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強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265
新生兒因為出生的時間過短,身體的各項器官與機能系統都沒有發育完整,因此,新生兒的身體特別脆弱,無法適應外界的環境。新生兒的患病幾率要高于成人與兒童,治療也非常困難。在新生兒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需要特別注意新生兒的用藥方面,由于新生兒器官功能還未完善,他們對藥物的代謝以及有效性,與兒童和成人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因此新生兒的用藥安全需要格外注意。本文分析了新生兒的用藥現狀與常見問題,并提出新生兒合理用藥的策略。
合理用藥涉及的層面非常廣闊,其中有很多繁瑣的問題和規范。新生兒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他們的用藥方式與成人有很多差距,并且新生兒個體間也存在很多的差距,對藥物的反應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為新生兒制定合理的用藥方針。現階段,新生兒的用藥情況和安全性并不理想,新生兒的用藥安全性需要受到人們的重視與加強,為新生兒制定合理用藥的安全對策[1]。
1? 新生兒用藥現狀
1.1新生兒藥品種類少
現階段,我國所有的藥品種類里,與新生兒相關的藥品種類非常少,占據整體比例的2.19%,達不到八十種。新生兒藥物存在著規格少、種類少的現象。由于我國的規章制度明令禁止用兒童來進行臨床藥物實驗,導致受試的兒童少,缺少安全數據,新生兒藥物實驗非常困難。并且新生兒用藥的劑量非常少,成本高、利潤小,大部分生產商不愿意主動生產。
1.2藥品劑量說明不準確
患者安全用藥的依據是醫生的藥方和藥品的說明書,其中用藥項目的疏漏以及錯誤項目都會對新生兒的用藥安全造成危害,引發嚴重的后果。兒科在對新生兒用藥時,會根據新生兒的體重、代謝能力以及體表的面積來計算用藥的劑量,由于新生兒體質具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用藥的間隔時間也不同。常用的藥物在缺少新生兒使用劑量的情況下,通常會將藥物平分或是分為三分之一,五分之一,這種情況會導致藥物用量存在誤差,或是藥物損耗污染,藥效減退[2]。除此以外,比如阿司匹林腸溶片這種藥物,在對藥物進行分割的時候,會將藥物外層的藥衣破壞,新幼兒在服用時,會導致胃黏膜出現損壞,引發病情的惡化。大部分兒童藥物的劑量說明上都沒有標出準確的用藥劑量,只是用“幼兒減少用量”和“兒童酌情使用”來進行標注,為新生兒用藥劑量的控制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1.3用藥情況不合理
1.3.1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現階段,抗生素隨意使用的現象越發普遍,細菌的藥物抗性也越來越強。在醫院兒科中,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通常表現在劑量過多或是適應癥運用上。比如扁桃體發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癥,通常會頻繁使用抗生素或是抗生藥物來進行治療,甚至有少部分醫生會選擇阿昔洛韋片這種廣譜抗病毒的藥物,用藥選擇不當或是重復用藥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3]。兒童或新生兒服用感冒藥后死亡的病例是對這種行為的警醒,因此,應避免對新生兒使用此類藥物。
1.3.2解熱鎮痛藥使用不合理
大部分新生兒家長在使用非處方藥的時候,都會出現高于建議劑量的現象,還有一些家長為了預防新生兒感冒,給他們服用退熱藥物,這種行為對于新生兒來說非常危險。少部分兒科醫生不了解復方制劑的成分,容易出現用藥重復或過量的情況,損壞新生兒的肝臟功能。
1.3.3維生素過量使用
大部分新生兒家長都認為維生素是孩子健康成長發育的有效藥品,長期為孩子服用維生素,并且超出了正常的劑量。維生素D如果過量使用,會引發一些慢性癥狀,比如骨關節痛、頭痛等[4]。體內鈣含量超標會導致腎臟功能受到損害,出現高鈣癥、便秘等病癥。
2? 兒科合理用藥策略
2.1用藥管理規范化
制定合理、科學的新生兒用藥系統,在使用危險性高的藥物時,要從最小濃度的劑量開始,保證新生兒的用藥安全,為新生兒挑選適合他們服用的藥品種類,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出現的幾率。
2.2定期進行人員培訓
醫院應成立專門的兒科用藥組,將成人藥房和兒童藥房隔開,兒科專業的人員負責對兒科藥物進行管制,保障相關人員能夠全方面、實時的了解兒科藥物的基本信息,包含用藥劑量、用藥范圍、急救藥使用劑量的換算方法等信息。醫院要定期組織兒科醫護人員的交流會與培訓會,讓他們相互吸取經驗,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兒科的醫護人員必須要持續強化各項藥物劑量的記憶,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為新生兒患者進行科學、精確的用藥指導。
2.3選擇適當的給藥途徑
新生兒患者的體質存在很多差距,應該根據患兒的情況,采用不同的給藥方式。比如患兒能夠吸吮并且腸胃吸收功能無異,可以選擇口服用藥。比較大的新生兒可以選擇肌肉注射,新生兒進行靜脈注射時,醫護人員要對藥物的滴速進行實時監控,保障注射的安全性。
2.4避免使用抗菌類藥物和激素藥物
給新生兒使用抗菌藥物會致使他們的骨關節軟組織受到損害,對未來的骨骼發育造成影響,并且年紀越小損壞程度越重,因此醫院要避免為新生兒使用此類藥物。
2.5建立新生兒用藥規定
新生兒用藥方面缺少明確的規定,因此,需要對新生兒的用藥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并制定相應的用藥規定,對用藥劑量與相關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的描述,將與新生兒有關的用藥權威信息及時傳輸給兒科醫師,保證新生兒的用藥安全[5]。
2.6開發新型藥物
新生兒的成長分為各個階段,應該研發出適用新生兒各個成長階段的藥物,比如滴劑、糖漿劑等,適合用于新生兒的體表,可以為兒童開發便捷的貼劑、栓劑藥物,減少新生兒的用藥頻率,滿足他們的用藥需求。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新生兒的用藥情況非常不樂觀,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為了保障新生兒的用藥安全,醫護人員要格外重視新生兒的用藥安全問題,為他們提供準確、科學的藥物服務。
參考文獻:
[1]游萬翠. 新生兒用藥該注意什么?[J]. 特別健康,2021(5):4.
[2]劉芳. 新生兒用藥應注意的有關問題[J]. 中外醫療, 2010,29(27): 185-185. DOI:10.3969/j.issn.1674-0742.2010.27.154.
[3]秦利人. 確定新生兒及嬰幼兒用藥劑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桂林醫學雜志,1996,012 (003 ):432-433.
[4]龔麗麗. 小兒用藥要注意什么[J]. 飲食保健,2020,7(5):244.
[5]韓素芹. 新生兒用藥該注意什么?[J]. 家庭中醫藥,2006,1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