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寧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江蘇蘇州 215000)
平野美宇,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反膠,近臺兩面進攻型打法,截至2021年1月,世界排名第11位。平野美宇作為日本女子乒乓球國家隊中的一名新晉選手,雖然近幾年戰績平平,但其在2016年獲得的女子世界杯單打冠軍和2017年連闖中國隊四關一舉拿下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女單冠軍并非偶然,這幾場比賽有很多可圈可點和值得研究的地方。正如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評價,平野在打法先進性和成型的體系上已經超過了以前所有的日本選手,甚至在和我們這些年輕運動員的直接對抗上已經表現出來了。她靠的是實力,而不是爆冷,要客觀面對。
該文將日本優秀乒乓球選手平野美宇作為研究對象。
1.2.1 錄像觀察法
該文從CCTV5、CCTV5+、中國體育、搜狐體育、騰訊視頻等體育頻道和視頻網站上下載、收藏了有關平野美宇的4場比賽錄像(2017年亞洲錦標賽1/4決賽平野美宇vs丁寧,半決賽平野美宇vs朱雨玲,決賽平野美宇vs陳夢,團體決賽平野美宇vs劉詩雯)(見表1),并對這4場比賽中平野美宇的技戰術水平進行了反復觀摩。
1.2.2 三段指標評估法
(1)計算方法
(2)評估標準
發搶段得分率:>70優秀;65~70良好;60~65及格;<60不及格。
發搶段使用率:>30高;25~30中;<25低。
接搶段得分率:>50優秀;40~50良好;30~40及格;<30不及格。
接搶段使用率:>25高;15~25中;<15低。
相持段得分率:>55優秀;50~55良好;45~50及格;<45不及格。
相持段使用率:>55高;45~55中;<45低。
該文運用了乒乓球三段指標評估法中最基本的計算方法,對平野美宇在每一場比賽的每一個環節中所呈現出的技戰術進行了全面地記錄與統計。
1.2.3 數理統計法
該文將通過觀察視頻所得的數據輸入Excel表格進行統計,再利用Excel建模,做進一步分析。
1.2.4 文獻資料法
該文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快樂乒乓網、《乒乓世界》雜志等相關途徑,搜集有關日本選手平野美宇的打法風格、技戰術特征和歷史突出成績方面的文獻資料,并進行了相應的整理與分析,為該文的撰寫提供有力依據。
由表2可知,平野美宇的發球搶攻意識非常強[1],從使用率上來看,發臺內球后用反手拉或反手彈技術銜接進攻是運用最多的戰術組合。但從得分率上來看,得分相對較高的戰術組合恰恰是發底線長球后組織進攻。筆者認為,這與平野美宇擁有強有力的正手勾手發球有很大關系[2]。
表2 “發球搶攻”戰術組合
平野美宇在處理臺內球之后連續進攻的能力是最強的(見表3)[3]。由此可見,平野美宇的打法兇狠,步伐前后移動快,身體重心控制好,核心力量強[4]。除此之外,還發現平野美宇的反手快撕和正手快帶技術是在第四板的銜接中使用最多的技術,這也說明了平野美宇的優勢在于近臺兩面快攻。
表3 搶攻后連續進攻戰術組合
結合表4和比賽視頻可以總結出,平野美宇的發球是她贏得比賽的主要“殺手锏”,其次是反手快撕技術。不得不說,她的反手快撕是支撐整個相持過程的一項強有力技術[5],不僅落點速度變化多端,而且覆蓋面廣,整個反手位半臺包括中路偏正手區域,都使用了反手快撕技術來回擊[6]。另外,平野美宇在每一個回合的轉換、銜接上也體現出了較強的轉換能力,并且還能基本做到每一個來回都處于壓制對手的狀態[7]。
表4 最后一板技術
平野美宇在比賽中,一三板以發近網球后繼續使用反手技術進攻為主,進攻手段多為反手拉、撕;二四板臺內球與近臺球銜接緊湊,正反手轉換速度快,移動過程中身體重心穩定,核心力量強;相持段不擅于退臺,反手連續撕角度大,能力突出。
繼福原愛、石川佳純等日本女乒老將之后,平野美宇在2016—2017年間開始嶄露頭角。她在身體素質、體能、心理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優秀,是中國女乒不容小覷的對手。