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洋
摘要:甘蔗屬于我國的一種常見糖料作物。這一作物不僅僅能夠為人們日常提供一定的營養物質,同時雙高類型的甘蔗也會影響到相關產業的發展情況。尤其是在南方地區中,甘蔗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經濟作物?;诖?,本篇文章針對甘蔗雙高栽培技術的有關內容進行了簡單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甘蔗;栽培技術;雙高;應用
甘蔗屬于禾本科草本類植物,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經濟作物,其經濟效益較好,不僅能夠有效改善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就我國而言,甘蔗的種植面積還是十分可觀的。如何實現甘蔗的高糖高產是種植人員必須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
一、科學選種
為了能夠實現甘蔗的雙高,還需要在選種階段中進行科學地選種。一般來說,所選擇的甘蔗類型應該要具有比較好的宿根性以及抗逆性??梢哉f,雙高甘蔗的種植,選種工作是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項內容。所以,相關人員還需要對甘蔗的品種進行科學的判斷與分析,選擇更為優質的品種。
二、適時開溝播種
在進行開溝播種時所選擇的開溝方式往往需要依照實際的情況來進行,如果要進行順風開挖,種植人員要選擇好挖掘的深度以及寬度,并且其種植的行距一般需要在1米1以上,以便后期收割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實現甘蔗的雙高,種植人員還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來進行播種工作,不同時節的播種時間有所不同,種植人員需要抓準時機。另外,如果是需要在冬季種植,還需要對溫度做好嚴格的把控,當溫度過低時,要及時進行保溫覆蓋等工作。
三、完善種植區硬件基礎
甘蔗種植的過程中其硬件基礎條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基礎的環境主要包含了種植區的道路以及水利設施等。在進行甘蔗種植時,種植人員需要對甘蔗種植區的道路進行合理的規劃,選擇適合的道路數量。另外,對于旱地甘蔗而言,如果沒有辦法實現有利的灌溉條件,還需要合理增加水利設施建設,遵循廣泛灌溉的原則。
四、肥料施入與病蟲害治理
在甘蔗的生長過程中,如果能夠汲取到更多的營養成分,自然也就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增加自身的產量以及品質。對此,在對肥料進行選擇的時候,一般可以選擇使用復合肥、有機肥或者是農家肥。另外,為了能夠進一步防止病蟲害問題的發生,在對甘蔗進行施肥的時候也可以在肥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殺蟲劑[1]。除此之外,對于種植人員來說,在進行完施肥工作之后,還需要進行蓋土。一般蓋土后的一周之內,要噴灑除草劑來抑制雜草的生長,避免此類雜草影響到甘蔗養分的吸收情況。肥料的施入工作對于甘蔗的雙高而言至關重要,而病蟲害的防治對于實現甘蔗的雙高而言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在種植甘蔗的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病害問題有黑穗病等,常見的蟲害問題有粉蚧殼蟲等。針對此類病蟲害問題,種植人員可以選擇利用農業與藥物相結合 的方式來進行治理。最后,種植人員還要注意,病蟲害處理后,也需要對甘蔗地進行進一步地清理工作,避免病蟲害問題死灰復燃。
五、深耕深松與田間管理工作的開展
甘蔗的雙高栽培技術中,深耕深松技術十分常見。通過這一技術的利用能夠從一定程度上使土壤的結構得到改善,也可以使整個耕作層得到進一步增厚,使甘蔗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到更加充足的水分。在利用這一技術進行甘蔗栽培時,具體可以分為兩步:首先,種植人員在種植甘蔗之前,要通過整地來使耕地更加平整。種植人員可以使用中型拖拉機來開展這一工作,其耕地的深度可以控制在30厘米左右,接著再利用較為大型的拖拉機來對表面的一些硬土等進行粉碎。其次,在進行甘蔗種植之前,還需要利用1.2米左右的行距來進行種植工作,在種植的第二個年頭,需要對甘蔗之間的行距進行松土,其松土的深度可以控制在25厘米左右。除了深耕深松外,種植人員還需要注重田間管理這一工作。關于田間管理的具體方式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在進行甘蔗的種植時,種植人員需要觀察甘蔗之間的距離,如果距離超過35厘米,需要及時進行補栽,一般來說,種植人員往往會選擇育苗,并且在移植完成后澆灌定根水,確保栽種的基本苗數量在5500左右即可。第二方面,相關的種植人員還應該要對種植的區域開展監管,做好肥料追加的應對工作。一般來說,在甘蔗拔節之前,如果甘蔗的高度較低,那么種植人員還需要及時進行肥料的追加,并且在施肥的時候,其施肥高度與甘蔗的根部距離要保持在8厘米左右,其松土的深度也需要控制在8厘米左右,最后還需要利用除草劑的噴灑來進行封閉。
六、不同時期的栽培技術
(一)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中的栽培技術,涉及到的內容主要就是品種的選擇以及土地的整理。種植人員在選擇種植的土壤時,要選擇較為肥沃的土壤,一般來說紅壤以及砂質壤是較為適宜進行甘蔗種植的[2]。在合理選擇種植的土壤后,為了能夠使后期甘蔗的透氣性比較好,種植人員還應該要進行精細的犁耙工作。犁耙的次數一般可以控制在三次左右。第一次犁耙主要是對土壤中的一些雜草等進行處理,使土壤的肥力能夠有所提升。第二次犁耙主要是對土壤中的剩余雜草進行更為深入地清除,同時也會對土壤中的一些幼蟲等進行清理。第三次犁耙一般可以和種植交叉完成。
(二)種植階段
1.切段留芽
在對種苗進行處理的階段中,種植人員要進行切段留芽這一工作。這一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在甘蔗種植前三天左右,對甘蔗的苗葉進行剝除,并且需要切留兩個左右的芽眼。如果在對芽眼進行切留的時候,發現芽眼本身比較飽滿,那么一般需要切留兩個芽眼為一段;如果芽眼本身的質量比較差,則需要切留三個芽眼為一段[3]。最后,在進行切段留芽時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使切口保持完整,不能夠讓芽眼受到損害。
2.消毒處理
在進行完甘蔗的切段處理后,還需要利用石灰水或多菌靈來對甘蔗進行消毒處理。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有效對甘蔗進行消毒,使甘蔗可以更加健康的生長,減少病蟲害問題的發生概率。
3.芽眼處理
消毒階段后,對于一些不夠飽滿且優質的芽眼,種植人員還需要進行催芽這一工作。具體的催芽方式為:首先,利用香蕉葉等作為墊層,把種苗利用牛肥進行覆蓋,也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農家肥等,接著再蓋上一層牛肥,還需要進行澆水等工作,最后再利用甘蔗苗進行覆蓋,覆蓋的時間一般在兩天左右,當大部分的芽眼趨于飽滿,則可以繼續進行后續的種植工作。
(三)生長階段
在甘蔗種苗的生長階段中,種植人員應該要積極進行澆水、施肥、除草等工作,如果發生了病蟲害等問題,也需要及時進行治理。尤其是在一些較為炎熱干旱的天氣環境下,種植人員還需要及時進行澆水,使種苗能夠順利的生長;在面對雨水較為豐沛的情況下,要及時做好相應的排水等工作,確保土壤的透氣性;隨著甘蔗苗的不斷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也會不斷增加,因此種植人員還需要科學開展施肥等工作,并且要依照甘蔗苗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除草等工作。
(四)砍收方式
一般來說,為了確保甘蔗苗的甜度以及產量,往往需要在甘蔗“回糖”之前進行砍收這一工作。另外,在對甘蔗進行砍收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還需要注意保護蔗兜,避免其損壞,使甘蔗可以在更為良好的環境中生長 ,保證下一年蔗芽的萌發。
結束語:甘蔗的種植可以說是一項十分經濟的產業,對于提升農業效益而言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相關部門以及種植人員還需要對現有的甘蔗栽培技術進行不斷完善,積極引進雙高的栽培技術,使甘蔗種植的整體效益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文翔.甘蔗高產高糖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
[2]張志云.旱地甘蔗高產高糖栽培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8-29.
[3]何愛民.旱地甘蔗高產高糖的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