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晶 雍亞蘭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科護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理念的應用在提高護理質量方面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急診科于2020年1月開始,在護理管理中增加使用柔性管理理念,于2020年1月-12月,共選取急診科護士48例,將其作為觀察組。于急診科未應用柔性管理理念的時間段中選取2019年1月-12月,對應急診科護士仍為48例,將其歸為對照組。對兩組護理質量管理情況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護理人員在溝通能力、協作能力、人際關系各方面的自我評分以及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分值明顯高于另一組,組間數值差異較大,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結論:柔性管理理念的應用,重點突出了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特點,不論是在護理人員的排班上還是工作內容的安排,都更加科學、合理,護理人員之間的配合力度增強,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達到更好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急診科;護理管理;柔性管理理念;護理質量;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9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急診科中的48名護士,于2019年1月-12月、2020年1月-12月兩個時間段中,分別應用了常規護理管理、常規護理管理+柔性化管理理念,根據護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展開實驗。所選的48例急診科護士全為女性,年齡在21歲以上,39歲以下,對應年齡平均值為(31.24±0.54)歲,工作時間最長10年,最短3年,對用平均時間為(6.34±1.08)年,護士的學歷類型有大專、本科,存在護師、主管護師、護士幾個職稱,已婚、未婚對應人數為23例、25例,無妊娠休假護士,所有護士的入職時間均已經超過1年。
1.2方法
將常規護理管理方法用于對照組,具體實施內容有:由護士長現場巡視,對急診科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觀察,還有人員的監督等。在相關護理管理制度以及排班制度的要求下,護士需要按時上班,并且聽從護士長的安排,完成各自的工作[1]。
將常規護理管理聯合柔性化管理理念用于觀察組,具體實施內容為:首先,由科室護士長和其他護士組建柔性管理小組,小組組成由護士長擔任,在護士長的安排下,所有成員同意接受柔性管理理念的學習,主要涉及到該理念的內容以及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具體表現、應用技巧等,強化全體護士對柔性化管理理念的認知程度,為后期護理管理工作的實施奠定基礎。另外,在護理管理中,應積極與護士進行交流,從話語中了解護士的內心想法以及情緒變化情況,針對護士感到的工作壓力點以及遇到的困難,應盡全力的去幫助護士去緩解其工作壓力,同時解決護士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與此同時,還應關心護士的情緒變化,耐心引導。其次,護士的排班要合理。排班前,去了解每位護士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排班,滿足護士的需求。最后,制定激勵措施。對于工作表現積極、態度認真的護士進行鼓勵,給予語言上的認可和肯定,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對于工作中出現差錯的護士,應及時指出錯誤,并監督其進行糾正[2]。
1.3觀察標準
對兩組護士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關系等方面進行展開自我評價,各項目總分值為100分,對應分值越高,表示其自身的能力越高。另外,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整理,計量單位用x±s表示,t檢驗,計數單位用%表示,x2檢驗,當組間差異滿足P<0.05的要求,視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組護士在自我評價中,針對溝通能力、協作能力、人際關系和專業發展四大項目,對用評分較另一組均明顯提高,組間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1。
2.2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2.45±3.25分,對照組為80.54±3.47分,組間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
3? 討論
急診科是醫院一大科室,內部收治的患者大多為危急重癥患者。因患者的病情危急,故臨床救治與護理工作較為繁重,對相關醫護人員的能力要求更加嚴格。如今,伴隨著我國醫療服務體制的不斷健全,臨床護理在醫療工作中所占據的地位愈加重要。作為護理工作的主要執行者,急診科護士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不過,考慮到急診科護理工作內容復雜,甚至還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危險,護士所承擔的工作壓力較大。為避免護士出現職業倦怠,或者不良的心理狀況而影響到急診科的護理質量,醫院在加大護理質量管理的同時,還需要切實的考慮護理人員的感受,在護士排班制度的制定、激勵措施的規劃等方面做到科學、合理,強化護理培訓,為護士提供學習的機會,融入柔性化管理理念,讓護士感到充分的尊重,從而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促使臨床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3]。
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在護士自我評分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中,各項指標顯著優于另一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由此可見,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柔性化管理理念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丁玲芳,陳俊國,賈亞平.危機管理模式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有效性探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08):1402-1404.
[2]黃桂華,方雪梅.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6):5257-5258.
[3]任瑩,蘆良花.優化護理分組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0):89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