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世春
摘要:消防工作和人們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系,做好消防工作也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提升人們生活的安全性。在滅火救援工作中,消防員作為主力軍,既要保證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又需要做好個人防護。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消防事業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依然存在著由于消防員個人防護意識不足而引起的不必要傷亡,因此提升消防員現場避險和安全防護能力十分有必要。
關鍵詞:消防滅火;救援現場;緊急避險;安全防護;措施
1分析消防滅火救援行為存在的風險問題
現代城市發展極為迅速,諸多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這些建筑結構,不僅能美化城市景觀,更能節約土地與各類資源。但是,受城市發展、建筑結構優化等因素影響,消防滅火救援行動難度增加。其中,部分建筑外觀新穎,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建筑結構,都相對復雜,此種現象,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能,在出現火災事故后,還會導致救援風險加大,人員難以逃離現場,甚至阻礙滅火救援工作開展。對上述因素加以分析,其主要原因,還在于防護工作存在不到位現象,且應用的安全措施較為滯后。在這些因素影響下,勢必會增加消防滅火救援工作難度,增加滅火救援風險。要想在此種環境中,完成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作為消防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極強的心理素質,更要制定科學優化之策,制定合理的消防滅火救援方案,以此維護消防滅火救援工作開展,最大限度降低火災滅火救援導致的人員傷亡,或是經濟損失。
2消防滅火救援人員的現場緊急避險技能
2.1現場觀察,專業預判
為了提升滅火救援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減少自身遭受的風險,消防員在進入現場之前需要對火情進行全面細致的偵察,深入了解和分析火災的形勢,偵察內容主要包括建筑結構、火勢蔓延速度和范圍、是否會引起爆炸等,同時隨著救援工作的深入進行、火勢的進一步發展,要掌握不同階段的火場信息,及時將信息匯報給一線救援人員,使消防員能夠將信息和現場實際情況相結合,也便于基層指揮員下達指令。如果火災發生在特殊區域,例如化工廠、煙花廠等易燃易爆地區,救援人員需要對現場進行考察,最重要的是首先要疏散被困群眾,讓群眾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冷靜等待救援。此時消防員也需要保持清醒頭腦,觀察火勢情況,切不可貿然行動,在掌握建筑物特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劃分出緊急避難區,盡可能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
2.2巧用策略善用避險方式
為提升消防滅火救援能力,需要在各項工作開展前,做好培訓。在培訓工作中,不僅要以救援能力為主,更要使消防工作者,在培訓工作中掌握緊急避險姿勢,結合培訓所學內容和理論知識,巧用滅火救援策略。進而將滅火救援的理論與知識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消防工作人員,在滅火救援工作中,在最短時間內應對存在的風險問題。例如,在火災事故現場,遇到嚴峻火勢強攻時,極易導致建筑物出現坍塌現象,在此類問題出現后,消防工作者,要在最短時間內進行科學避險,并應用正確的避險姿勢,在完成救援任務同時,維護自身安全。如建筑物出現坍塌問題時,消防工作者,需要以下蹲爆頭方式深入墻角,或是選擇臥倒方式,做好頭部防護工作,確保消防人員頭部不受傷。要想做好此項工作,消防人員應熟知并掌握這些技能。
2.3正確利用緊急呼救
實際的消防救援操作中,消防人員難免將身陷險境,特別是當氧氣消耗殆盡時,消防員很容易因為體力不支而陷入昏迷狀態,此時最直接的緊急避險方式就是發出緊急呼叫,要把險情、狀態與相關信息等都上報至消防隊指揮中心。消防工作開始前應為每名消防人員配置無線設備、呼救信號器,通過這些設備來呼叫,而且要鎖定所有能夠引起隊員注意的設備,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方法來進行緊急呼救,以達到緊急避險的目標。
2.4加強重點風險應對
火災的高溫、高熱是引起人員傷亡的因素之一,而火災引發的濃煙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根據數據調查研究顯示,因為濃煙而導致傷亡的消防員數量占總數的75%,因此需要加強消防員防煙意識的培養。消防員在深入救援現場遇到煙霧時,可以利用相關儀器對現場進行測量,初步分析出火勢蔓延的方向,初步了解火情信息,為滅火和救援工作提供必要參考。如果發現門窗縫隙存在煙霧,在測量后發現溫度過高,那么可以判定房屋內部可能有大火,此時需要立刻打破門窗,將火勢和煙霧釋放,防止轟然造成更大損失,同時立即對門窗做降溫處理。如果門窗無法完全打破,可以利用水槍對其進行物理降溫,主要目的還是要防止發生轟然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消防人員在此過程中需要站在高處,利用建筑物作為掩護,防止受傷。
3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的安全防護措施
3.1合理選擇救援時機
消防救援不僅需要消滅外部的明火,還需要將注意力放在內部救援方面,這就要求指揮員根據火勢情況,判斷最佳救援時機。從以往的實例來看,建筑物內的火災大致可以分為初始時期、發展時期和消亡時期。隨著火災從出現到蔓延,可以分為初燃和猛燃階段,初燃階段火災溫度低、有少量煙霧,不會引發建筑坍塌,這也是進入建筑內部開展救援工作的最佳時機;一旦火勢發展到猛燃階段,此時建筑物內煙霧濃烈,有劇烈毒性,此時進入建筑內部將會面臨巨大風險,可以采用水槍、滅火器等裝備開展內部救援工作。
3.2以安全防范為基礎選擇適合救援時機
在消防救援工作開展中,不應僅局限于外部滅火工作,還應做好內部的救援工作,并在此項工作開展同時,掌握好內攻時機。因此,在此項工作中,需要掌握建筑火災情況以及火災發展時期,并隨著火災的蔓延與發展,掌握火災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并選擇適合的滅火救援時機。例如,在初期火災中,室內溫度相對較低,且出現于某一角落,但是,此時的火災事故,并無坍塌風險,在此類火災撲滅后,短時間內無灰燃風險,應在此時進行滅火救援行動。在火災事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室內溫度較高,且極易出現坍塌現象。在此時應借助外部滅火設備,合理管控火災事故,選擇適合實際,進行滅火救援工作。如借助水槍、滅火器等輔助工具,輔助救援工作開展,做好滅火救援工作同時,最大限度維護救援人員生命安全。
3.3電線的安全防范
在火災中,除了高溫和濃煙的危險之外,建筑物的電路也是導致消防員傷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滅火救援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消防員需要詳細檢查建筑物的電路運行情況,確保在火災時電路處于關閉狀態,為各項工作創造條件。不僅如此,還需要隨著火勢的蔓延對電路進行動態化管理,查看建筑物四周是否存在漏電情況,如有特殊情況發生,需首先解決漏電問題。消防員需要佩戴好專業設備,包括絕緣衣物,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為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保障。
結論
滅火救援風險較高,且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為確保救援安全,做好高效滅火工作,需要掌握科學滅火救援之策,以此為基礎,做好緊急避險與安全防范等多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滅火救援工作,不斷降低滅火救援風險。強化安全防護工作,提高救援水準,及時規避在事故中帶來的不良風險。借助緊急避險或是安全防范工作,規避不良風險,在保護群眾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同時,最大限度保護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趙國剛,陳衛平.不同地形條件下的火場緊急避險方法探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1):64-65.
[2]曲彬德.森林滅火人員傷亡原因及對策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9,5(21):67-68.
[3]譚偉.淺談消防員滅火救援中的緊急避險[J].消防界(電子版),2019,5(06):23-24.
[4]王玨.防御型緊急避險的成立條件及其適用[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