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賓
一、基本資料
劉某,女,2000年出生,21歲,漢族,朝鮮語專業大二學生,身高160,無生理缺陷,無重大疾病史,無家族病史,現家庭成員有爸爸、媽媽、妹妹、舅舅、舅媽、姥姥及劉某六人,父母均無正式工作單位,靠打工和務農謀生。
二、個人成長史
劉某從小與姥姥、舅舅和舅媽生活,與父母和妹妹溝通較少,很少回親生父母家,圍繞在劉某身邊的親人對她都很好,表面上劉某不缺少家人關愛,但內心卻極度缺乏安全感。
劉某初三畢業后,被送往職業學校上學,不到半年,因個人原因退學,在家呆了三個月后,想清楚不想進城務工,在家長的勸導下復讀初三重新考取高中。因初三復讀學習壓力過大,上高中之后仍不想學習,高一高二荒廢了時間,高三開始奮起直追,考上了大學。劉某學習興趣不足,但是背東西特別快,卻總不自信,感覺自己不如別人,但又心里很好強;其實很多事情已經做得很好了,還是總是感覺沒有做好。
三、應激事件
事件一:大二上學期,劉某晚上打電話找我哭訴,劉某母親在家鄉診所進行身體檢查后,疑似有婦科癌癥疾病,劉某母親將其來長做具體檢查的信息告訴了劉某,劉某得知后一直止不住的哭泣,重復著、擔心著母親的身體,又表示無能為力,語氣里充滿恐慌和擔心,劉某擔心出現不好的結果,也不能接受不好的結果,經過安撫,該生逐漸平靜下來。第二天檢查結果為診所誤診,劉某母親身體健康,從此劉某時常患得患失,害怕“失去”,更加看重生命,也珍視親情,并且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感覺父母不夠關愛她。
事件二:大二下學期,劉某被網絡刷單詐騙4780元錢,情緒失控,報案后在警察局里狂哭不止導致辦案人員無法錄筆錄,一直埋怨自己愚蠢,也埋怨詐騙犯怎么可以詐騙她,更加悔恨因為自己的愚蠢失去了她假期辛苦做兼職賺取的傭金,劉某一直在重復自己如何一步步的落入圈套,哭訴自己的不容易,哭訴本來想幫父母分擔壓力,結果還被詐騙,感覺人生無望想自殺,劉某講述自己成長經歷,抱怨自己的不如意、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抱怨家人的無視和不關心、抱怨自己的早熟、太懂事以至于現在失去快樂......劉某認為自己是父母的負擔。
四、病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劉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在心理上缺少來自原生家庭的關愛,父母將其妹妹帶在邊,其妹妹上高中,劉某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內中會不平衡,也會產生些許嫉妒的心理,認為父母偏愛妹妹,內心非常需要母愛和父愛;但又覺著自己長大了,需要承擔家庭責任,為父母排憂解難。由于家里經濟水平只夠維持家庭日常開銷,劉某對于金錢看得特別重,平時非常省吃儉用,不亂花錢,懂得感恩父母,也體諒父母的不容易,認為父母之所以操勞是因為自己大學開銷太大,自己目前又沒能力解決目前的困境,產生自責和愧疚的心理,用劉某的話來表達,“及時止損”可以去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社會原因
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大,劉某在大二上學期的寒假里兼職賺了4000元,本想以錢生錢,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里減輕經濟負擔,在群聊里看到了一個刷單可以賺錢的方式,在欲望和誘騙下,反受其害。突發事件導致劉某內心承受不了,情緒崩潰,悔恨和自責感充斥著劉某的內心,本來就把錢看得很重的劉某,無法接受失去。
(三)心理原因
劉某缺乏安全感,能力與心理預期不匹配,自我要求高,安全防范意識差,投機取巧從眾心理。
五、輔導過程
(一)建立心理輔導關系
在劉某求助的時候,輔導員老師連夜趕到,給了劉某很大的寬慰、支持和鼓勵,并且給予擁抱,給予劉某安全感。在劉某被詐騙是晚上21:40左右,隨后報案去派出所做筆錄,但由于情緒失控無法與民警溝通,輔導員老師談心、交流、安撫后,劉某在派出所錄完筆錄已經第二天的凌晨了,由于劉某失控,擔心其回寢室后心理問題無法疏解,輔導員老師將其帶回家中,劉某的情緒逐漸平穩,也向輔導員老師吐露很多心事,心情得以疏解,但是仍舊很難過、想起此事就自責和怨恨。
(二)將心理輔導與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相結合
了解該生的家庭狀況和過于內疚、自責的心理,劉某也認識到刷單賺錢是一種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輔導員老師幫助劉某規劃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例如推薦她一些兼職,由于該生文筆很好,所以推薦了一些公眾賬號,寫文章投稿賺取稿費等,解決她的實際困難;學習方面,劉某學生成績處于中等水平,接受知識較快,但忘的也快,基礎不牢,英語四級沒有過,因此幫助她制定目標,并且規劃大學的學習生活。
劉某很排斥輔導員老師與劉某家長溝通,擔心家長因此事過分擔心她,但思考過后輔導員老師與劉某家長電話溝通了一個小時,將劉某的目前狀態,和內心中的真實想法告訴了劉某母親,劉某母親也泣不成聲,承認自己忙于工作和生計,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對孩子的關愛也不夠,導致母女之間有陌生感和隔膜......輔導員老師指導家長如何與劉某溝通,并且將此事約定為秘密,以免劉某排斥和不信任輔導員老師和家長,增加心理負擔。
輔導員老師幫助劉某預約了本校的心理老師,并且在心理老師的輔導下,逐漸調整了自己的狀態。
(三)朋輩關系互助
劉某在班級與同學關系很好,室友也非常關心和愿意幫助她,劉某班級的班長認真負責,并且喜歡為同學們排憂解難,即作為傾聽者,有作為旁觀者幫助她,為她目前的狀態提建議,劉某的情緒得以緩解,并且在身邊同學的幫助下,慢慢淡忘了不開心的事情。
六、輔導效果評估
(一)自我評估
劉某每天早上起來還會有不開心的情緒,但是過了一會就變得輕松,睡眠質量逐漸提高,精神狀態明顯轉好,遇到問題主動溝通,尋求他人幫助,會冷靜思考,根據他人的客觀評價,從內心中接受。
(二)他人觀察
同寢室室友說,劉某的負面能量減少了,表情變得輕松了,與家長溝通的也順暢了;老師說,劉某變得努力了,眼神里透露著堅定。通過進行合理情緒療法,劉某情緒穩定,精神狀態明顯轉好,與家長的聯系更加密切。
“00后”在信息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成長,他們借助互聯網拓寬知識,促使他們熱衷于對新鮮事物的追求,但資歷尚淺、缺少社會經驗、看待復雜社會問題時的認識不足,當現實與想象存在巨大差距時,容易產生偏激情緒,這導致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隨之加深,在實際行動中存在盲目性。大部分“00后”的家長在教育方面舍得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但對于“00后”的關愛和陪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失。來自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兩方面的影響下,“00后”具有較強的主觀主體意識,會追求更多的自我需求,但是遇到挫折后內心的承受力和抗壓力不足、辨別能力偏低、功利心、虛榮心和攀比心理作祟,即使學校開展了警示教育和法律宣傳教育等,部分“00”后也沒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