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


【摘要】目的:生物功能性義齒修復系統在全口義齒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確診并收治的無牙頜患者40例,并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傳統全口義齒修復,試驗組采取生物功能性義齒修復系統進行全口義齒修復,然后利用問卷調查和Bio-PAKⅡ系統分別評估修復后患者的主觀滿意度和口頜功能恢復情況。結果:試驗組的主觀滿意度和口頜功能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生物功能性修復系統應用于臨床全口義齒修復治療,更符合生物功能性原理,能夠取得更好療效,臨床應用尚可,值得推廣。
【關鍵詞】全口義齒;生物功能性修復系統(BPS);口頜功能;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78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111
所謂全口義齒是指利用人工材料來替代上頜或下頜缺失的牙齒的可摘義齒修復體,是無牙頜患者治療的常規治療方案。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無牙頜患者所占比重也越來越大[1]。現今,臨床上對于無牙頜患者的治療,我們常采用傳統全口義齒進行修復。但是根據已接受全口義齒治療的患者的療效反饋可知,患者常常會出現咀嚼不便、欠缺美觀等問題[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確診并收治的無牙頜患者40例,再利用隨即表法將受試對象平均分為兩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0名。對其中,照組男12名,女性8名,年齡范圍為49至75歲,平均年齡(58.32±3.56),病程3.5~12個月,平均病程(5.12±2.13)月;試驗組有男11名,女9名,年齡范圍52至86,平均年齡(60.88±3.36)歲,病程2~12個月,平均病程(4.86±2.23)月。記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人口學資料,經統計學計算P>0.05,由此可知,兩組患的基線資料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即納入的研究對象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患者病程2~12月,患者年齡范圍45至86歲;(2)患者及其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表示清楚明白;(3)患者依從性佳,愿意全程配合治療和隨訪;(4)患者精神狀態良好,能夠準確回答調查問卷,并進行Bio-PAKⅡ系統評分;排除標準:(1)患者患有其他臨床疾病影響本次實驗的結果嚴重,如系統性疾病或中風等;(2)頜骨關系異常,患有嚴重的口腔黏膜疾病,張口受限。
1.2 方法
將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利用隨即表法將受試對象平均分為兩組(n=20),對照組采用常規傳統全口義齒修復方案,而試驗組施加生物功能性修復系統全口義齒修復。
1.2.1 傳統全口義齒的制作
主要包括:(1)制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主要包括初印、做個別托盤、邊緣整塑、取終印這樣幾個步驟,具體如下:根據患者的牙弓大小來選擇無孔鋁制托盤,來制作初印模,再利用硅橡膠制取終印模。(2)確定上下頜位關系:利用息止頜間隙法確定關節位置,穩定的上下頜位置關系。
1.2.2 BPS系統全口義齒的制作
BPS系統常采用雙印模技術制作無壓力的初印模,上頜選用Accudent成品托盤,下頜選用FCB托盤。主要包括上牙合架、BPS系統專用配套人工牙排牙及制作完成等步驟。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和Bio-PAKⅡ系統評分。主觀療效評價: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本次治療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四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20,匯總兩組義齒修復后視覺模擬評分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獲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計量資料均采用t檢驗;以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的差異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結果的滿意度評價
試驗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下表1。
2.2 兩組義齒修復后視覺模擬評分情況
如調查結果所示,試驗組的咀嚼能力、舒適度、美觀度、固位力等方面的評分情況,均優于對照組,且固位力和咀嚼能力方面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美觀性與舒適度的差異暫時還不能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據我國第六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占比全國總人口的13.3%,且農村高于農村[3]。而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65歲至74歲老年人全口無牙的比例為4.5%,且對于有缺牙的人群,選擇牙齒修復的比例為63.2%,但相對于十年前相比,上升了29.5%[4]。以上數據可知,我國老齡化將會越來越嚴重,現如今仍有近一半的老人未能及時修復缺失牙齒。因此,全口義齒的修復難度較大,尤其是患者牙槽嵴的情況較為復雜時,治療效果往往難以達到。綜上所述,正如本次研究結果所示,采用BPS系統全口義齒對于無牙頜患者的治療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更加全面的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胡豪杰,王又勤.生物功能性義齒修復系統改良硅橡膠印模技術在全口義齒修復應用效果及咀嚼效率分析[J].中國醫療美容,2019,9(06):96-99.
[2]郭艷杰,郭英杰.生物功能性義齒修復系統改良硅橡膠印模技術在全口義齒修復患者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9,32(03):88-89.
[3]姜云.全口義齒中生物功能性義齒修復系統的應用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36):33+37.
[4]劉瑞瑞,牛林,王方,逯宜.生物功能性義齒修復系統在全口義齒中應用的療效評定[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8,16(03):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