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太擁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232
慢性腎炎是否會發展為尿毒癥,是很多慢性腎炎患者關注的一個問題,慢性腎炎和尿毒癥之間確實有著密切的關系,尿毒癥患者中一部分患者是由于慢性腎炎發展而來的,但是大多數的腎炎不會發展至尿毒癥。慢性腎炎患者應樹立起正確的疾病認知觀念,控制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1? ?慢性腎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腎炎也就是慢性腎小球腎炎,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是一種原發于腎小球的疾病,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為主,患者發生慢性腎炎的起病方式以及起病速度各有不同,有些患者的起運緩慢、進展緩慢、病情遷延,也有些是在原有的慢性基礎疾病之上突然出現急性發病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也可能沒有腎功能減退的情況。慢性腎炎患者的發病原因研究尚未完全明確,但是根據相關研究統計,發現慢性腎炎中,有10%-15%的患者是由急性腎小球腎炎轉變和發展而來,大部分慢性腎炎患者可受到細菌、病毒或原蟲感染等因素的影響,無急性腎炎病史,通過免疫機制或炎癥介質因子和非免疫機制的作用引起。
2? 慢性腎炎到尿毒癥到底有多遠?
尿毒癥是腎臟功能不可逆性減退的一種疾病,在多種腎臟病的作用下引起腎臟功能喪失,引起一系列的癥狀和代謝紊亂,形成臨床綜合征,尿毒癥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被稱為腎功能衰竭綜合征,又被稱為腎衰。尿毒癥是慢性腎臟病的終末期,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不同的類型,尿毒癥無分期分型,由慢性腎衰引起的尿毒癥不能治愈,急性腎穴引起的尿毒癥則可以通過早期的識別和干預達到治愈效果。引起尿毒癥的原因復雜很多因素,組合在一起可加重尿毒癥的發生風險,慢性腎炎是引起尿毒癥的一大誘因,對于慢性腎炎的治療,若是處理不及時、治療方式不當,或者是慢性腎炎患者的病情持續惡化發展,或是病理類型影響下,均有可能導致尿毒癥。但是從慢性腎炎發展到尿毒癥并不是瞬間形成的,而是一個復雜、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過程,慢性腎炎患者的病理類型不同,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預后良好,容易得到緩解,膜性腎病的病情發展緩慢,病程長,重度系膜增生性腎炎預后差,包括膜增生性腎炎、局灶性節段性硬化性腎炎等,發生尿毒癥的風險較高。除此之外,出現新月體的腎小球數目多、腎內血管伴有腎小動脈硬化,伴腎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管萎縮的患者發展成尿毒癥的風險更高。患者臨床表現各有不同,有些慢性腎炎患者僅有少量蛋白尿或僅有血尿的情況,或是血尿伴少量蛋白尿,無其他臨床癥狀,預后狀況良好,已有肝功能損害的患者發展成尿毒癥的速度較快,24小時尿蛋白超過1g合并高血壓患者若預后差,降壓藥治療有效,則可以將血壓降至正常狀態,提高預后效果,否則引起腎功能損害時,尿毒癥發生和發展風險更高。慢性腎炎患者中堅持系統、規范的治療,通常可部分緩解慢性腎炎病情,延緩尿毒癥發生與發展,若是對于慢性腎炎的治療不及時,治療不規范等,難以緩解腎功能受到的損害,將會加快尿毒癥的發病速度,因此慢性腎炎患者必須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規范、系統的治療,控制病情發展,降低尿毒癥的發病風險。
3? ?慢性腎炎如何治療?
慢性腎炎通常是無法治愈的,積極治療慢性腎炎的目的是在于防止腎功能發生進行性惡化,或是延緩腎功能發生進行性惡化,對相關癥狀進行改善,避免發生并發癥問題,消除尿紅細胞或尿蛋白并不是治療慢性腎炎的主要目標,而是要結合腎活檢病理的類型,有針對性的采取治療措施。慢性腎炎是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病情遷延,通常不需要緊急救治,對于慢性腎炎的治療,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為主。藥物治療中常用的藥物以降壓藥、降脂藥、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物、抗凝藥、營養藥物為主,使用降壓藥的目的是控制患者血壓,緩解腎功能惡化,減少蛋白尿,常用的藥物以依那普利、氯沙坦等為主,降脂藥中常用的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有助于控制并發高脂血癥患者的血脂,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物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反應,延緩腎臟可能受到的進一步損傷。抗凝藥物中阿司匹林、雙嘧達莫等作用下,可以防止腎功能惡化,改善腎內微循環,營養藥物是預防和治療蛋白質代謝失調引起的損害的常用藥物,例如必需氨基酸等藥物。手術治療中以腎移植最為常見,通過腎移植手術,將健康的腎臟代替原有腎臟發揮腎功能,除此之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腎臟替代治療,可幫助患者排出體內廢物,對于慢性腎炎的治療,應樹立起長期治療的信心,系統、規范的接受治療,控制疾病發展。
4? 慢性腎炎患者如何預防尿毒癥?
慢性腎炎患者在尿毒癥的預防中,要樹立起科學的疾病認知觀念,及時接受規范、系統的治療,控制慢性腎炎病情的發展,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為原則,對蛋白尿、水腫、血尿、血脂等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慢性腎炎的發展,降低尿毒癥的發病風險。慢性腎炎患者應定期進行復查,因為起病隱匿,有些患者出現了相關癥狀時,已經發展至了尿毒癥期,可見慢性腎炎患者接受定期規律的體檢是十分有必要的一項防范措施,慢性腎炎患者在復查中需要接受的檢查項目包括尿常規、腎功能、血常規、血壓、雙腎B超等檢查項目。慢性腎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到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物,此類藥物在控制慢性腎炎的病情中可能會發生副作用,例如感染等,引起腹瀉、扁桃體炎、肺炎等疾病,會加重腎炎病情或誘發腎炎疾病的復發。當出現此類感染癥狀時,患者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腎內科就診,而不是擅自使用藥物或私自調整藥物用量。患者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舒暢、愉悅的心情,避免過度勞累,要以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為主,適當參與體育運動鍛煉,做好個人衛生護理,防止出現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問題。對飲食結構進行調整,避免大量攝入蛋白,而是要選擇充足的優質蛋白攝入,以低磷、低脂、易消化的飲食為主,保證營養充足,在定期規律的體檢下,防范慢性腎炎疾病的發展,預防尿毒癥的發生。
5? 總結
綜上所述,慢性肺炎中少部分患者會逐漸發展成尿毒癥,即使有些患者進入到了腎功能不全的階段,也不會發展為尿毒癥,但是對于慢性肺炎的治療仍舊要樹立起科學的疾病認知觀念,做好疾病的規范治療和復查,定期體檢,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避免慢性腎炎的復發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