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廣政
摘要:會計國際化和國家化是當今會計發展的兩大趨勢,無視這種客觀存在,只一味強調會計的國際化或國家化,最終結果都將嚴重地阻礙本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在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中,應正確處理好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之間的辯證關系,以促進會計工作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服務。
關鍵詞:會計、國際化、國家化
1會計國際化
會計的國際化是指會計作為一種世界性通用語言,各國間的會計理論、會計準則日趨一致。會計的國際化是由會計本身的技術特征所決定的。一個國家會計理論和方法向國際會計理論和方法的轉,變實質上是一種歷史性的發展過程。進入20世紀后,國際經濟交往日益增多,大規模的資本輸出和資本市場國際化,跨國公司的生產和發展,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會計職業的國際化,必然要求會計領域由國內擴展到國際。這樣會計國際化的趨勢就日趨突出和明顯了。當然,我國會計作為世界會計中的一部分,也就必須順應世界會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各國會計所處社會環境差異的逐步縮小,各國會計及會計學科間的差異也會越來越小。反過來,會計及會計學科的國際一體化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反作用于它所處的社會環境,推動與其相關聯的社會環境向國際一體化方向靠攏。因此,無論是我們在構造中國式的財務呈報概念框架過程中,還是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過程中,我們必須保持冷靜頭腦,恰當認識會計的國家差異和會計的國際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2會計的國家化
會計的國家化是指會計作為一種經營管理活動,是與特定的國家環境尤其是法律制度、經濟制度、文化背景相聯系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每個國家政治、經濟制度不同,會計存在的客觀環境不同,作為服務于環境的工具——會計必然帶有國家性的特點。
2.1會計工作怎樣更好地為健全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服務
十五大報告著重指出,要加快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繼續發展包括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和技術市場在內的各類市場。要在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加強宏觀調控,深化金融、財政、計劃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手段和協調機制。特別要加強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監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無論是健全的市場機制,還是加強宏觀調控,都離不開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從我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發展來看,離開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有效的市場體系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機制的深化,會計將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未雨綢繆,盡快研究和發展會計事業。
2.2建立和完善與市場發展相適應的會計法規體系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十多年的艱苦探索,我們基本上建立起了與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會計制度和法規。特別是十五大以后,就會計核算制度的改革和發展來說,我們基本上實現了會計模式的轉換,適應了當時企業改革和股份制試點的步伐和市場經濟的深化。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資金結構、經濟關系和經濟業務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市場監管部門,投資者以及社會各方面對企業會計信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3會計發展的動力
會計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會計的國家化。本國的會計政策適應本國的國情,服務本國的經濟,對本國的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會計發展的外在動力是會計的國際化。國家的經濟發展應參與到世界經濟的發展中,政策應從世界的角度考慮。市場交易的媒介是會計信息,會計信息對會計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經濟全球化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3.1內在動力
會計的國家化是會計發展的內在動力。會計作為一種管理行動,在特定的國家環境中,代表著國家的一面,會受到國家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影響與約束。會計的格局自然會由國家的政治經濟規定,國家經濟運行的過程與結果、社會經濟利益的關系都會從會計的本質作用上反映出來。國家外部環境的變化會使會計的自主權發生很大的變化,會計的服務對象也會發生很大不同,會計行為涉及的范圍也會做出相應調整。會計準則的應運而生,為會計國際化的協調提供了條件。會計的發展也受到國家法規、民族文化的影響,其發展與本國的環境相匹配。會計模式因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3.2外在動力
會計是國際商業語言,會計信息是市場交易的媒介,在世界經濟中作用越來越重要。世界經濟對會計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國家在世界經濟競爭的中對本國經濟的發展及增長有直接作用,本國經濟的發展應從世界角度考慮,應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以致引起本國經濟體制的改變。國際性的公司發展迅猛。國際性的公司對會計國際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會計國際化越來越重要。國際性公司對消除會計差異,對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要求越來越高,以便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國際性公司的提供的統一可比的會計信息也是股東及債權人的自身利益的需求。
資本市場國際化。資本國際市場在債券和股票的世界化的前提下逐漸提高。運用統一的會計準則和標準的會計報表,不僅可滿足資本供需雙方了解財務情況,也可以為國際證券監督機構帶來好處。會計發展在企業環境突破國界的情況下,會計就不能只滿足一個國家的需求,應滿足國際化的要求,而國際會計準則減少了自己國家的會計準則的成本,促進了國際會計的發展,促進了世界投資的發展。
結束語:會計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逐漸體現出了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會計為經濟信息的發展、國際經濟的交往不僅提供了方式及共享信息,也促進了國家之間的經濟來往。同時,會計又受到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文化思想的制約,生產水平的限制,它成了本國經濟管理的工具。不同國家的會計制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會計模式只有適應各國的發展需求,運用會計處理方法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才能使會計逐漸出現相同化。
參考文獻:
[1]范海燕.新時代中國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析論[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05):39+41.
[2]余茂杰.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J].知識文庫,2016(08):217.
[3]邸曉萌.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J].全國商情,2016(09):105-106.
[4]高娜.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研究[J].經貿實踐,2015(1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