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春


【摘要】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醫院2018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疑似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行甲狀腺切除術及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觀察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彩超特征,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計算彩超對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比較轉移性與非轉移性淋巴結超聲特征。結果:病理結果顯示,68例患者中60例確診為分化型甲狀腺淋巴結轉移,頸部轉移性淋巴結邊界模糊,內部呈現不均勻回聲,有輕微鈣化灶;彩超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分別為91.67%(55/60)、75.00%(6/8)、89.71%(61/68);彩超檢查結果顯示轉移性淋巴結為78枚,非轉移性淋巴結為103枚,轉移性淋巴結中邊緣缺損、回聲不均勻、鈣化及縱橫徑比<1.5占比較非轉移性淋巴結更高(P<0.05),轉移性淋巴結阻力指數(RI)水平較非轉移性淋巴結更高(P<0.05)。結論: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其敏感性及準確性較高,對臨床診斷及鑒別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彩色多普勒超聲
【中圖分類號】R736.1;R4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133
甲狀腺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惡性腫瘤,其發生率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1-2]。甲狀腺腫瘤的常見類型即分化型甲狀腺腫瘤,隨病情進展其病灶可逐漸轉移至頸淋巴結,頸淋巴結是否轉移是甲狀腺腫瘤分期的重要指標之一[3-4]。甲狀腺因其結構較為特殊導致其周圍血運及神經分布復雜,當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病灶轉移至頸部淋巴結時,其外科手術難度及并發癥發生風險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療效及其預后。因此需要明確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是否發生頸淋巴結轉移,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臨床常用診斷淺表淋巴結的首選檢查方式,其可動態觀察淺表淋巴結結構與整體形態,具有一定的判斷淋巴結良惡性價值。故本研究分析彩超在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準確性及其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醫院2018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68例疑似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甲狀腺切除術及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男25例,女35例,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58.68±6.33)歲,1例鱗癌,5例濾泡狀癌,62例乳頭狀癌。納入術前未經化療或手術治療,術前經頸部彩超檢查者。排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本研究在實施前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對于本次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進行檢查,患者取平臥位,掃描患者兩側頸部,檢查完成后對患者進行甲狀腺切除術及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并將頸部淋巴組織送檢,觀察頸部淋巴結數量、形狀、邊緣是否缺損、有無砂礫樣鈣化等情況,測量淋巴結縱橫比及淋巴結內血流阻力指數(RI),由高資歷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分析影像學結果。
彩超診斷標準:淋巴結邊界不清晰,組織周圍血流信號豐富,形狀不規則,內部呈強回聲,有砂礫樣鈣化。
金標準: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1)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彩超特征。(2)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計算彩超對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3)轉移性與非轉移性淋巴結超聲特征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4.0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四表格計算彩超對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彩超特征
病理結果顯示,68例患者中60例確診為分化型甲狀腺淋巴結轉移。頸部轉移性淋巴結彩超特征:邊界模糊,其內部可見不均勻回聲,可見輕微鈣化灶;頸部轉移性淋巴結縱橫經比<1.5的患者彩超特征:頸部淋巴結邊緣缺損,淋巴門消失,可見分布較為紊亂的彩色血流信號。
2.2彩超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
彩超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敏感性為91.67%(55/60)、特異性為75.00%(6/8)、準確性為89.71%(61/68),見表1。
2.3轉移性與非轉移性淋巴結超聲特征比較
彩超結果顯示轉移性淋巴結為78枚,非轉移性淋巴結為103枚。轉移性淋巴結中邊緣缺損、回聲不均勻、鈣化及縱橫徑比<1.5占比高于非轉移性淋巴結(P<0.05),轉移性淋巴結RI水平高于非轉移性淋巴結(P<0.05),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癌是一種常見甲狀腺惡性腫瘤,其多以甲狀腺內有單發或多發腫塊,表面不平整,質地較為堅硬且固定為臨床表現,且易發生淋巴結轉移[5-7]。研究[8]顯示,初診時約50%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已發生淋巴結轉移,最常見的是頸部淋巴結轉移。馬大坤等[9]研究表明經頸部淋巴結清掃后可有效降低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死亡率,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準確診斷疑似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并及時對癥治療非常重要。
彩超操作簡單、無創,且不受時間地點等因素影響,可多層次反復觀察患者病灶,提高診斷效率[10]。彩超可清晰直觀的觀察到淋巴結形態、內部回聲等情況,并將獲得的血流信號實時疊加于二維超聲圖像上得到清晰準確的血流圖像,可用于診斷及預后評估等方面[11]。解玉君等[12]研究發現腫瘤下浸潤性生長方向與縱橫比具有一定的聯系,腫瘤浸潤性生長可引起邊緣缺損等異常情況。本研究結果中病理結果顯示,68例患者中60例確診為分化型甲狀腺淋巴結轉移;彩超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分別為91.67%、75.00%、89.71%;與非轉移性淋巴結相比,轉移性淋巴結中各項彩超特征占比及RI水平均更高,提示應用彩超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患者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可通過彩超所得到的圖像特征分析判斷是否發生淋巴結轉移,及時實施清掃術,延緩淋巴結轉移進程,與上述觀點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及準確性,對臨床診斷及鑒別具有積極作用,可作為甲狀腺切除術及頸部淋巴結切除術術前常規檢查項目。
參考文獻:
[1]鄧媛媛, 柯颯, 劉慧霞, 等. 甲狀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分析[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20, 29(5):565-573.
[2]詹玲, 陳創, 孫圣榮. 免疫微環境在橋本甲狀腺炎與甲狀腺癌中作用研究進展[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0, 34(6):640-642.
[3]李林. 分化型甲狀腺癌131I治療:重視甲狀腺球蛋白的預測價值,強調個性化治療的作用[J].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2020, 40(6):321-323.
[4]齊淑軼, 鄧蒞霏, 謝梅,等. FNAC與FNA-Tg測定診斷分化型甲狀腺癌頸淋巴結轉移的比較研究[J]. 實用癌癥雜志, 2019, 34(3):113-115.
[5]劉海鷹, 王建宏, 孟令照,等. 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甲狀腺癌患者圍手術期停藥時間研究[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9, 26(4):175-178.
[6]蔣安科, 鄢傳經. 甲狀腺癌患者應用完全腔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與傳統開放手術的比較[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9, 16(2):68-71.
[7]劉旭, 陳曉艷. 剪切波彈性成像預測甲狀腺乳頭狀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價值[J]. 廣東醫學, 2019, 40(5):729-731, 735.
[8]何時知, 廉猛, 翟杰,等. 侵襲性分化型甲狀腺癌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的臨床意義[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9, 26(3):122-124.
[9]馬大坤, 代文杰. 分化型甲狀腺癌側頸淋巴結的規范性清掃[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9, 40(3):442-444, 479.
[10]崔勇, 唐一植, 李衛峰. 彩色多普勒超聲與CT在診斷乳腺癌中的應用[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 18(2):7-9.
[11]江桂瓊, 甘科紅, 陳旭玲,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在乳腺葉狀腫瘤診斷中 的彩超表現及其應用價值分析[J]. 河北醫學, 2019, 25(7):1170-1174.
[12]解玉君, 周炳剛, 王文,等. 非鈣化性乳腺導管原位癌的超聲診斷(附36例分析)[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8, 28(12):205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