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英偉
摘要:在企業管理中強化提質增效,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既是企業管理的永恒話題,也是油田建設施工企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面對內外部經濟環境嚴峻、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和加強管理的新要求,油田建設施工企業如何加快轉型發展,在高質量穩健發展的新起點上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是企業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油田建設;內外部環境;提質增效;措施
一、油田建設施工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條件
(一)內部矛盾問題突出
一是隊伍結構不合理,高端管理人才缺乏,操作骨干人才不足,壓縮用工總量與優化隊伍結構矛盾明顯。二是固定成本偏高,人均成本過大。三是項目成本控制能力不強,責任成本分解不到位。項目管理中存在重進度、輕成本的思想,當平衡工期與成本時,大多數項目以進度為重,投入過量資源,導致施工成本不斷增加,項目盈利能力明顯不足。
(二)外部環境復雜多變
一是受油價波動的影響,石油企業內部承受巨大經營壓力,壓縮投資、暫緩項目建設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二是受竣工結算周期影響,項目結算收款異常艱難,未結算收款總額巨大,資金成本不斷攀升,資金緊張局面依然存在。
二、油田建設施工企業經營現狀分析
客觀地講,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油田建設施工企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在十幾年前,油氣工程建設高潮迭起,規模效益掩蓋了諸多問題。隨著油價斷崖式下跌,市場寒冬到來,成本高效益差等問題立即凸顯出來,成為了企業生存發展的瓶頸。
(一)油田企業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油田建設施工企業是伴隨著國家油氣產能建設而成立的。近年來,受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行業特點、歷史遺留等問題的影響,造成企業應對市場寒冬的招法不多,發展后勁不足,創效能力不強。一是結構性缺員和整體性冗員的突出矛盾。二是資金周轉困難,資產流動性差,導致負息資金數額巨大。承攬工程受多重因素影響,竣工結算緩慢。
(二)建設市場盈利空間逐漸縮減
石油行業外部市場化程度較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民營企業機制靈活,不合理壓價和違規操作現象屢見不鮮。行業內部受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影響,整個石油產業投資銳減,由此給油田建設施工企業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市場環境。
(三)項目管理模式有待改善
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問題,致使項目管理粗放,鋪張浪費現象時有發生。一是項目管理團隊效益意識差,尤其是項目經理效益意識不強。二是目標成本形同虛設,責任成本管理不到位。盡管多年來,施工企業也在實施目標成本管理,但真正按目標成本實施管理的寥寥無幾,目標成本只是作為確定項目利潤目標的依據。目標成本的形同虛設,致使項目經營指標承接、各項費用的分解、承擔,全員、全面、全方位績效考核的主體責任不能得到有效落實。
三、油田建設施工企業提質增效的措施
面對嚴峻的內外部經營形勢,企業必須緊緊圍繞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方針,進一步增強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和效益意識,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思想和“量入為出、以收定支”的理念,積極將創新式管理和精細化管理貫穿于生產經營全過程,大力推進管理流程化、標準化、精益化和嚴格化,全面提升企業管理創效能力。
(一)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激發企業提質增效活力
抓住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最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加大改革措施的推進力度,打好深化改革創新的攻堅戰、持久戰。一是持續完善經營機制。轉變管理理念,對考核主體分層次、分類別、分業務進行全方位業績考核,激發全員創業績、增效益的熱情;對市場、利潤、費用三項主要指標進行量化考核,以市場開發指標保障公司持續發展,以目標利潤指標促進高效優質管理,以固定費用指標推進內部資源優化;二是持續加大績效分配激勵。突出項目創效主體作用,通過提高集體承包項目利潤分成比例,有效推動工效掛鉤,激勵管理團隊提升自我管控水平,引導員工增強自主創效意識,促進項目創效能力的提升;合理拉開艱苦崗位與輔助崗位的分配差距,暢通員工流動渠道,積極幫助指導具備轉崗條件員工向一線崗位流轉,實現員工收入與隊伍穩定的雙贏;三是持續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堅持以責定權、以效定利原則,推動管控模式、組織模式、考核模式加快變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對采購、外雇、外租等業務按照責權統一原則,選擇更加符合項目生產經營需求的物資和服務商,完善配套監督措施,確保監管到位。
(二)全面精細管控,進一步提升企業提質增效能力
一是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發揮價值引領作用,優化預算指標,確立突出以一線項目盈利,二線輔業強化成本管控的總體預算管理思路,結合實際情況,科學核定財務預算指標,大幅壓減管理性支出。強化效益、效率意識,從根本上扭轉思維模式,進一步加強業績考評和責任追究,引導各級干部主動作為、思考方法、制定措施,扭虧治虧。二是優化目標成本管理。規范目標成本測算流程和方法,編制不同專業、不同規模、不同條件下的項目成本測算模板,收集完善項目歷史成本數據,指導編制目標成本對策,定期審核運行情況、分析偏差原因、制定糾偏措施;三是加強施工機組管理。推動工效掛鉤,激發基層創效動力。建立內部市場化運作機制,工程項目經理部作為管理主體,對施工機組隊伍素質、施工專業能力、現場管理水平等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按照市場法則擇優選用施工機組。項目部以切實可行的目標成本為依據,對機組成本管理實施限額成本或費用包干兩種管理模式。充分考慮施工環境、工程特點等因素,制定作業單元機組可控目標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及其他費用,賦予施工機組成本費用管理的自主權,實行超支處罰、節約獎勵,充分調動基層提質增效主動性。四是推進資金壓降工作。對工程項目和應收款進行全面梳理,切實提高項目結算收款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實行結算收款終身負責制,并與考核獎懲掛鉤,堅決糾正重施工、輕結算收款傾向,確保工程項目存貨、應收款實現硬下降,有效維護企業利益。
(三)創新商業模式,進一步拓展企業提質增效潛力
油田建設施工企業目前也面臨著建筑施工行業的兩大突出矛盾:一方面極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產能過剩、惡意競爭,導致企業產值利潤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產業集中度低、工程交易成本高;另一方面傳統的生產方式,依然困擾企業的發展戰略的實施。創新商業模式,就是要致力于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通過提升關鍵資源能力,打造一流的業務系統,拓展業務盈利領域,創造最大價值,實現最佳效益。通過嘗試創新商業模式,可以進一步挖掘企業提質增效的潛力。
結語
提質增效作為石油企業的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對促進企業管理提升、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油田建設施工企業要把提質增效作為管理創新的主要目標,大膽開展改革創新、精細管控實踐和商業模式初涉,再在管理提升和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完善發展戰略,不斷實現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巍. 淺談企業提質增效的管理策略[J]. 現代經濟信息, 2019(11).
[2]丁明. 對油田企業提質增效戰略的思考[J]. 中國總會計師, 2016(11):131-132.
[3]馮輝.提質增效環境下油氣地面建設工程的標準化設計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