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Fenton法是目前高濃度有機廢水深度處理比較常用的方法,廣泛的應用于焦化廢水、造紙廢水、印染廢水等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深度處理[1],[2]。該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向廢水中加入雙氧水與亞鐵離子,在酸性pH條件下,由H2O2和Fe2+發生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OH),羥基自由基(·OH)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可將難生化降解廢水(BOD5/COD<0.3)中的難降解有機物氧化為小分子,從而增加廢水的可生化性,有效的去除COD。
化工、釀造行業廢水的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且色度高,處理難度較大。如采用常規的“預處理+生化+深度處理”工藝,出水一般難以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
本研究以來安縣第二污水處理廠的污水作為對象(主要由金禾公司的食品、精細化工加工廢水和碧綠春酒廠的釀酒廢水為主),通過研究Fenton反應的亞鐵離子與雙氧水質量比、攪拌時間、靜置時間等影響因素,來確定最佳的參數選擇,給實際工程以參考。
關鍵詞:污水處理;有機物;去除效率
1處理工藝的確定
1.1園區的產業定位
以精細化工產業為主導產業,依托金禾實業現有基礎化工基礎,重點發展香精香料、甜味劑、醫藥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業,打造特色精細化工產業集中區。結合周邊區域資源,發展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香精香料、甜味劑、醫藥中間體等精細化工產品,將產業集中區內產品做精做細。
1.2廢水成分分析
由于化工園區工業廢水成分復雜(如圖1、圖2),有機物含量高,同時可能還含有重金屬、環苯類有毒物質;用傳統A2O、接觸氧化法等生化法處理時,效果不是很好。
1.3工藝比選
考慮到化工集中區廢水成分復雜,同時可能含有苯環類有毒物質,本工程預處理采用“芬頓”工藝。芬頓反應化學方程式如下:
Fe2+ + H2O2 → Fe3+ + (OH)- + OH
1.4污水規模確定
來安縣第二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為2萬m3/d,經處理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二級標準(其中石油類、苯系物、硫化物、揮發酚、氰化物等廢水特征因子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及其修改單中表1一級A標準和表3中標準)后,接入來安縣污水處理廠內深度處理,來安縣污水處理廠尾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及其修改單中的一級A標準,最終排入新來河。
2 實驗部分
2.1實驗材料及試劑
98%濃硫酸、27.5%雙氧水、30%硫酸亞鐵、30%NaOH、1%PAM、微波消解儀、酸式滴定管、pH計、重鉻酸鉀、硫酸銀、硫酸汞、鄰菲羅啉。
2.2實驗廢水
實驗廢水來自來安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后的出水,PH為7.2,COD為350mg/L。
2.3分析方法
采用重鉻酸鉀滴定法來測定廢水中的COD。
2.4實驗步驟
取水樣1L放入1000mL燒杯中;加入H2SO4調節廢水pH至3.0;加入不同比例的FeSO4和H2O2后,分別攪拌10、20、30、40、50、60min;再依次靜置10、20、30、40、50、60min;加入NaOH調節pH至7;再依次靜置10、20、30、40、50、60min,取樣測COD。
3結果與分析
3.1 亞鐵離子與雙氧水質量比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先將水樣分別放入6個1L的燒杯中,用硫酸將pH調節至3.0,按照亞鐵離子與雙氧水質量比分別為1.5:1、1.6:1、1.7:1、1.8:1、1.9:1、2.0:1[3],Fenton反應時間3h,再靜置反應30min,隨后回調pH至10.5,吹脫時間2h。加入混凝劑PAM 0.005%。實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見,在亞鐵離子與純雙氧水質量比為1.7:1和1.6:1時都取得較好處理效果。從運行經濟來取舍,減少污泥產量,并充分發揮生化效果,選擇1.6:1比例較好。
3.2 攪拌、靜置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攪拌、靜置時間對Fenton反應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攪拌、靜置時間過長的話,會導致處理構筑物的停留時間設計過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面,攪拌、靜置時間過短,會導致反應不完全,出水水質不達標。從表1得出亞鐵離子和雙氧水質量比在1.6:1和1.7:1時COD的去除率最高。因此,本次試驗選擇質量比為1.6:1和1.7:1來研究攪拌、靜置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
根據亞鐵離子和雙氧水質量比為1.6:1和1.7:1將試驗分為兩個組。
第一組,亞鐵離子和雙氧水的質量比為1.6:1:。攪拌時間采用30min,靜置時間分別采用10、20、30、40、50、60min,考察靜置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2。
第一組,亞鐵離子和雙氧水的質量比為1.6:1:。靜置時間采用30min,攪拌時間分別采用10、20、30、40、50、60min,考察靜置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3。
第二組,亞鐵離子和雙氧水的質量比為1.7:1:。攪拌時間采用30min,靜置時間分別采用10、20、30、40、50、60min,考察靜置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4。
第二組,亞鐵離子和雙氧水的質量比為1.7:1:。攪拌時間采用30min,靜置時間分別采用10、20、30、40、50、60min,考察靜置時間對COD去除率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4。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亞鐵離子和雙氧水質量比為1.6和1.7時,COD去除率大體相同,當投藥比為1:.7:1時,COD的去除率稍高。當投藥比一定時,COD的去除率隨著攪拌時間增加而增加,當攪拌時間達到30min時,去除效果基本穩定;COD的去除率隨著靜置時間增加而增加,當靜置時間達到20min時,去除效果基本穩定
4結論
用Fenton來處理來安第二污水處理廠生化池后出水試驗表明:隨著亞鐵離子和雙氧水質量比的提高,COD去除率隨之升高,但當質量比超過1.7:1時,去除率開始下降,藥劑投加比最好控制在1:6-1:7之間;COD去除率隨著攪拌時間和靜置時間的增大而增大,當攪拌時間為30min,靜置時間為20min時,去除率基本穩定。
參考文獻:
[1]李亞峰,張玲玲,袁曉東等.混凝-Fenton法處理印染廢水的試驗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2(1):137-140.
[2]陳斌.Fenton法處理焦化廢水的試驗研究[J].能源環境保護,2017,31(5):12-15.
[3]陳海燕,李克敏等.FENTON試劑投料量設計[J].化工技術2015,9(2):49.
[4]潘濤,田剛等,廢水處理工程技術手冊2010,化學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陳勁( 1983-),男,本科,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大氣環境等污染防治,區域環境質量減排,重點項目環保工程治理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監督管理工作。
作者簡介:陳勁 1983年6月5日,男,本科,主要從事水、大氣環境等污染防治,區域環境質量減排,重點項目環保工程治理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