援當中游刃有余,當遇到大規模災情時,單一的常規網無線通信頻段就會顯現乏力,通常會出現一個頻段內通信人員過多、信號不好、指揮混亂等情況,消防救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都要積極配備更為先進的通信設備,學習更為先進的通信網絡技術,努力實現消防救援隊伍可以與企事業單位無線通信的轉換互通,尤其是數字化手機、集群網無線電臺、POC對講機以及消防通信頭盔等的運用,杜絕無線通信手段的單一性,合理運用多種通信聯絡手段,提高火災現場通信效率。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地下建筑消防無線通信具有鮮明的特點,完善地
下建筑消防無線通信建設具有重大意義,促進消防無線通信系統日益完善,使消防無線通信更加數字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同時,強化消防救援人員對無線通信技術、設備的熟悉,增強消防人員對無線通信設備的使用能力,促使操作人員更加專業化,確保無線通信處于暢通狀態,保證地下建筑滅火救援工作高效開展,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參考文獻:
[1]裴建國,朱紅偉.論消防通信裝備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07,23(12):64-65.
[2]盧瀅,張雙建.地鐵消防無線通信系統[J].移動通信,2003,(6):62-65.
[3]王值忠.淺談地下建筑系統消防通信問題的解決[J].現代通信,2000,1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